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的西北部,境内有荒漠河谷胡杨林33万亩,柽柳林103万亩,沙质戈壁梭梭林378万亩。这些天然乔灌木林,对于荒漠绿洲的稳定、环境保护、牧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地政府对天然林木资源的保护管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对胡杨和梭梭林的围栏封育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2.
阿拉善盟境内生长的天然乔灌木林共1189万亩,其中胡杨林33万亩,集中分布在额济纳旗河流两岸;梭梭林834万亩,分布在沙漠、戈壁、湖盆边缘。这些胡杨、梭梭林构成了阿拉善“绿色生命线”的主体。由于长期干旱、病虫危害和人类掠夺性利用,再加上30多年来重造  相似文献   

3.
梭梭属于国家珍稀濒危物种,为国家三级、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乌拉特后旗建立了梭梭林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梭梭分布于乌拉特后旗6个苏木30个嘎查,梭梭林面积达300多万亩,其中覆盖度在5%以上的有92万亩,构成了一道荒漠上的绿色生态屏障,保护着2000多万亩的天然草场。  相似文献   

4.
阿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全面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是国家级 森林鼠害治理项目,于2000年4月已落实到位,全面 启动实施。 阿左旗现有天然梭梭林312万亩,它不仅是阿左 旗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也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物质 基础。但由于鼠害连年暴发成灾,对天然梭梭林资源 及寄生植物肉发蓉造成了极大危害,受害面积达120 万亩之多。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梭梭林,国 家启动了此项工程。该工程项目设在阿左旗的罕乌 拉和敖伦布鲁格两个苏木,工程治理区梭梭林面积为 121.56万亩,发生面积120万亩。工程实施期确定为 3年(2000…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乌拉特后旗的天然梭梭林有40多万公顷,是当前这一地区保存面积最大的天然林,有“荒漠森林”之称。该区是我国沙尘暴的多发区,每年最高扬沙日达120天,是影响北京沙尘天气和北京沙尘暴的重要尘源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区域的梭梭林,对于防  相似文献   

6.
距哈密城东二百多公里的毛庄山地区,发现野生梭梭林二百多万亩,红柳林三万多亩.这个地区的梭梭树高度一般一米至三米,基干粗似茶杯口或碗口粗不等.覆盖率为25—40%.在这里的梭梭林和红柳林中还  相似文献   

7.
乌拉特梭梭林区位于内蒙古巴盟北部中蒙边境线上,总面积300多万亩,是我国天然梭梭林分布的最东缘,也是我国现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北山羊,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盘羊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97.7万亩。自此,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职工和当地驻军、牧民一起打响了以“守卫绿色屏障、保护生存家园”为主旨的生态建设攻坚战。管理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开展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资源现状调查,编著出版了《乌拉特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联络国家…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旗有胡杨天然次生林30万亩,胡杨和沙枣混生林3万亩。这些森林是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林资源,也是额济纳旗人畜安身立命的天然屏障。保护和发展胡杨林,是这里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乌兰布和沙漠在该县的面积为426.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近70%.自1998年引种梭梭造林成功后,当地人工梭梭林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沙区人工梭梭林面积达到30多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5万多亩;境内有湖泊湿地86处、面积142590亩,芦苇年产量达到3.43万吨;现有从事沙产业的企业30余家,开发的产品有苁蓉酒、苁蓉养生液、苁蓉茶等,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经济为主的具有乌兰布和沙漠特色的沙产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骆驼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牧区。在这两个地区骆驼主要以梭梭为食,可以说是梭梭林养育了骆驼。仅阿拉善盟就有骆驼十八万三千多峰。梭梭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它的嫩枝叶是骆驼的好饲料,所以要发展骆驼养殖业,就必须保护好现有的八百余万亩梭梭林资源。可惜的是,许多梭梭林由于保护不善,目前林内覆盖度仅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加强对梭梭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保护梭梭林资源首先要禁止乱砍滥伐及无计划地挖根采药。应该划区域进行封育或轮育。林业部门和草原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这项工作,一定要严格执行《森林法》、《森林管理条例》及《草原管理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榆林县本是一个风景幽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但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致使飞砂为害,砂地面积佔60%。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风砂搏斗七、八年,使林地由解放前不到20万亩的数字发展到将近100万亩。部分林木已起  相似文献   

12.
苁蓉,又名大蓉,茎供药用,为滋补强壮剂,神农《本草》中列为上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专门寄生在梭梭根上,是荒漠地带天然梭梭林区一项特有的林付产品。我国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等地有天然梭梭林300万亩,是苁蓉的集中产地,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掠夺性的采挖利用,苁蓉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产量下降,近年来不但外销出口受到影响,而且国内配药亦成奇货。  相似文献   

13.
额济纳旗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西端。东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南与甘肃省金塔县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旗内国境线全长507公里,东西最长488.59公里,南北最宽324.22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为17190.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40.46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6.37万亩、疏林地5.93万亩。额济纳旗胡杨主要分布在额济纳河(黑河下游)两岸,从整体结构上看,天然次生林多,人工林少;成熟林多,中幼林少。  相似文献   

14.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怀茂乡西北部红山湾的“中国光彩世纪林”一、二期工程,东南缶近沼泽地,是一片荒漠化盐土草甸地,西部紧靠巴丹吉林沙漠,是丝绸之路上较大的个风沙口,沙漠飓风,自西向东经嘉峪关、酒泉到额济纳旗,是额济纳旗沙尘暴的最大源头之一,遇沙尘暴突起,一泻千里,过内蒙古,入河北,直逼北京,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和对城市的严重威胁。近年来,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已越来越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强化治理沙尘暴的发生,为改善区域内的投资环境,改善当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绿洲,阻挡风沙自西向东对绿洲的侵蚀,在党…  相似文献   

15.
巴彦淖尔市现有天然梭梭林面积近100万亩,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和磴口县。为了使梭梭林和肉苁蓉资源尽快恢复,大力发展肉苁蓉产业,巴彦淖尔市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广大农牧民在种植梭梭后,进行人工接种肉苁蓉。截至目前,全市人工种植梭梭达30多万亩,肉苁蓉人工接种面积约1.5万亩,年产肉苁蓉净重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一、额济纳旗森林的概况额济纳旗位于北纬40°15′至42°45′,东径97°10′至103°0′20″,是内蒙古最西北的一个旗,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以牧为主.全旗沙漠、戈壁、剥蚀低山面积达9.8万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面积的86%.森林以灌木为主,分布在湖盆边缘、戈壁低地、沿河两岸,面积为514万亩,占全旗土地面积的4%,其中梭梭378万亩,柽柳103万亩,胡杨、沙枣31万亩.往胡杨、沙枣次生林中,有林地22万亩,胡杨疏林地9万亩,占整个林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17.
努登自然保护区位于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是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旗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天然梭梭林与野生珍贵动物为主,总面积为420600亩.梭梭是荒漠区的特有植物种类之一,是重要的防风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额济纳旗林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惠农最广、生态功能最全的一项制度,制度实施后,额济纳旗有447.7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和32.9万亩地方公益林陆续纳入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有天然沙枣林9万余亩,有人工沙枣林1万亩。近几年来,沙枣白眉天蛾泛滥成灾,严重危害着这些沙枣林的安全。1988年有虫面积2000亩,1989年达4400亩,1990年高达8000亩。由于人工沙枣林多为成片栽植,即使混交林也是与胡杨、柽柳等进行行间混交,有利于沙枣白眉天蛾的产卵与繁殖。由于经费问题,大面积的  相似文献   

20.
额济纳绿洲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北侧,沿黑河水域成片状分布。在额济纳绿洲生长着胡杨林31万亩,胡杨沙枣林4万亩,柽柳灌木林103万亩。胡杨是我国珍稀一类保护野生植物,仅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少数地区。它是浅根系树种,要求地下水位在3米以上。胡杨有旺盛的根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