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浙江省富阳市近年利用土壤消毒、电加温育苗、小拱棚栽培、人工辅助授粉等配套栽培技术,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1998年种植面积2853.6亩,占全市种植西瓜面积35.63%,平均亩产量3251.2kg,产值3738.88元,比常规栽培亩增产量653.9kg,增产19.99%,亩增产值973.53元,增值35.2%,年增产值277.8万元,而且比常规栽培西瓜品质提高,据1998年测定糖度比常规栽培提高31.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成功的土壤消毒、电加温育亩、小拱棚栽培、人工辅助授粉等配套栽培,关键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依安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0年种植面积在17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占总耕地面积的40%。6年来,我县共示范、推广玉米密植通透栽培面积达50余万亩,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玉米的高产栽培方法及增产原因分析介绍如下。玉米是依安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0年种植面积在17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占总耕地面积的40%。6年来,我县共示范、推广玉米密植通透栽培面积达50余万亩,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玉米的高产栽培方法及增产原因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暄活地力高,病害减轻耐低温,解除板结和酸化每亩增产蒜薹93.42斤、增产蒜头378斤,每亩增收666元2012年10月2日,临沂市兰陵县芦柞乡吴坦村周长远在大蒜种植浇水后,将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按照每亩3瓶(每瓶80毫升)的用量与除草剂一起兑水喷施后覆膜。示范共设两个小区,示范区与对照区各一个,面积均为1.5亩,亩株数为2万7千株。对照区只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县蜂产品研究所生产高纯度三十烷醇复合剂。1983年开始用于我县陈江、镇隆等地区的水稻、花生试验,推广面积达10,660亩,增产效果较好,一般水稻增产7~11.9%;花生增产11.9~15.2%。1984年全县推广使用三十烷醇面积达24万亩(包括水稻、花生、蚕桑、茜菜等作物),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1984年全县水稻推广使用三十烷醇面积约20万亩,每亩增产40斤,总产多收8万担,按每担稻谷16元计算,增加收入128万  相似文献   

5.
一、综合开发利用田坎的效果生产实践证明,综合开发利用闲置田坎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费省效宏增产粮、经、桑、果的有效措施。据达县地区农技站去年在巴中、大竹、邻水、达县、开江等九县市的测产调查,一般平均亩产(折算面积)粮食405.2公斤,亩产值为418.32——580.20元,亩平收入451.17元。全地区去年开发利用田坎24.24万亩(380万亩稻田的田坎面积,按多点实测平均为6.37%计算),新增产粮食达9823.67万斤,产值为10963.36万元,扣  相似文献   

6.
德庆是个山区县,山地面积262万多亩,耕地面积26.4万多亩,其中水田22.7万多亩,旱地3.7万多亩,全县有16个公社(镇),8个水库区,177个大队,1730个生产队,80年稻谷增产2380万斤,增长9.0%,年亩产1218斤,总产和单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社员人平分配从79年104元提高到118元。  相似文献   

7.
涪陵地区从1988车开始,有计划的开发中山区油菜,推行“四改”技术,累计示范面积10余万亩,平均亩产87.1公斤。实践证明:中山区油菜生产具有土地资源厂、增产力大,经济效益高的优势,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个桑蚕生产新区,从干部到群众,都没有种过桑和养过蚕.为了发展桑蚕生产,推广科学种桑养蚕的技术,我们在上级党委、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龙坪公社上岸大队下岸生产队为基点,进行了科学种桑养蚕试验示范.下岸生产从一九七七年起开始种桑20亩(实效面积18亩)当年养蚕38张,产鲜茧2979.9斤,收入现金4136.70元,得奖售化肥5065.8斤,头年桑平均每亩桑产鲜茧165.6斤,现金229.81元,化肥281.4斤.七七年全队粮食总产达417005斤,比七六年增产148566斤,增长55.4%,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已全部还清了历年欠贷款7829.11元,使生产队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个新蚕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于一九八○年一亩桑立点示范。至去年,已扩大到14个区69个乡2896户,2356亩。其中新桑1775亩。实际投产面积1985亩。全年养蚕6909张种,总产鲜茧3088担,总产值66.08万元。比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方案》的通知,以油菜、向日葵、苹果、梨、柑橘、枣、樱桃、草莓、番茄、哈密瓜、水稻、大豆12种蜜源植物或虫媒授粉植物为主,建立4个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整建制推进示范区、24个试验示范基地。每个整建制示范区,设施作物示范面积1万亩、大田作物5万亩;每个试验示范基地,设施作物示范面积1000亩、大田作物3000亩。  相似文献   

11.
我队有六十九户,三百三十五人,劳动力一百七十人,水田面积二百一十六亩,桑园十八亩,80年春以来,我们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开展科学种桑养蚕,获得了蚕茧增收.到十月底止养蚕67.3张,已收62.5张,产茧3447.7斤,收入蚕茧款5455.07元,奖售化肥5855.1斤,比79年同期增产蚕茧747.1斤,现金增收2202.25元,还扶持社员家庭种桑养蚕.全队有60户种桑养蚕.蚕桑生产的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肥料和资金,促进了粮食增产,早造稻谷增产32451斤,增长29%,平均亩产862斤,比79年同期每亩增产157.5斤.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 新沂市有桑园2.5万亩,但桑园产量水平很不平衡,今后应在拓植新桑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做到增产不增地。对低产桑园的概念,作者认为成林桑园亩桑养蚕在2张以下,产茧在60公斤以下者,属低产桑园,理由是1亩农田一熟水稻450公斤,一熟小麦300公斤,每公斤粮价以0.8元计,则全年亩产值在600元左右,成林桑亩产茧不足60公斤、亩产值不足600元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锦西公社共有耕地3.76万亩,2.96万人口。一九七九年冬,我们在627亩桑园的基础上,栽植新桑503亩,其中“一步成园”350亩,把桑园面积扩大到1130亩。全社有112个生产队养蚕,占生产队总数的55%。一九八○年养蚕1564张,产茧1158担,比上年增产30.8%;收入21.4万元,比上年上升34%;平均每张蚕种产茧73.9斤,比上年上升21.5%,张产值136.84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184.6斤,比上年上升26.4%,亩产值341元。一九八○年我社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体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以来,修水县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茶园面积由不足2万亩发展到10.2万亩,2011年茶叶产值突破了2亿元大关,修水县也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1,29(2):45-47
<正> 文峰乡,全乡幅员面积21.7平方公里,辖10个村、77个社、4341个农户,农业人口13200人,耕地面积7973亩,人平耕地0.55亩。该乡是南充市40个市级蚕桑示范乡之一。2000年全乡已发展间作小桑园4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全年养蚕10100张,生产蚕茧35万公斤,同比增产66.6%,全乡茧款收入达450万元,人平产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中,我县今年蚕桑生产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桑田面积在46475亩的基础上去冬又发展了3万亩,春茧在连续八年增产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三增”的好收成。春蚕发种34500张,比去年同期增8%,生产蚕茧14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21.7%;农民实得茧款收入约850万元,比去年增加近300万元,增长53.2%;平均  相似文献   

17.
<正> 记者从陕西省植宝素推广经验交流表彰会获悉:我省推广植宝素进展喜人,1991年推广面积达38万亩,增加产值1100万元。省园艺蚕桑站在34个县市布点试验示范,15种农作物均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墟公社位于西江沿岸,有八个大队,其中六个大队,四十四个生产队种桑养蚕,桑地面积八百零七亩。一九七七年总产值一十五万零七百七十八元二角。比一九七六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三点七。六年来,我社蚕桑总产值增长了二点七倍多。一九七七年十二  相似文献   

19.
宜州市流河乡洛漏村孟山屯种桑养蚕生态文明示范屯简介 :孟山屯地处宜州市北部 ,共有33户 ,人口 1 37人 ,土地 334亩 (其中望天田 1 2 7亩 ,旱地 2 0 7亩 )。 1 9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2 0 0 0年全屯桑园面积发展到了 1 37.86亩 ,年养蚕 930 .56张。产鲜茧 74 4.4担 ,产值 6 7.3万元。2 0 0 1年该屯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扩种了桑园 1 6 3亩 ,当年养蚕 1 2 2 3张 ,产鲜茧 987.7担 ,蚕茧总产值 70 .4 6万元 ,养蚕户均纯收入 1 .4 9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 36 1 1 .5元。该屯养蚕专业户韦顶雪 2 0 0 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种桑园 4亩 ,共有桑园 1 …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6~7日,省茧丝办调研员狄筱玲一行来东台市,就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进行调研。副市长孙高明陪同。近年来,东台市将"一根丝"列入农业转型升级的"四个一"战略富民工程,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4.5万亩,其中投产桑园10.3万亩,养蚕农户5.5万户,蚕农收入近9亿元,茧丝绸三业总产值40亿元,饲养总量、亩桑效益、茧丝质量等多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先后获得中国茧丝绸基地、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