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部分地区春玉米病毒病暴发去冬以来,陕西遭受长达200多天的持续干旱,气温偏高,致使玉米病毒病在汉中、铜川和关中地区的春玉米上暴发成灾。对秋粮生产威胁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春玉米发病面积超过2.7万hm2,一般病株率为20%~30%,高的达50%...  相似文献   

2.
1993年阳谷县玉米蚜大发生于之庆(山东阳谷县植保站,252300)我县种植玉米53万余亩,其中夏玉米52万亩。1993年夏玉米上的玉米蚜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5万亩。据调查,蚜株率达100%,“黑穗”率高达95%~98%,一般单株蚜量2750~352...  相似文献   

3.
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中部.常年种植玉米2万hm2以上.其中春玉米1.3万hm2.以露地移栽为主。2008年和2010年玉米粗缩病在春玉米上暴发.造成减产40%~60%.许多农民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后经专家鉴定为玉米粗缩病所致。该病已成为大丰市玉米生产上威胁最大的毁灭性病毒性病害,一旦发生,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4.
襄南地区大量发展春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千余公顷,玉米长势青绿,成为成片相连的绿色基地,为第二代粘虫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6月上中旬春玉米抽雄授粉期,正处第2代粘虫盛蛾期和盛卵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暴发性的食害花丝、影响授粉,植株中部玉米叶片食成疙瘩残破、甚至部分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供应。危害株率100%,百株幼虫200~600头,多的达1000头以上,单株虫量最高达15~20头。晚上幼虫出动食害果穗花丝,嫩蕊、籽粒、叶片,白天多数幼虫躲藏在果穗花丝、嫩蕊、苞叶、叶鞘等里面,甚至白天部…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德州市玉米田1993年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春玉米较夏玉米发病重。一般为10%左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95%以上。苗期感病,病株株高80—90厘米,节间极短,叶片叠罗在一起,叶色浓绿,病株早期即干枯死亡;中期感病,病株下半部茎节节...  相似文献   

6.
玉米铁甲虫是崇左市玉米最主要的害虫,全市每年7个县(市)52个乡(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为害春玉米,为害轻的年份,一般产量损失5%~10%,为害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为总结经验,笔者对本市1999~2005年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变化原因和防治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种玉米新害虫──红褐蠼螋红褐蠼螋(Ladiidaesp.)是我县新发生的一种玉米害虫。1994年在南郑县农丰乡刘台村6块玉米地内发现;1995年调查已在该乡的坡地石渣土壤春玉米地普遍发生,平均被害株率23%~68%,每株有虫3~5头,最多11头。1...  相似文献   

8.
针对季节性干旱制约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生产的问题,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半膜覆盖和麦秸覆盖对春玉米产量、绿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以期为春玉米抗旱丰产栽培提供技术选择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覆盖处理相比,全膜覆盖处理显著提高春玉米全生育时期的单株绿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总量提高了54.06%~95.05%,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提高了5.56%~11.02%,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提高了12.61%~16.28%。全膜覆盖通过协同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以及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而获得较高产量,且比对照增产15.02%~15.85%。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中旬,斑须蝽在黑河市甜菜、玉米上大面积发生为害。甜菜平均每埯(穴)有虫6~8头,个别地块达20头以上,玉米平均每株有虫5~7头,造成甜菜死苗及玉米心叶扭曲烂心,田间被害率达20%~30%。斑须蝽在本市1a发生1代。以成虫在田间杂草、枯枝落叶、树皮或房屋缝隙中越冬。斑须蝽的为害活动具隐蔽性。白天多聚集在小杨树及作物的根部,傍晚或清晨取食为害。此虫飞行能力较强,有转株为害习性。2002年之所以造成为害,主要是2001年暖冬,越冬基数大,2002年春夏季雨水适宜,对其发生较为有利。斑须蝽…  相似文献   

10.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更为多样。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全省玉米的主要害虫,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受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被害株率达25.6%。蜗牛在夏玉米穗期和春玉米苗期为害严重,部分田块被害株率达100%。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是春、夏玉米穗期的另一主要害虫,常与亚洲玉米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混合发生,但在淮北地区玉米秸秆中未发现冬后存活的桃蛀螟幼虫。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博湖地区玉米螟发生与防治1988年7月5日,在新疆博湖县才坎诺尔乡哈尔民敦村首次发现玉米螟,幼虫已达3~4龄,受害植株节部有蛀孔、茎杆被折断。据查,博湖地区发生面积达330~400hm2,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3%~60%;1989年,才乡玉米的田间...  相似文献   

12.
黄标 《广西植保》1994,(2):37-38
扶绥县昌平乡玉米青枯病发生为害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扶绥县昌平乡是一个生产玉米之乡。1988~1991年年平均种植春玉米19356亩,秋玉米5167亩。但玉米青枯病在春玉米发生年平均为7825亩,在秋玉米发生年平均为2762.5亩。玉米青枯病对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河北省发生南方型玉米锈病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8年我省邯郸、沧州地区普遍发生玉米锈病,造成减产一般为20%~30%,重者达80%以上,甚至绝收。经病原鉴定我们认为是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iniapolysoraUnderw引起的南方型锈病。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有3种类型:即玉...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陕西铜川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玉米病毒病发生比较严重,已经成为当地玉米生产和良种繁育的主要障碍之一。1998年发生特点:一是发生范围广,发病田块占调查田块的71.15%。二是在病害类型上,春玉米以矮花叶病为主,夏玉米以粗缩病为主。三是病害发生春...  相似文献   

15.
韦建东 《广西植保》2002,15(4):24-25
黑毛虫 ,为灯蛾科和毒蛾科幼虫统称 ,因其体驱长着一簇簇黑毛而得名。它是我县石山地春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害虫 ,常年发生面积 30 0~ 40 0 hm2 ,占全县春玉米种植面积的 3.75 %~ 5 % ,个别严重年份达 60 0 hm2 。为害轻则咬食叶片造成缺刻 ,影响植株的生长 ,重则整株被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被害株率达 7%~ 1 0 % ,严重甚至达 40 %以上。为了明确药剂对黑毛虫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 ,作者于 2 0 0 2年 3月在东兰镇伦界村 1队进行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玉米品种   正大华玉 4号。于 3月 6日播种 ,3月 1 …  相似文献   

16.
瑞典麦秆蝇Oscinosoma sp. L. 近年来在我市局部地方为害玉米,1991年全市普遍发生,平均被害率达5.6%,最高70%,发生面积达30多万亩。 此虫主要危害夏播玉米。麦垄套种玉米受害重于直播玉米,早播玉米重于晚播玉  相似文献   

17.
蟋蟀在南郑县部分玉米田发生严重1996年7~9月份,在南郑县阳春镇的夏玉米地发生蟋蟀大量聚集在玉米株上为害,这一现象是属前所未有的。据我县植保站7月31日检查,被害株率为20%~30%,受害玉米叶被食成浅缺刻状,到9月13日调查,为害趋重,被害株率达...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商河县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为害。如1996年全县播种玉米3.6万hm2,全部发病。其中春玉米0.1万hm2,90%以上毁种,未毁种的几近绝产;麦田套种玉米2.0万hm2,病株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地块病株率30%以上;直播玉米1.5万hm2,一般病田病株率在5%~10%,严重地块病株率15%~20%。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1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毒源量。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在生产中,杂草多,管理粗放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河北省发生南方型玉米锈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粗缩病(MRDV)在山西主要发生在南部运城和临汾两地区,近年有向中部冬麦区春玉米上扩展蔓延迹象。据1996~1998年调查,晋中地区大部分县市、阳泉市的一些县区和吕梁地区东部的几个县市都有零星发生,尤以中部冬麦区的春玉米上发生普遍且严重。1998...  相似文献   

20.
玉米铁甲虫是忻城县山区玉米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城关、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更、遂意等8个乡(镇),尤其是边远山区是玉米铁甲虫的常发区和多发区。该虫主要为害春玉米,为害轻的年份,一般产量损失5%~10%,为害严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已成为忻城县贫困山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为总结经验,笔者对忻城县1998--2008年玉米铁甲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变化原因和防治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