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韦永保 《植物保护》1996,22(4):47-48
稻田恶性杂草眼子菜的发生、危害及防除韦永保(安徽广德县植检植保站242200)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及东北等省的广大稻田均有分布。我县80年代以后,危害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减产7%~17.8%,重的达30%以上。为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移栽稻田杂草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溥 《杂草科学》1996,(2):2-6,31
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移栽稻田杂草治理张泽溥(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稻田杂草有250多种,以稗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以及扁秆秆草等莎草科20多种杂草危害最重。稻田杂草种类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但其作用位点单一,杂草对其易产生抗药性.在贵州,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应用至少有20年以上历史,为明确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指导农户合理用药,课题组采集贵州不同地区稻田杂草眼子菜鳞茎,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的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对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的防效较好,其鲜重防效在81%以上;所采样田块中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IR值在1.00~7.53之间,对吡嘧磺隆的IR值在1.00~10.67之间.表明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水平不高,但部分田块已开始出现抗药性生态型眼子菜,且眼子菜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两种药剂间存在着交互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曾是我省稻田重要恶性杂草,据78年各地调查资料估计,我省眼子菜分布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危害及严重危害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此后,由于一些地区实行了水旱轮作,推广了杂交稻,增施化肥,加强水浆管理,重视搁田烤田,以及结合药剂防除,危害已大大减轻。眼子菜在我省主要分布在湖荡地区,如洪泽湖,高邮湖流域以及里下河地区;沿海、沿江、宁镇扬丘陵地区及太湖流域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5.
10%新代力防除水稻田眼子菜试验陈进(四川西昌市农业局,615000)眼子菜是我市稻田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杂草,为了降低用药成本,减轻劳动强度,1993~1994年,我们用乐吉化工厂生产的10%新代力可湿性粉剂作了防除水稻田眼子菜的试验,现将结果总...  相似文献   

6.
稻田眼子菜是一种繁殖力强,蔓延迅速的恶性杂草。我们曾在云南省蒙自县草坝农场对秧田眼子菜的药剂防除作了一系列试验,现把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方法:水稻播种后22—43天,用毒土法将药剂施于秧田内,小区面积6平方米或16平方米,重复三次,随机排列;施药后半月检查药效,每小区对角线对三点,每点1平方尺,调查眼子菜残存叶片数,水稻秧苗株高、根长和风干重,不施药为对照,比较除草效果和药害情况;施药量系指商品量。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通化市稻田杂草名录及群落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化市稻田杂草有15科35种,以莎草科、禾本科、雨久花科、眼子菜科杂草为多,主要杂草有稻稗、鸭舌草、野慈姑、萤蔺、藨草、眼子菜、雨久花。杂草群落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稻稗 鸭舌草 眼子菜 雨久花;二是稻稗 鸭舌草 野慈姑 眼子菜 雨久花;三是稻稗 牛毛毡 萤蔺 藨草 野慈姑。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稻田杂草有69种,分属27科,重要恶性杂草有稗,扁秆蔗草,矮慈姑,眼子菜。水莎草,鲤肠等10多种,由这些杂草组成不同的主要杂草组合8个,由于化学除草的普及和连年使用单一除草剂,以及轮,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变革等原因,造成阔叶杂草上或,特别是多年生恶性杂草上升、稗草发生波动的群落演替趋势。稻田杂草的防除对策应在掌握杂草群落组合分布的基础上,以应用一次性高效,广谱复配方除草剂为主体,结合一定的农世  相似文献   

9.
除草醚、丁草胺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但由于连年使用,致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演化,矮慈姑、丁香蓼、眼子菜、陌上菜、节节菜等阔叶杂草逐步上升为主要恶性杂草,对水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又随着苄黄隆等除草剂的推广应用,部分稻区的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又有所回升。显然除草剂单剂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村迫切要求杀草谱广的一次性除草剂。稻草敌可湿陛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经过1993年多点田间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肯定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经济、对水稻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一次用药,可保全季无草害。  相似文献   

10.
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国广大稻区均有分布。1991年,对其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眼子菜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十分明显,当密度在0—24株/m~2,每3m~2小区产量由1.289公斤下降至0.958公斤,相关系数r=-0.9467。但在0—10株/  相似文献   

11.
韦永家  费大华 《杂草科学》1991,(2):39-40,11
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县沿河、低洼等局部稻区发生严重。为了选择正确的抽样方法,准确估计其危害损失,指导防除工作,于1990年我们进行了该草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 (一) 调查方法:以眼子菜叶片作为分布型的调查对象。因为眼子菜在水面匍伏生长,当田间叶片覆盖水面一定面积时,株与株之间很难区分,株数的调查数值与实际数量往往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地因广泛使用除稗草为主的除草剂,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演替,眼子菜、萤蔺等多年生杂草危害逐年加重,1990年引进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生产的10%苄黄隆超微可湿性粉剂进行试验,取得初步结果。 试验选在眼子菜、萤蔺发生量大的稻田进行,前茬花草,土壤为青麻砂泥田,有机质含量1.8%,pH5.4。供试中稻品种汕优63。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县主要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以上.杂草的危害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我县稻田发生危害的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菜和三棱草等.为选高效安全的稻田除草剂,指导农业生产,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镇江地区有水稻田六百余万亩,自1981年起,全区有组织的按11个农业自然区划,进行了稻田草害的普查与专业调查,为综合防除提供了依据。一、稻田杂草种类: 水稻本田期共查见48种杂草,分属于22科。其中禾本科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等6种;莎草科杂草有牛毛草、水莎草、球花碱草、萤蔺等13种;阔叶类杂草有节节草、丁香蓼、鸭舌草等20种;萍藻类9种。而以稗草、水莎草、球花碱草发生较普遍,眼子菜、萤蔺局部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五点取样法对位于广东省北部、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稻田杂草发生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稻田主要杂革有48种,分别隶属于15个科。相对优势度计算结果表明,莲子草、鸭跖草、稗草、泥花草、空心莲子草、节节菜等杂草为广东省稻田优势杂草。其中广东北部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以鸭跖草+稗草+莲子草为主;广东中部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以节节菜+莲子草+稗草为主;广东南部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以莲子草+鸭跖草+泥花草为主。总体来看,广东省稻田杂草发生频度较低,这可能与长期施用除草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郑晓明 《植物保护》1983,9(5):14-14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是多年生恶性杂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我们从1975年起,连续7年对眼子菜的繁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供防除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异丙·丁·苄WP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异丙·丁·苄(速除)WP(异丙隆、苄嘧磺隆和丁草胺复配)是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用于水旱直播稻田的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稻田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包括千金子、稗草、鳢肠、陌上菜、异型莎草等。直播稻田的杂草防除效果是影响直播稻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郑晋元 《植物保护》1980,6(4):22-23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为水生多年生恶性杂草,以无性繁殖为主,靠地下茎芽越冬。眼子菜根茎纵横穿插于耕作层,夺走了土壤里养分,造成土壤贫瘠;草叶飘浮水面,降低水温,影响水稻生育;根深叶滑,人工耘田难以除净,耗费了大量劳动力。眼子菜普遍发生田块,稻苗黄矮不发,减产100斤上下,严重的达200多斤。  相似文献   

19.
黄志巧 《广西植保》2006,19(3):33-36
水稻是我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200万hm2;占粮食种植面积78·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80%。我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稻田草害严重,草害是制约我区水稻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常见稻田杂草有20多种,以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千屈菜科、眼子菜科,雨花科的杂草为主;一般稻田有杂草10~20株/m2,严重的有杂草30株/m2以上。未防除杂草的稻田,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15%~30%,有的甚至失收。我区稻田化学除草较为广泛普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最初使用丁草胺乳油、乙草胺粉剂等酰胺类和禾大壮、杀草丹等氨基甲酸酯类…  相似文献   

20.
稻田匍茎剪股颖的生物学特性与防除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我国现有资料介绍 ,匍茎剪股颖 (A grostisstoloniferaLinn)多发生在湿地 ,农田中少见。黑龙江省过去只有个别老稻田的池埂和田边地头有少量发生 ,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由于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的改进 ,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 ,水田常呈湿润状态 ,同时水田中稗草、眼子菜等杂草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 ,为匍茎剪股颖侵入水田创造了条件。 1 993年开始 ,黑龙江省多处稻区稻田中发现了匍茎剪股颖 ,近几年发生密度和面积迅速增加 ,已成为黑龙江省稻田发生面积较大 ,且危害严重、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之一。据初步调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