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麦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区别和联系 小麦品种混杂是指在某一特定品种群体中,混进了非本品种的种子或个体:小麦品种退化则指品种群体内部分个体出现了不良变异,丧失了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使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及抗性变劣.品种混杂与品种退化是品种群体性状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共同特点是品种纯度降低,植株生长高低不齐,成熟早晚不一,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减弱,产量及品质等经济性状变劣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麦新品种较多和农业机械化的利用,使得品种混杂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小麦生产丰收,因此,要严防小麦品种混杂退化,进行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3.
小麦良种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在目前尚没有新优品种及后续替代品种缺乏的情况下,采取穗选、块选的方法留种,是防止和克服品种混杂退化、保持品种原有种性、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全面分析了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系统概括了科学防杂保纯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是全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小麦一直是河南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常年种植面积466.7万公顷,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20%左右,对国家的贡献也居全国之首,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选育和推广优良小麦品种是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小麦品质最有效的措施,在小麦单产的提高中,良种的作用占到30%~40%。但是我省的小麦品种混杂退化比较严重,下面就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后果人们常说的小麦品种“多、乱、杂”现…  相似文献   

6.
0引言品种混杂退化的直接表现是纯度下降,群体中出现了各种不符合该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影响品种群体遗传组成稳定的因素,也是造成棉花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近几年来,通过参与尉犁县陆地棉棉花制种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如果不注意选种,就会很快混杂退化。必须通过提纯复壮,才能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达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办法,以期为防止小麦良种混杂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良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如果不注意选种,就会很快混杂退化。必须通过提纯复壮,才能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达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办法,以期为防止小麦良种混杂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棉花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而且种子生产、加工环节多,极易造成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会造成产量下降和纤维品质变劣,并逐渐丧失其生产利用价值。本文对棉花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及提纯复壮的主要途径进行简要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伴生栽培小麦是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种质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兆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82-183
研究发现,伴生栽培小麦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种质源,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资料,对伴生栽培小麦的定义、形成的途径、生存机制、引起减产的原因和防除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品种退化的原因 机械混杂 在花生的播种、收获、摘果、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由于缺乏严密的生产与管理操作规程,对机具、晒场清理不净或补种时用了其他品种的种子等因素、均可造成花生品种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植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包括生物学混杂、基因劣变、病毒侵染、繁殖方法不当、栽培环境不适等内容,并提出防止措施,以期为防止植物品种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率高达8~10%,同时棉花品种群体内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剩余变异,在种子加工、播种等方面机械混杂后必然导致生物学混杂,品种退化速度加快,直接影响到良种优势的发挥,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品种退化的原因机械混杂在花生的播种、收获、摘果、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由于缺乏严密的生产与管理操作规程,对机具、晒场清理不净或补种时用了其他品种的种子等因素、均可造成花生品种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15.
作物种子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就会发生品种纯度降低,典型性下降,种性变劣等混杂退化现象。如表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抗性减弱等。主要由于不适宜的栽培条件,天然杂交及突变等原因所致。1、品种退化机理对品种退化的研究,根据报道,多数是对品种的形态特征和多种经济性状退化的研究,对品种退化的机理研究甚  相似文献   

16.
小麦良种繁育是解决小麦混杂退化问题,保证良种供应,促进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我国实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对小麦良种繁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良种繁育上应当从品种选择、种子田建设、打好播种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搞好去杂去劣保纯等方面入手,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好良种繁育工作。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瑛  张新建 《农村科技》2005,(11):12-13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在大田连年种植易发生混杂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纤维品质变劣。提高棉花质量不仅是纺织工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棉花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棉花品种退化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棉花品种的增多,区域之间品种交插种植,棉花品种的混杂现象日趋严重,性状优良的棉花植株逐年减少,而混杂退化的棉花植株逐年增多,既影响了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影响了棉花的内在质量,“一年纯,二年变,三年大花脸”正是对混杂退化棉田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小麦种子需求量非常大,均在200万t以上,但近几年来小麦种子退化现象较严重,使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制约。小麦良种繁育是解决小麦种子混杂退化,保证良种供应,促进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良种繁育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地力水平和市场需求,选用符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豆品种的混杂退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大豆生产及良种繁育工作。由于眼下所采用的防杂保纯措施较落后,因此,全面分析大豆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制订出新的切实可行的防杂保纯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这对确保种子质量,发挥优良品种作用,加强繁育与推广速度,提高种子生产与经营效益,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