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新昌县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共246份蔬菜样本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检测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22项。结果表明,检出农药残留样本36份,总检出率为14.6%,农药超标样本4份,总超标率为1.6%。第三季度蔬菜的农药残留全年最高,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2.1%和4.4%。不同种类的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排序为叶菜类豆类芸薹属类根茎类茄果类瓜菜类薯芋类葱蒜类,仅叶菜类、瓜菜类和茄果类农药残留超标。由此表明,新昌县蔬菜农药残留依然存在,少数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应加大监测管理力度,确保市民食用蔬菜安全。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某城市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为调查案例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选取该城市的5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6类典型蔬菜中的6种代表性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情况全年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势头,不同种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也有所不同,全年蔬菜农药残留安全指数均小于标准值1,说明所检测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基本符合要求。季节性因素、蔬菜种类、农药种类等等均可以作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的重要评估因子。此次研究给批发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安全评估及风险预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近十年内蒙古主产的6 800 份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产地蔬菜主要以绿叶菜类、茄果类和瓜类为主,其产量占蔬菜产量的70%;随着2003 年以来蔬菜
检测数量的逐年增加,内蒙古产地蔬菜质量安全状态从快速下降期、规律波动期进入到了持续稳定阶段,
各种类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差异化明显。其中占主产蔬菜55% 的茄果类蔬菜、瓜类和豆类蔬菜农药残留
超标率多年变幅低于2%,平均超标率为1.1%、1.6% 和3.1%,属于质量稳定型蔬菜;占主产蔬菜30% 的
绿叶菜类和白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虽呈年度降低趋势,但多年徘徊在7%~10%,属风险主体型蔬菜;
根菜类和甘蓝类蔬菜(占主产蔬菜15%)农药残留超标时间不可预见,超标率在某些年份大于5%,变幅
超过15 个百分点,这部分蔬菜为随机风险型蔬菜。超标的农药相对集中并表现出超标概率风险的种类间
差异。70% 的农药间歇性超标,超标概率低于5%;20% 的传统农药经常超标,超标概率大于30%。有机
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整体呈年度降低趋势,而一些新型含氮类农药、高效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与风险评估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工作。对2014-2016年市售蔬菜的连续58项农药残留参数监测,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根据蔬菜总体合格率情况、农药检出的种类及超标情况,分析得出,市售蔬菜农残质量安全情况逐年提升;不同类别蔬菜农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呈现一定的差异;农药检出种类较多,部分高毒禁限用农药仍在其列。同时,提出高毒类禁限用农药监测阳值、低毒类农药高检出多残留情况及高风险农药政策性引导情况等预警,以期能对今后的蔬菜生产种植、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一些借鉴,保障人们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蔬菜农药残留动态变化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重庆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产基地7大类蔬菜中9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2006年蔬菜农药总残留量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豆类、茄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高于其它种类蔬菜,市场蔬菜高于基地蔬菜,外地蔬菜高于本地蔬菜;第二、三季度的蔬菜质量安全指数大于1,安全状态存在一定风险;从农药污染综合值评价,甲胺磷、氧化乐果是影响重庆市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河源市夏秋季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验证快速检测法测定农药残留样品的适用性,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采用多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取样检测,并对快检超标样品进行色谱检测复检。总取样量354个,包括生菜、苦瓜、茄子、上海青、蒜苗、西芹菜、菜心等蔬菜。结果显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总检出率93.50%(331/354),快速检测总超标率12.15%(43/354),实际总超标率5.93%(21/354);仅蒜苗和西芹菜出现假阳性,假阳性率分别为90.48%(19/21)和75.00%(3/4),其余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市售蔬菜中存在农药超标:从不同种类来看,瓜菜类农残超标率最高,为9.80%;在7—11月中,11月蔬菜农残超标率最高,为18.29%;从不同取样点来看,农产品商店超标率最高,为12.00%。除部分蔬菜种类,快速检测结果快速且准确。  相似文献   

7.
孙聪  梁宜品  刘孟雨 《蔬菜》2011,(8):56-58
对石家庄地区20个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区4大蔬菜批发市场、20家超市随机抽取的240个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所检240份蔬菜中,有机磷的检出率为5.42%,超标率为0%;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检出率为6.25%,其中2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0.83%。通过调查石家庄地区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表明石家庄地区蔬菜样品的超标率较低,但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闫静 《中国园艺文摘》2008,24(5):115-116
对2007年太原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下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农药残留的下降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生产技术、农药管理、法律宣传、政府监管等都要做到位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黄石市蔬菜质量安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不容乐观,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执法体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以及建立市场准入制等措施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保障全市人民吃菜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居民膳食摄入风险,利用GC-MS/MS和UPLC-MS/MS技术对山西省韭菜主产区6个不同地区共计121个待上市韭菜样品中1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精准定量,进而通过食品安全指数(IFS)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对样品中检出的农药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韭菜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97.5%,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2.2%,其中腐霉利是造成韭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农药,另检出克百威、毒死蜱、甲拌磷3种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农药多残留检出率为57.0%。韭菜中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和数量存在采样时间、种植地区和种植模式上的差异。IFS法评估结果显示,12种检出农药的IFS值均小于1,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评估结果表明腐霉利、甲拌磷、毒死蜱、克百威、二甲戊灵和氯氟氰菊酯6种农药为高度风险农药。总之,山西省韭菜质量安全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但存在高度风险农药使用情况,韭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广西柳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为柳州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2001-2010年共监测3 674份蔬菜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柳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表明柳州市采取的蔬菜安全监管措施效果明显,为广大市民蔬菜食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介绍了我国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简要总结了新近研发和应用的新技术;针对国内水果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情况,分析了影响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切实解决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关键治理措施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许爱霞  田强  刘子斌 《蔬菜》2019,(7):67-71
为了解定西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以及为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018年对定西市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蔬菜中有机磷类、有机氯、氨基甲酸醋类、拟除虫菊酯类共35种农药残留开展监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20个蔬菜样品中,基地抽取样品130个,合格率为99.2%;超市抽取样品59个,批发市场抽取样品27个,农贸市场抽取样品4个,合格率均为100%;总体合格率为99.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以茄果类蔬菜农药检出率及检出农药种类最高,叶菜类次之。共检出禁限用农药10种、非禁限用农药16种,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毒死蜱(3.30%)和氯氰菊酯(8.33%)。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慈溪市草莓农药残留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连续阴雨条件下浙江省慈溪市草莓的农药污染状况,对慈溪市17家农户设施栽培的17批次草莓样本的25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草莓中农药检出率为16.0%,样品农药检出率为94.1%,但都没有超标。从安全指数来看,对草莓安全影响的风险和安全状态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从风险系数来看,本试验检测的25种农药皆处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在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的实施过程中引入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出口高山蔬菜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找出最佳处理条件,可有效控制农药残留,保证出口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绿色食品的检测项目为指标,运用GB/T系列检测方法,对7种高寒冷凉区主栽蔬菜进行了重金属及农残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寒冷凉蔬菜重金属和多项农残未检出或低于控制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均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质量安全。表明高寒冷凉区是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的理想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环鄱阳湖区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C—ECD检测环鄱阳湖区各基地和农家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12种有机氯农药(0cPs)在所有蔬菜中均有检出,∑OCPs的平均残留量为4.84~81.22μg/kg;从整体区域上来讲,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量的高低顺序为:丸江市〉南昌市〉上饶市(鄱阳余干部分)。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蔬菜中OCPs所致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区蔬菜中OCPs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HCHs远高于DDTs,且北部地区蔬菜中DDTs和HCHs的人均风险度均高于南部。  相似文献   

18.
蔬菜农药残留安全评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提出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安全系统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模式及措施,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