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品种来源 "秦杂油19"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成功的诱导型高油双低春油菜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了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11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1品种来源秦杂油19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于2007年以YD18A为母本,P5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诱导型高油双低春油菜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全国(春油菜区)油菜新品种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油杂2号”(原“7789”)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江苏省大华种业2000年引进推荐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油菜区域试验,并在农垦各地示范种植,经几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  相似文献   

4.
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乌兰察布市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多年来,由于品种单一退化,经营手段落后,投入少,单产水平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全市油料生产水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我市气候特点的油菜新品种,1999年,我们在前两年后山地区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示范种植了青油14、青油331两个“双低”(低硫甘、低芥酸)油菜新品种,现将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一、示范基本情况示范项目落实在朝阳乡民乐行政村,当地当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无霜期115天,青油14示范面积16亩,青油331示范面积4亩,5月20日种植。示范地是水地、轻壤土,前茬是…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高产、高含油量且抗菌核病较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兰溪市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2013年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杂001"可扩大示范种植;"宁杂1818"、"浙油51"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一、选用良种 一般选用丰油10(杂98033)号、豫杂油6号、秦杂油2号等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二、隔离保优栽培为了保持双低优质油菜的品质特性,要求优质油菜种植田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种植区内不允许种植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并在种植区周围留600米的隔离区。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安庆市生态和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特在潜山县开展油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沣油679、同油杂2号、浙油50、天禾油11和沣油737这6个品种可在安庆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稼元2号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常油杂83、绵油16、湘油杂2号,不适宜在安庆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铜陵市义安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油菜新品种,2018年引进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越优1402、浙油杂1403、浙油267、沪油杂26号、合油杂2705、德油杂41,以沣油737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油杂1403、越优1402、德油杂41等3个品种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铜陵市义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秦油7号"属中熟双低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系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公司育成.常乐镇于2000年秋播引种,示范田实收亩产181.8kg;2001年秋播种植百亩示范丰产方,尽管遭遇历史罕见低温阴雨天气,仍获得亩产175.2kg较高产量."秦油7号"两年平均亩产178.5kg,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8.3%.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我市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33Km2左右,而目前市场销售的油菜品种多达五十多个,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为我市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发展双低油菜生产,提升油菜产业,提高油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部门对新引进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组织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中油杂 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 2号不育胞质 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 ,2 0 0 0年 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于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审定号 :国审油 2 0 0 10 0 4 ) ,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产量表现 中油  相似文献   

14.
宁杂1号油菜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我市于1992年引进试验种植,结果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在霍邱县龙潭镇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秦油10号、秦油8号、华皖油3号、皖油27、中油杂9号5个适宜种植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种子管理站引进8个春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适应性、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冠油杂812产量3 607.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8.1%,秦杂油19折合产量3 492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4.3%,秦油10号折合产量3 475.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3.8%,可在临夏春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双低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产、高含油量且抗菌核病能力较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建德市油菜的单产和经济效益,2014年冬开展了不同双低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沣油737"可作为主栽品种继续大面积推广种植,"浙油51"可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育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212A与改良恢复系1102C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8号,1998~1999年两年参加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2.15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016.15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4.27%,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参加黄淮海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78.0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627.1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5.74%.  相似文献   

19.
为鉴定海门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的"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特进行了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产量综合性状较好,可继续种植观察;"德核杂油8号"产量较高,但其抗病性和抗倒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其余品种建议不再种植。  相似文献   

20.
常杂油9号是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黄籽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68A与双低油菜恢复系P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10—2013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常杂油9号产量为2 316.9~2 445.3kg/hm2,产油量为983.1~1 133.6kg/hm2,平均生育期215.3d,千粒重3.69g。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及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5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南省区域内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