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湟源县巴燕乡岳家村李某家养的 1头 6岁母牦牛 ,于 2 0 0 3年 9月 15日在赶往放牧地时 ,因受汽车惊吓 ,不慎陷入一个深 2m的坑内。拉上来后 ,牛就不能行走 ,且右后肢向后伸直 ,故来院求治。1 临床检查病牛站立时 ,患肢高度外展 ,僵硬 ,并向后挺直 ;当驱赶运动时 ,患肢以蹄尖着地拖拽前进 ,或表现“弹腿”症状 ;检查患肢时 ,发现膝盖骨移位于股骨滑车上部而不能滑下 ,患肢向后上方抬举困难。征得畜主同意 ,进行手术治疗。2 术式保定 :病牛取右侧卧 ,在患肢系部拴绳引向后方 ,固定在柱栏杆上 ,其余三肢捆在一起。麻醉 :肌注 846合剂 1mL ,…  相似文献   

2.
牛髋关节脱臼整复术:患牛站立保定。取一块木方做成瓦片状,将病牛患肢用毛巾或布包好。再扎好木方,上端离患肢3—5寸,然后术者用一根绳索将患肢系部连同木方一起扎好,绳索的另一端由助手向患肢对侧前肢方向牵拉,并与腹部平行。通过这一杠杆原理,使患肢的关节下端股骨头向外张开,最后由另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临床症状病初病牛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前蹄患病时患蹄前伸,趾(指)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发热、肿胀、敏感,皮肤裂开,有恶臭味,蹄底不平整,角质呈黑色。  相似文献   

4.
耕牛脱膊是耕牛肩胛韧带损伤引起的前肢跛行疾病。1 脱膊原因 在耕牛急走下跛打滑或使役不当 ,进栏打滑等原因所致。2 病状 脱膊耕牛精神状况良好 ,食欲正常 ,但走路时呈悬肢跛行。3 治疗 用侧卧法固定病牛 ,患肢向上 ,用木棒平面捆绑于病肢上 ,助手在病肢蹄腕部用两条细绳 ,经缺口固定木棒后双手拉紧 ,术者在肩胛部位木棒下垫一薄板或稻草 ,用木榔头在木棒顶端猛打即可 ,病肢肩胛上端能够牵动则说明手术成功。为使病牛提早康复 ,可服用行瘀活血、壮筋骨中药 2~ 3剂。处方 :当归 30 g,川芎 30 g,川断 30 g,川乌 40 g,桂枝 6 0 g,木瓜…  相似文献   

5.
稻草收割回家饲喂牛羊,冬季可作为饲草。但稻草贮藏不好,往往会发霉变质,牛羊采食后,很容易发生霉稻草中毒。1发病情况及诊断一农户早是发现自家耕地黄牛步态异常,并未在意,第二天,病牛的患肢不时提举,随后,患肢不能负重,行走困难,饮食减少,几日后还不见好转,便来站治疗。临诊检查:患牛的左前肢蹄冠部肿胀,触之有痛感,患部表面有黄色透明液体渗出,腕关节略肿。病牛尾梢和耳尖肿胀、敏感。病牛体温38.8℃,脉搏80次/min,呼吸21次/min,均正常。但表现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舌面、眼结膜略呈现红色,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弱,起卧行走困难。又得知…  相似文献   

6.
因蹄底刺伤引起蹄壳内化脓是山区耕牛常见病之一,轻则影响劳役,重则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蹄壳脱落。主要症状:蹄底刺伤病牛表现为跛行,喜捡松软的泥路行走,如强行快走时,因患部触及硬物,病牛会出现突然下蹲现象,站立时患肢不愿负重。蹄底触诊有明显疼痛表现,在触痛明显处住往能发现刺伤痕迹。用手触摸,蹄温明显增高。治疗方法:将病牛患肢向上侧卧保定,使蹄壳充分暴露,用清水清创,在触痛明显  相似文献   

7.
我中心一头西门塔尔DO115公牛 ,于 2 0 0 1年 12下旬出现脊髓炎病症 ,经及时对症治疗现已基本恢复正常。现将具体病症及病因分析 ,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病症DO115号公牛于 12月 2 3日脊髓炎病状加重 ,两后肢呈阵发性肌肉痉挛 ,其中左后肢症状较重。病发时 ,两后肢向后方努伸 ,腰向前弓起 ,左肢略微抬起 ,不能负重。眼观病牛胸椎与腰椎结合部椎间盘明显突起 ,手用力按压病牛有疼痛反应 ,左侧背最长肌高于右侧。以上病状每隔 15min发作一次。病牛食欲正常 ,大小便正常。2 病因分析该病牛作为采精公牛在 2 0 0 1年 11月份以前采精正常…  相似文献   

8.
1临床症状 起初病牛表现出频频提举病肢或频频的用患蹄敲打地面,喜卧,跛行: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体温升至40℃~41℃,食欲减退。当深部组织蹄、趾间韧带、冠关节及蹄关节受到感染时,跛行加重,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明显,产奶量骤减,生产能力丧失,蹄壳脱落或腐烂变形。  相似文献   

9.
我校奶牛疾病康复中心于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犊牛胫骨骨折5例,年龄最大的10月龄,最小的3月龄,经过半个月左右的住院治疗和3个月左右的临床观察,除骨折部位比正常稍粗外,行走恢复正常,病牛都痊愈。报道如下。1症状及诊断骨折病牛的症状及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触诊,患牛有疼痛感,磨牙;骨折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时局部肿胀或成角畸形、患肢变短或变长、扭曲;将骨折患肢拉直,前后大角度缓慢摇晃结合反复屈伸运动,听诊有骨断端相互摩擦的声音,即骨摩擦“咔嚓”音;有条件的可结合X线片和CT进行诊断。2手术治疗2.1保定选择平地,垫草。犊牛…  相似文献   

10.
耕牛跛行在农村较为常见 ,病因较多 ,处理时要根据患牛的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耕牛常见跛行要点介绍如下 ,供参考。1 视诊站立姿势判定患肢1 1 患牛一前肢患病时 ,可出现患肢前踏、后踏、内收、外展姿势 ;也可能出现患肢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两前肢同时患病时 ,两前肢频频交换负重 ,两后肢伸到腹下 ,头高抬 ,弓腰卷腹 ,使身体重心转向后肢 ,以减轻前肢负重。1 2 患牛一后肢患病时 ,患肢前踏、后踏或呈外展姿势 ;关节屈曲 ,负重不确实 ;疼痛剧烈时 ,患肢悬垂不敢负重。两后肢同时患病 ,常卧地不起 ,站立时 ,前肢后伸 ,颈部伸直 ,头向下低…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11月一头2岁黑白花奶牛因前肢跛行来我校动物医院求诊,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化脓性腕关节炎,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后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过治疗,3周后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牛左侧腕关节肿大,站立时,患肢屈曲,不能负重,呈蹄尖着地;行走时缓慢小心,呈轻度或中度  相似文献   

12.
1989年4月13日遵义县团溪乡香山村民孙银波饲养的五岁水母牛,因右前肢系部内伤,用尼龙编织袋,尼龙绳包扎病牛患肢,将水牛关在圈内饲养未放牧,次日清早病牛患肢包扎的尼龙编织袋不见了,查找牛图和翻找垫草都没有见到尼龙编织袋片及绳索,要求诊治.笔者随赴就诊,经临床检查,体温37.2℃,脉搏69次/分,呼吸27次/分,口、鼻、角、皮肤、神态、粪尿均正常,左  相似文献   

13.
正肉牛肢蹄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种公牛容易发生。病牛发生肢蹄病后,主要表现肢蹄跛行、蹄裂以及蹄变形,如果出现明显的跛行、站立困难,会对机体爬跨、采精造成明显影响。当病牛症状严重且无法逆转时,如发生严重的骨裂、骨折以及腐蹄病等,只能作淘汰处理。1病因分析1.1病原因素肉牛发生肢蹄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菌,且多种病原菌都能致病。从大部分病牛患处可分离得到的病原体主要有坏死杆菌、结节状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  相似文献   

14.
某新建牛场奶牛肢蹄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新建牛场肢蹄病牛进行临床检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肢蹄病与年龄、胎次有密切关系:4-6岁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4岁以下牛(P相似文献   

15.
牛后腿气压保定带系参照人用气压止血带原理制成,主要由加压气筒和充气带两部分组成(图1)。用时,根据趺关节上方胫围长度,调好充气带长短,以带两端挂钩相搭而固定在跟腱部。加压后的充气带压迫该部跟腱、肌肉及神经等,使该肢呈现向后伸直(图2),继而高抬的特异姿势,患牛呈三肢负重状态,不能蹴踢,从而达到保定的目的。经临床试用于39例病牛(乳房、胸腹部、后肢等外科疾患),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6.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1月14日,河北省枣强县肖张镇奶牛养殖户张某饲养的一头初产奶牛,虽胎位正常,但因胎儿过大,母牛产道狭窄发生难产,助产中因多人强力牵引拉出,使母牛阴道造成10厘米左右的伤口,虽出血不严重,但母牛因此受到损伤,产犊16小时后,母牛不能自行起立。经当地兽医的治疗,一天半后未有好转,急来我服务门诊救治。2 临床症状病牛主要是倒地不起,食欲明显降低,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稍高,心搏过速或心律不齐。病牛频频试图站立,但其后肢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部分屈曲的两后肢沿地面爬行,有时病牛两后肢向  相似文献   

17.
牛(水牛、黄牛)肩关节脱臼,在陕南地区发病较多,尤其山区比较常见。由于对此病的治疗技术即正复术尚不普遍,治疗不及时或得不到治疗,往往导致病牛残废。 中兽医在正骨科中对牲畜脱臼的正复术有其丰富的经验,但流行不够广泛。特别是年轻一代兽医对此了解更少。为继承和发扬祖国这一医学遗产,并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现将这一方法初步整理出来,以供各同仁参考。 1 诊断要点 1.1 牛肩关节脱臼后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胛骨低落,患肢显长,站立时蹄向后弯以蹄面及系部着地,跛行,走路时肩胛软骨不前后摆动,手触摸肩关节呈凹凸不平有突出和陷下之感,并有疼痛感觉但一般不肿胀。 1.2 肩关节脱臼又有内脱、外脱、前脱、后脱之分,即指错位方向而言。所谓内脱,即肱骨头内错而伸向内侧,行走时表现为患肢向外撇;所谓外脱,即肱骨头外错而伸向外侧,行走时患肢向里收,呈交叉步;前脱,即肱骨头伸向前方,行走时患肢则后拖;后脱,即肱骨头错向后方,行走时患肢则前展。 2 正复 2.1 术前准备 木棒一根,长约六市尺以上,直径约5~7cm,两头锯齐,大头向上约尺许锯一浅槽,以便用绳固定之用;麻袋二条;麻绳二条,一条要粗长,一条较短细;大锤一把(8~12磅);麻纸20张或毛巾2条;脸盆一个;白酒500mL(65度)。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壁真皮服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本病奶牛发病率较高,得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大大影响了产奶量而被淘汰。1病因1.1饲养不当畜主为了提高产奶量,长期饲喂过多的精料或饲料骤变,运动缺乏,引起消化障碍,产生毒物质吸收后造成血液循环紊乱,使真皮瘀血而发炎。1.2蹄形不正高蹄、低蹄、过长蹄等使蹄机受到严重障碍,影响蹄的血液循环面易诱发本病。2症状患病牛体温升高至39~40℃,呼吸紧张,蹄部动脉博亢进,蹄温增高,用蹄钳敲打或钳压蹄壁有明显的疼痛反应。当两后肢患病时,两前肢后踏,体躯前倾,两后肢关节屈曲稍向…  相似文献   

19.
耕牛骨折的诊治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管理不善或使役不当 ,耕牛时有某一骨骼发生一部分或完全的折断。骨折的部位多见于前肢的挠骨、尺骨和掌骨 ,后肢的胫骨、腓骨和跖骨 ,其伤口呈闭合性或开放性。笔者曾参与采用民间治疗骨折的方法治疗多例病牛 ,效果较好。1 骨折的诊断要点受伤后的耕牛 ,若当场倒地 ,卷曲侧卧 ,难于站立 ,且常回头转眼后顾患肢 ,发出呻吟声 ,则可能某一骨骼发生骨折。若为开放性骨折 ,可明显看到伤处出血和突出皮肤的骨尖。若为闭合性骨折 ,则患部肿胀、疼痛、灼热 ,并呈现出比健侧粗大的变形。当驱赶耕牛行走时患肢不能着地 ,严重跛行 ,肢体下部随着…  相似文献   

20.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牛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本病一般发生在膘情好,可产3-6胎的高产奶牛。发病初期,患牛不食,频繁起卧,站立时两后肢频频换蹄,四肢肌肉轻度震颤,步态不稳。随病程的发展,患牛卧地不起,头往往转向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