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何其彩 《茶业通报》1991,13(3):41-43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是国内广大群众喜饮的廉价饮料。茶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内销售和出口创汇。为了充分利用茶叶产品的经济价值,保证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实行茶叶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坚持制做和使用茶叶标准样。本文就坚持茶叶标准恢复茶叶质量的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10月23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13年中国茶叶博览会"上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茶博会上表示,中国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80%是因为农药残留超标。据介绍,陈宗懋在茶博会茶产业高层论坛上披露,中国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80%出在农药残留上。他还说,茶叶中农药残留不仅可能引起慢性毒性,也会引起急性中毒,特别是对儿童的危害性更大。据陈宗懋介绍,茶叶中农药残留允许标准每20年降低1个数量级。虽然标准一直在提高,但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却下降明显。他还表示,中国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程懋炎 《茶业通报》1989,11(3):18-19
我县是屯绿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在生产布局上是林、粮、蚕、茶并举,为此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4424亩,其中可采面积19860亩,茶叶年产量615.6吨,茶叶初制厂143个、精制厂3个,基本上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随着茶叶产销市场的好转和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由原来的集体统一加工形式向以户为主的小型化家庭茶厂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充分调动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积极性,利于生产的一面,也有由于茶厂经营管理、茶叶购销价格混乱带来的不利因素,总的都集中反映在茶叶质、价不符,茶叶质量下降的现象上。  相似文献   

5.
丁钢 《茶业通报》1996,18(4):18-20
论茶叶质量与质量控制丁钢(芜湖茶厂241000)茶叶作为商品,就其质量与质量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标定质量;2.加工质量;3.包装质量;4.卫生质量;5.储运质量;6.销售服务质量;7.茶文化及宣传质量。这七方面有机结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6.
谭文选 《茶业通报》1992,14(3):43-44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而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本文仅就湖北省的茶叶标准与茶叶质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维持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野外取样分析,分析田坝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壤PH4.0~6.5,土壤有害重金属铅、镉、铜、汞和砷的含量都在无公害茶园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范围内;茶叶重金属、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标准;坚持茶叶质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是维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俊  黄仁彪 《茶业通报》2009,(4):188-189
本文以休宁县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升茶叶卫生质量,促进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介绍休宁县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内涵进行了简单介绍,较详尽地阐明茶叶企业实施ISO9000的目的意义和当前茶叶企业实施ISO9000的总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贵州茶叶农药残留现状与控制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勇  刘锡 《贵州茶叶》2004,32(3):36-40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样其卫生安全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茶叶农残在国际国内茶叶市场上得到普遍重视。本文简单论进了当前国际国内茶叶农残标准.并就贵州茶叶农残现状及控制措施作了初步评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的国家标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由厦门、浙江、江苏等6家检验检疫机构联合起草,由国家标准委发布,对出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检验、监测、追溯、产品召回等涉及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提出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衡永志 《茶业通报》2009,(4):176-17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需求已向优质、安全方向转变。改善我县茶叶加工厂的环境卫生、加工设备等对提高我县茶叶品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根据霍山县茶叶加工厂现有状况,提出了霍山县茶叶清洁化加工厂质量安全建设要求,供茶叶加工厂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继金  叶以青 《贵州茶叶》2006,34(3):32-33,36
初制茶厂是将茶树鲜叶原料转变成茶叶产品的加工场所,其环境条件、厂房设备、加工过程等状况如何,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行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和关口。在茶叶生产实践中,除了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叶标准,掊育和管理茶园外,把长期处于农副产品粗放加工型的茶叶初制加工,  相似文献   

14.
论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奕鼎 《茶业通报》2007,29(3):119-121
本文简要说明了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种植环节。阐述了加快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种植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牵涉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而农业生产是基础,没有安全的生产,就没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我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来看,选择优势农产品茶叶为突破口,制定各种生产标准,加强培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集中力量抓落实,从源头控制。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泰顺县茶叶质量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宣传、加快茶农组织化、加大科技投入、抓好工艺流程、强化质量控制、实施茶厂改造、建立预警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需求已向优质、安全方向转变,为了探索出良好内在品质的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中重安全、高品质、保环境、促民生的产业发展思路,笔者根据霍山县茶园管理现状,提出霍山县茶叶生产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思路,供广大茶商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庆茶叶污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调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75%的土壤样本符合NY 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土样中六六六和滴滴滴均未检出,研究区域茶叶产地环境质量优良。对茶叶所检指标六六六、滴滴涕、铜、铅,按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进行评价,鲜茶叶样本超标率为0,成品茶叶样本超标率为11%,污染物为铜。按NY 5196―2002《有机茶》标准进行评价,鲜茶叶样本超标率为95.2%,超标污染物为六六六和铅,六六六检出率为95.2%,铅超标率为9.5%。成品茶叶样本超标率为100%,六六六检出率为89%,铜超标率为61%,铅超标率为50%。生产过程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成品茶叶中农药六六六超标的主要原因,加工过程不清洁是造成成品茶叶中重金属铅、铜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全球最普及的日常饮品,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的质量安全对茶叶的发展至关重要。贵州是茶的原产地之一,其独特的环境,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重金属限制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茶叶重金属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黔产茶叶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黔产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现状,探讨了土壤-茶叶中重金属中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中最具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的界定,而是对茶叶的安全、质量更加关注,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如何能保证并提高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水平,采取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