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3.
4.
苇状羊茅的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两种类型垫状植物对土壤微环境修饰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娟  陈年来  田青 《草业学报》2014,23(1):123-130
 在海拔3762m 的高寒荒漠地带,以紧实型垫状植物囊种草和松散型垫状植物垫状驼绒藜作为研究对象,每种垫状植物选取9个直径约50cm 的垫状植丛,分别测定植丛覆盖下土壤的养分、物理结构、水分和温度等指标,并以邻近无垫状植物生长区域的土壤为对照,试图揭示2种类型垫状植物对其覆盖下土壤微环境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2种垫状植物均提高了其冠层下土壤的养分含量,囊种草覆盖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91%(P >0.05),12.02%(P >0.05),107.38%(P <0.01),63.74%(P <0.01)和22.36%(P <0.01);垫状驼绒藜覆盖下土壤的速效磷、全磷、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24%(P >0.05),3.68%(P >0.05),55.42%(P <0.05),4.6%(P <0.05)和2.89%(P <0.05)。同时,2种垫状植物均改善了其覆盖下土壤的物理结构,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分别降低了土壤容重达15.34% 和7.45%,且降低程度在两者间差异显著(P <0.05)。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覆盖下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7.73%和60.04%,29.79%和15.40%,34.04%和20.37%,80.55%和54.80%。其中,2种垫状植物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度的改善最为显著。此外,2种垫状植物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其覆盖下土壤的各水分条件指标,其中,对滞留贮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大,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分别将其提高了87.73% 和60.04%,其次是最大持水量,分别提高了58.50%和29.88%,毛管持水量分别提高了53.45%和27.20%,最小持水量提高了47.66%和25.51%,2种垫状植物对土壤含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小,分别提高了14.76% 和3.66%。并且,2种垫状植物均提高了土壤的最低温度,并降低了土壤的最高温度,使其覆盖下的土壤维持在一个较为固定的温度范围内。结果表明,2种垫状植物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微环境,对于土壤微环境的修饰作用均表现为紧实型垫状植物囊种草优于松散型垫状植物垫状驼绒藜,说明紧密的垫状结构是垫状植物修饰土壤微环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能动过AA、京白、新浦东和土杂鸡各30只(公母各半,共120只)8个血液理化指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知道:鸡的类型不同血液成分存在差异;血液理化指标与部分活 、屠体的经济性状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奶牛菜花状肿瘤是组织异常增生性所形成的肿瘤性病变,临床治疗中90%发生在眼部,也有生长在奶牛外阴部和鼻孔粘膜处病例.保守治疗效果不确切,一般早中期手术治疗有较大的治愈性.  相似文献   

8.
苇状羊茅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奶牛品种及其体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绒山羊KAP基因与经济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60只内蒙古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技术,选取KAP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并利用SPSS软件下的GLM程序分析了KAP基因与产绒量性状、体重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产绒量性状上,S1位点的BB基因型和S2位点的B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性状上,S2位点的BB基因型和S3位点的A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绒细度性状上,S5位点的B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和产绒量性状上S2位点的BB基因型,可以作为多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黑麦草与苇状羊茅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饲养犬必须时刻注意观察犬的表现,观察犬的被毛、可视粘膜、粪便、尿液、精神状态、步伐和姿势等等,如果有异样应该立即请兽医诊治。本文将对犬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及与之相对应的病因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6.
鸡的裸颈(Naked Neck)属于一种遗传性状,常受染色体上的1对基因所控制,其中裸颈基因(Na)对非裸颈基因(na)为不完全显性。Na 基因位于鸡第1染色体上,同 P(豆冠)和 O(青壳蛋)基因连锁,然而,这种连锁是松散的(Bitgood 等,1980)。  相似文献   

17.
野生截叶胡枝子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19.
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333/A春箭舌豌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草木樨状黄芪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木樨状黄芪茎段愈伤组织,单细胞采取振荡悬浮和静止浅层培养的结果表明,振荡培养优于静止浅层培养。振荡培养条件下单细胞2-3天进行第一次分裂,10天左右形成小细胞团,进而发育为胚状体或愈组织。30天左右小愈伤组织直径达1-2mm,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再生频率为88块/ml(0.2%),是静止培养的3.8倍。经继续振荡培养,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即可分化或萌发出大量幼苗。小愈伤组织经固体培养基增殖培养后,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