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开展了施用N、P、K肥对杉木幼苗期生长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但需N、P、K肥配合施,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施的效果差,单施N肥和N、P、K肥配施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N 1.5 g、P 5 g、K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38.8%,地径比对照高出46%,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表现最差的施肥配方是N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17.4%,地径比对照高出20.0%。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麻疯树,探索能够增加雌雄花比例的和产量的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施用NPK复合肥100 g+微量元素肥100 g/株,能在促进生长开花、增加雌雄花比例效果最好,同时还能降低油脂的酸值;加硫NPK复合肥100 g/株在促进开花结果方面表现最好,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麻疯树种子的含油量。在麻疯树栽培生产实践中,可考虑施用含硫肥料和含硼的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3.
对杉木幼苗进行N、P、K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合施肥的效果差;施肥对杉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单施N肥的处理与N、P、K配合施肥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最适合的配方是N1.5 g/株、P5 g/株、K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38.8%,地径比对照高46%;效果最差的配方是N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17.4%,地径比对照高20.0%。  相似文献   

4.
研究油茶幼龄期施肥及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促进幼龄油茶地径、冠幅和春梢数量的生长。施用N、P肥对促进地径、冠幅乘积、春梢数量效果比施用K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的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云南省孟连县进行了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施用N、P、K、NP、NPK、NK、KP肥及不施肥(CK)的试验,以观测其施肥效应。通过对各施肥处理的山桂花3年生幼林期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冠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间,对其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施用N肥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施用NP肥;再次是施用NPK混合肥;第4是施用NK肥;另4种施肥处理(含CK),对山桂花幼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内,2.5年生基本是其幼林径、高生长的高峰期;而年生长节律显现的是6~10月雨季山桂花林木的生长量比11月~次年5月旱季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其中N3P2K3为最优组合。辣木幼龄阶段对大量元素需求非常旺盛,以维持其快速增长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宜昌楠苗木生长及光合生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宜昌楠2 a生的苗木为试材,采用N、P、K、NP、NK、PK、NPK和CK 8种施肥配方处理,研究其在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形态特征和叶片光合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1)NPK平衡施用具有明显促进宜昌楠生长的作用.N肥能使叶色变的深绿,叶面积增大;P肥能促使地下和地上部加快生长;K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K能促进N肥的吸收和利用.(2)施用NPK、NP、P、NK、PK肥宜昌楠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施用NPK、P、NK、N、NP、PK肥宜昌楠苗木的蒸腾速率较高;施用NPK、NK、N、P肥使宜昌楠苗木的气孔导度上升;施用K、P、NK肥对宜昌楠苗木的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9倍和2.7倍;施肥处理的肥效指数达到2.86~14.17,树高、胸径生长对P、N肥反应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N、P、K肥与幼林各生长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但只有N、P肥对幼林生长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
贝壳杉苗期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通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N、P、K三因素三水平及其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分析了各元素及其水平对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确定了贝壳杉(Agathis dam-mara)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1~8个月不同处理间都呈极显著差异,低水平的营养元素对促进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好于高水平,以N1P1K1处理即每株施尿素2.2 g、钙镁磷肥16.6 g、氯化钾1.7 g效果最好,且与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对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都是N〉P〉K。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麻疯树采穗母株不同定植株行距、截干高度和基肥施用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研究了麻疯树不同种源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定植株行距A3(2.5 m×2.5 m)+施用基肥B3(渣肥15kg和农家肥3 kg)+母株截干高度C1(距根茎部位以上30 cm处)组合A3B3C1产穗量最高;麻疯树11个不同种源最优单株中,以05号种源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杨树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试验研究Ⅰ.基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沙荒地进行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栽培,由于土壤瘠薄,一般情况下在种植前都必须施基肥,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追肥,改善林分的生长条件,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6]。因此,作者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对杨树速生丰产林进行了基肥施肥技术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宁夏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接的地区,105 18°E,37 51°N,海拔1211 4~1221 6m,北干渠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5km,提水灌溉,控制高程1211 6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个别起伏较大的地区地面坡降达1/100~1/300。由于受北部沙漠的影响,有少量…  相似文献   

13.
对山地不同种植密度下小桐子株高、地径、分枝数、东西冠幅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小桐子山地种植的最佳密度,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结果表明,1 m×1 m是山地种植条件下1 a生小桐子营养生长的最佳密度;若要获得较高的小桐子种子产量,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对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造林11和15个月的盈江省藤分别开展施肥试验,施肥后1个月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包括地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及新叶数,研究不同肥料种类(N:P:K为11:8:6的复合肥、N:P:K为20:5:20的复合肥、过磷酸钙)、施肥量(25 g/株、50 g/株、75 g/株)以及是否施用尿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是否施尿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肥料种类及不同的施用量对苗木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肥料种类对冠幅、叶片长和新叶数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冠幅=0.017<0.05,P叶片长=0.004<0.01,P新叶数=0.038<0.05),不同肥料施肥量则极显著影响地径、冠幅和叶片长(P=0.000<0.01),尿素不同施用量显著影响叶的生长。总体而言,过磷酸钙有利于盈江省藤叶的生长,N:P:K配比为11:8:6的复合肥可增加苗木叶片数和新叶数,尿素对苗木生长具有负效应,不宜施尿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油茶的高效精准施肥,以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盆栽大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及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生长及叶片主要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对春梢长度影响显著,而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长度无显著影响;冬季有机肥的施用对春梢叶片氮磷钾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复合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和施用频次显著影响春梢叶片氮钾元素含量,对叶片磷元素的含量影响则不显著;冬季施用25 g/株有机肥、5月份施用N∶P2O5∶K2O配比为5∶1∶5的复合肥15 g/株,对促进油茶春梢生长、改善春梢叶片氮钾营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 4 种不同有机肥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胸径、树高和地径的影响,分析不 同 N、 P、 K 含量的有机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有利桉树生长的有机肥种类。结果表明:处理 D 即 N : P : K 为 15 : 5 : 11 时对桉树的胸径和地径增长促进效果最好;处理 C 即 N : P : K 为 9 : 11 : 10 时对 桉树树高的增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对小叶杨采用盆插土培法辅以田间育苗施肥实验.结果表明:在渭北旱原土壤条件下,N、P、K三要素对于培育小叶杨壮苗都是必不可少的,N素的施用效果最好,凡不施用氮肥的处理,其苗木高生长量、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显著降低,且封顶早生长期短,单施氮肥或配合施用氮肥的各个处理则相反,都能有效地提高苗高生长量、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延长了苗木的生长期,并且有避免单施磷、钾所引起蒸腾强度大、耗水多的良好作用;磷肥的施用效果仅次于氮,居第2位,但是磷在小叶杨苗木的径生长中,却起着主导作用;氮、磷、钾或氮、磷配合施用效果为最好,因施用钾肥对小叶杨苗木影响不明显,但它与氮、磷配合施用却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N(urea, 46% N), P(phosphate, 12% P2O5) and K(potassium sulphate, 54% K2O) fertilizer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iomass yield of 8-month-old Archidendron clypearia seedlings were examined by L9 orthogonal array with 3 replicates in the nursery of Zengcheng Forest Farm of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est seedlings were potted with the subsoil of total N 0.0484%, total P 0.1518% and total K 1.2629%, and fertilized at the 2nd and 6th months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s of 0, 10 and 20 mg of N, 0, 20 and 50 mg of P and 0, 10 and 20 mg of K per seed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at ground level(DGL), the height and the oven-dried weight biomass of 8-month-old seedling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t P=0.05.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dose of 20 mg N, 20 mg P and 0 mg K per seedling resulted in the best seedling growth and biomass yield. N fertilizer w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DGL and height of A. clypearia seedlings. P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th DGL and height, while K fertilizer only affected DGL significantly. Analysis of the leaf and root stoichiometry suggested that N may be the most single limiting nutrient, A. clypearia seedlings used N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y used P.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尾巨桉幼林的施肥提供依据,以肥料类型为试验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进行培育,研究不同肥料类型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养分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施入量的条件下,地径、树高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处理Ⅲ最佳.整体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CK.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幼林尾巨桉树高、地径、生物量效果最佳,进口复合肥次之,传统复混肥最差.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进口复合肥的养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从尾巨桉的生长以及生产成本考虑,推荐使用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施肥.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用量的复合肥和磷肥作基肥,通过对巨桉3T-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对照间株高、地径差异显著;复合肥用量500 g时,6个月后巨桉3T-无性系苗木株高为2.04 m,地径为2.53 cm,而磷肥用量为500 g时,株高为1.68 m,地径为1.77 cm;用复合肥200 g和磷肥300 g混合作基肥效果最好,株高为2.12 m,地径为2.46 cm。当复合肥和磷肥用量相同时,复合肥施用效果好于磷肥,两种肥混施能较好地促进桉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