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果树生长期内的根系发育,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即3、6、9月。从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这段时间,果树正是根系生长的第二或第三次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这时也是树体积累有机养分的时间,及时施足基肥,可增加树体积累,  相似文献   

2.
正梨树施基肥一般分秋施、冬施和春施,即从果实采收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但实践证明,梨树以秋施基肥效果最好,不仅有利于新根的生长,还可促进养分吸收和叶片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提高花芽质量和枝芽充实度,同时还能增强树体抗性。梨树秋季施基肥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时间梨树秋季施基肥一般在9月中  相似文献   

3.
秋肥是金     
《北方园艺》2021,(1):99-99
一、树势问题如果秋季不施基肥,果园里的强树就会变成弱树,强弱之间,相差很大。果树在营养生长前期,根、枝、叶、花、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养分。而后半年由于叶片形成,光合产物增多,营养物质会自然接续。果树生长前期所消耗的养分来源主要是靠秋施基肥后树体贮藏的营养。秋季果实采收后是树体积累营养物质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李兴敏 《西南园艺》2005,33(3):55-55
果树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根据肥料的特性及果树不同生育期的特点,适时、合理地进行。基肥宜秋施。果园适时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果树稳产高产,而且可使果树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北方果树以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效果最好。因为秋季正值果树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开沟挖穴碰伤的根最容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秋季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强,有利于果树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于有机肥在冬春分解转化和连续释放养分,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方苹果产区,10月中旬果实采收基本结束,果树管理到了一年中的最后阶段。果实采收后树体比较衰弱,需要加强管理,增强树势,使果树能安全越冬,且对于来年的树体生长发育、开花坐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将入冬前的苹果栽培管理工作简介如下。1秋施基肥秋施基肥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个时期,果树秋梢陆续停长,而果树的根系发育进入第3次高峰期,此时施肥既利于营养积累,为下年春生萌芽、  相似文献   

6.
1秋施基肥的重要性第一,秋季是果树根系全年生长的第3次高峰期,也是根系旺盛生长的最长期。此期果树已生长一周年,土壤中的养分又濒临最低限,这时是果树最需要养分的时候,因此苹果采收后,应抓紧时间及早施入基肥。第二,秋季由于根系生长处于高峰期,施肥中被损伤的根容易愈合,并能在15~20天发出大量新生吸收毛细根,这些根又能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增加树体内养分物质积累。第三,早秋季节,正值高温多湿,雨量充沛,是微生物活动旺盛之时,施入的肥料容易腐熟分解,有利于根系吸收利用。另外,秋季杂草、落叶、禾秆较多,各种草木均是天…  相似文献   

7.
正猕猴桃果实采收后及时施肥,可以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果树来年的开花和坐果。猕猴桃园施用基肥有以下6点技术要求:⑴熟:即有机肥要堆沤熟化,如鸡粪、猪粪、羊粪、人粪等。如将未经堆沤腐熟的肥料施入果园,在以后熟化的过程中容易发热烧根,造成肥害,影响树体生长,同时来年地下害虫增多。⑵早:基肥应在秋季果实采收后(11月中旬以前)施入,越早越好。实践证明,基肥秋施比春施好,早秋施用  相似文献   

8.
秋季果实采收后,正值果树根系生长高峰,也是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管理,对于增加树体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加粗树干,增强树势,安全越冬,确保下年丰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果树采收后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果树春季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是由前一年秋季贮存在树体内的养分供给。苹果采收后,给叶面喷施高浓度的尿素液,对提高树体养分积累有良好作用。因此时新梢正值停止生长期,叶片开始衰老,衰老的叶片能忍耐高浓度的尿素。叶片吸收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树从定植到死亡,一生几十年一直生长在同一个地方的土壤中,当然会造成营养成分的供应不足。施肥就是补充土壤营养对树体供应不足的有效办法,其中秋施基肥最为重要。秋施基肥在秋季进行。果树秋季施肥(图1),既能及时补充树体营养,促发新根,恢复树势;又有利于树体内养分积累,提高组织细胞液浓度,增强防冻抗寒能力,为来年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秋冬季节果园管理是实现周年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果农进行果园生产最繁忙的季节。果实采收后树体比较衰弱,更要加强管理,强化树势,使果树能安然越冬,为来年生长发育积蓄能量。苹果园管理主要任务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等。具体管理技术要点如下:1肥水管理1.1秋施基肥进入秋季,果树秋梢陆续停长,而果树的根系发育进入第三次高峰,此期施肥既利于营养积累,为下年开春发芽、开花、坐果打下良好基础,又利于施肥中碰伤根的  相似文献   

12.
杏、桃、李、樱桃等果树,果实采收后到树体落叶时仍有2~3个多月的时间。这时正值果树根系生长高峰,也是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因此采收后采取保护叶片.加强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衬;充消耗掉的土壤肥力.提高树体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加粗树干,增强树势,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甘肃省白银市"三区"服务点果农给果树只春季施基肥习惯,进行了秋季和春季施基肥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早秋施基肥能促进当年花芽分化和延长叶片光合寿命,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增加树体贮藏养分,能满足下年树体前期萌芽、抽梢、长叶、开花、坐果、幼果膨大等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1秋施基肥果树经过一年的生长,到果实采收,树体营养已基本消耗殆尽,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也是果树根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和生长能力非常强,施肥后肥料的利用率最高。秋施肥是一年中供应果树生长的基本肥料,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有机肥、菌肥、微量元素、速效氮磷钾为主,如腐熟的鸡粪、人畜粪、圈肥、植物秸秆等配合施菌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但不要过量施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长期的果树种植中,广大果农对适期施肥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一致认为,果树秋施基肥好、究竟好在哪里呢?一、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第二和第三次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扩大了吸收面积。二、果树在果实采收后至来春发芽前,地上部制造的有机养分和根系吸收的无机养分以贮藏为主,为果树来年生长和结果打好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果树秋施基肥好处大秋季施肥,是果树施肥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对增加树体营养贮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秋施基肥比春施基肥有很多优点。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第二或第三次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切断一些细小根,起到根系修剪的作用,促发新根,利于根...  相似文献   

17.
果树秋冬季管理是果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第2年良好生长、结果的必要措施。1施肥基肥是果树1年中较长时间供应养分的基本肥料,必须施足,通常以迟效的有机肥料为主,配施磷肥和少量速效氮肥,有机肥多用人畜粪、绿肥、青草、秸秆等,磷肥常用过磷酸钙。最适宜的施基肥的时间是秋季,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宜早不宜迟。施肥方法可用环状沟施肥法、放射沟施肥法、条沟施肥法,每年交替应用。2灌水果树在秋施基肥后,土壤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3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可预防冻害,防治树干越冬病虫害。树干涂白以石灰水为主,加入适量食盐、…  相似文献   

18.
四季施肥料,秋肥最重要。秋季给果树施肥,能及时补充树体养分,促进其生根,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防冻抗寒能力。秋季施肥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葡萄冬季追肥是保障树体营养贮存,保持树体健壮,保证春季开花、坐果,减少生理落果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根据葡萄的需肥规律,不同产量的需肥数量,在9—10月份施足基肥。秋施基肥正处于根系生长的最后一个高峰。此时气候一般在12~15℃左右,是根系生长的最佳温度,施肥后受伤根系很快就会愈合且会生出许多新根,这对翌年早春营养的吸收起很重要的作用。再者,避免了因施肥而造成的土壤干旱,秋施基肥水源足,气温高,可使肥料及早分解被根系吸收,使葡萄秋叶制造更多的养分,供葡萄越冬和春季生长之用。若冬春施基肥,会使肥效发挥推迟,在春季,新梢和果实同时生长大量需要养分时,会因养分不足而竞争,降低坐果率,影响花芽分化、果实膨大、着色和含糖量等。秋施基肥要结合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商品有机肥为主。  相似文献   

20.
苹果园秋施基肥好处多,这已成为果农的共识.早秋8~10月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土壤墒情好,恰逢果树全年生长的第3次高峰,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大.此时施基肥正好可以满足果树对养分的大量需求,因施肥造成的断根容易愈合和产生新根,能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并且适宜的土壤温度能活跃微生物,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利用,使更多地流向果实、花芽和树体贮藏器官.由于秋施基肥能使根系发育好,贮藏营养多,提高了树体组织细胞液的浓度,树体健壮,从而增强了果树树体抗旱和抗寒能力,保证安全过冬.但在黄淮地区,许多果园基肥不是秋施而是冬施或春施.因有机肥少,即便是施基肥也是以氮磷钾化学肥料为主,很少有施有机肥的,施肥量严重不足.由此多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恶化.施肥方法也不尽合理,不是把肥料施在毛细根集中分布区,而是距树干近处的骨干根分布区,降低了肥料利用率.现将秋施基肥的做法予以简述,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