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黄龙山分布的油松林、油松+辽东栎林、辽东栎林和白桦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为例,选择反映森林群落基本特征的种群更新潜力、林地土壤肥力、林地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人为干扰这5项指标(共15个因子),构建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该评价模型的隶属函数值来评判森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黄龙山4种主要森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辽东栎林>油松+辽东栎林>油松林>白桦林,评判结果符合当地森林群落发育状况;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反映了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突出了常用方法对群落调查获取的林业数据的应用;评价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5项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可以应用于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简便快捷的森林群落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从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入手,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关理论,构建以混交度M、大小比数U、角尺度W为"投入",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利用这5个指标比较分析黄龙山林区8种森林群落(油松纯林PPP、油松阔杂林PLM、辽东栎纯林QQQ、辽东栎阔杂林QLM、白桦阔杂林BLM、油桦辽林PBQ、辽桦油林QBP、阔杂混交林LLM)的空间结构特点并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8种森林群落类型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为:PBQ和QBP相对较优;PLM、QLM和LLM相对良好;BLM相对中等;PPP和QQQ相对较差。(2)8种类型森林群落的竞争优势没有明显差别,但混交度相差较大,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区别,稳定性排序与混交值相关性较大,而分布格局与稳定性评价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大小比数值与稳定性值几乎没有相关性。(3)空间结构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群落的稳定性,在未来稳定性的研究中,可将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纳入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贵州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群落的枯落物储量及水文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类型的4种小生境中进行枯落物储量和持水能力调查,研究枯落物持水过程和不同厚度(2,4,6,10cm4个梯度)枯落物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变化在2.7~13.7cm,枯落物总储量在4.9~9.1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为1.608~3.445kg·kg-1,其排序为圆果化香-异叶鼠李林>圆果化香-小果蔷薇林和圆果化香-槲栎林>圆果化香-云南鼠刺林>窄叶石栎-云南鼠刺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为V=at-b;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蒸发速率远远小于无枯落物覆盖土壤,并随着枯落物厚度递增而递减。5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的土壤蒸发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窄叶石栎-云南鼠刺林和圆果化香-异叶鼠李林较强,其次为圆果化香-小果蔷薇林,圆果化香-云南鼠刺林和圆果化香-槲栎林较弱。  相似文献   

4.
在汕头市中小水库库区范围内的水源涵养林中,选择黎蒴栲林、鸭脚木林、山杜英林3个乡土阔叶树种群落,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自然更新情况、群落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落的乔木树种多样性表现为山杜英林〉鸭脚木林〉黎蒴栲林,而黎蒴栲林和山杜英林的相对稳定性较高,其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正相关。3个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受制于各自建群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定的生境条件,并与人为的干扰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靖西县的任豆(Zenia insignis)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调查样地,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和任豆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7科49属55种,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上、中、下3层。草本植物种类最丰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J、D等多样性指数都比乔木层高。任豆是群落中的绝对优势种,但其更新个体较少,种群稳定性较差,随着群落的进一步演替,任豆的地位可能逐渐被香椿(Toona sinensis)、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等树种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桂西南岩溶区不同恢复模式群落的生物量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特点,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恢复效果评价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桂西南岩溶区4种不同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收获法研究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凋落物层现存量;采用异速生长模型来估算乔木层的地上生物量,并参考IPCC根茎比来量化乔木的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共调查记录林下植物85种,隶属于46科,81属,其中,灌木植物25科,46属,50种;草本植物21科,35属,35种;不同恢复模式群落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自然恢复林(166.66 t·hm-2)任豆林(48.61 t·hm-2)吊丝竹林(36.54 t·hm-2)灌草坡(0.96 t·hm-2)。[结论]不同恢复模式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最高的为灌草坡(16种),其次为任豆林(15种),最低为自然恢复林(12种);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任豆林(12种),其次为灌草坡(10种),最低为自然恢复林(4种)。自然恢复林乔木不同组分生物量与任豆林、吊丝竹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灌草坡的灌木、草本地上生物量与吊丝竹林、任豆林、自然恢复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吊丝竹林、任豆林的灌草生物量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灌草坡与自然恢复林的灌草生物量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江苏龙潭森林公园植被进行了调查,发现共有种子植物1 063种(变种),隶属于146科515属,其中,木本植物65科163属348种(变种),草本植物77科345属708种(变种)。依据优势种组成,可将森林植被分为7种次生林群落:松阔混交林、糙叶树-朴树-榉树林、青冈栎林、紫楠林、落叶栎林、枫香林和毛竹林群落;5种人工林群落:杉木林、国外松林、板栗林、茶林及毛竹林群落。与邻近宜兴地区森林资源相比,植被组成具有一定相似性和重叠性,但比位于北亚热带的南京紫金山、常熟虞山森林植物资源总量明显增加,丰富性增强。基于植被现状,对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提出了相应合理林分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都柳江源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为契机,在对保护区全面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选取保护区内以中华槭、水青冈、枫香和密脉石栎为优势建群种的四种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运用植物多样性指数、M.Godron稳定性值和年龄结构指标分析群落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大小为密脉石栎林中华槭林水青冈林枫香林。  相似文献   

9.
林窗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窗作为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 是森林循环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林窗的形成影响着森林小生境、森林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变化过程, 同时也影响着森林群落的结构和景观格局, 因此, 林窗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文中从林窗的基础理论、概念、特征、林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在纳板河流域的5种森林类型中设置大样地14块,采用负指数函数模型和q值分布函数,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以此探究纳板河流域森林群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整个流域中的森林群落拟合模型均表现出近似双曲线形式中的局部反“J”型曲线形式,大量林木直径分布在10径阶,不同森林群落的负指数拟合效果较好,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从a值、k值、q值的测算结果得出森林群落次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热带雨林群落、热带季雨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山地雨林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及重要值计算,得出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所处的演替阶段.引入生存函数S(t)、积累死亡率函数F(t)、死亡密度函数f(t)、危险率函数λ(t)4个生存分析函数项目,对森林群落进行优势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群落处在演替初期和中期,且幼龄树所占比例较大;优势种存活曲线除化香、榉树、木荷和任豆属于Deevey-Ⅲ型外,其余优势种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Ⅱ型,优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优势种群均呈现第6和第7龄级之后死亡率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木荷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样地法群落调查,对木荷林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本群落是以山茶科和壳斗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其优势种为木荷、马尾松以及罗浮栲。随着演替的进行,木荷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进一步分析木荷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生态学差异,表明:木荷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物种组成都较丰富,通过木荷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比较,可以看出人工林虽然受人为影响较大,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恢复,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都趋于复杂化,并在科、属、种组成上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浙南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木总量占全部阔叶树种的65.14%。天然恢复条件下林分一般由1~5个乔木树种组成,其中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占48.3%,乔木阔叶树种4个以下的占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57.4%,只有10%的样地乔木树种数量超过10个;单位面积的乔木树种在3000株/hm2以下的占89.9%,不足2000株的占78.7%,1000株以下的占32.6%。根据各样地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浙南次生常绿阔叶林中青冈、苦槠、木荷、甜槠、枫香、石栎、米槠等种群为群落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德庆县马墟镇深涌小流域地区典型森林群落生长量、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各群落林地土壤条件状况、枯枝落叶层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防护地段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沟谷缓坡发展果园,以林果结合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防护系统,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防护地段马尾松 木荷,罗浮栲 木荷的混交林有较好的防护效能,乔木层丰富度分别为针叶纯林的3倍和2倍,生物多样性指数为针叶纯林的153%和183%,林下土壤微生物含量和枯枝落叶层吸水系数也远高于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5.
基于1 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粤北南雄小流坑—青嶂山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植物种群的年龄、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森林群落的稳定性与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出现胸径≥1.0 cm的植物38科58属74种,个体总数1621株,建群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重要值分别为16.56和12.00;优势种为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优势科为山茶科、壳斗科、樟科、茜草科;群落整体上处于稳定阶段,其中木荷和青冈为稳定至早衰种群,红锥和赤皮青冈为基本稳定种群,华润楠为稳定种群,黄樟为衰老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各具特色,其中木荷、华润楠和青冈对整个群落的高度结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连南县板洞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属常绿阔叶林类型,分布6个群落,优势种及建群种为红锥和白锥、红楠和华润楠、木荷、木莲和毛桃木莲、枫香和大果马蹄荷等,并调查了群落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分析和阐述了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主要群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广州从化市江埔风水林主要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广州从化江埔地区的5个群落类型9个400m^2的样地数据,对该地区风水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9个风水林群落样方中,共统计有维管植物96种,隶属于48科。群落类型主要有荷木林、藜蒴林、中华锥林、黄桐林和黄樟林,乔木层常见树种为荷木(SchimaSU—perba)、藜蒴(Castanopsisfissa)、中华锥(Castanopsischinensis)、黄桐(Endospermumchinense)、黄樟(Cinnamo—mumparthenoxylon)等;灌草层以罗伞树(Ardisiaquinquegona)、九节(Psychotriaasiatica)、疏花卫矛(Euonymuslaxiflorus)、华山姜(Alpiniachinensis)、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等植物为优势种。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荷木林〉中华锥林〉黄桐林〉黄樟林〉藜蒴林,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锥林〉黄桐林〉荷木林〉黄樟林〉藜蒴林。藜蒴林群落乔木层和灌草层种类较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丘陵区绵阳官司河流域9种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7科125属146种,比10年前增加了12科43属58种。群落的高度为10 m~14 m,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层3个层次,构成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是马尾松、柏木、栓皮栎、化香和桤木等。群落的季相变化主要是由松、柏常绿针叶树和落叶栎类决定,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叶型特征表现为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叶占优势。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53~3.30、均匀度指数为0.48~0.89、生态优势度0.06~0.71。  相似文献   

19.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目的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与试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筛选出105种以乡土树种为主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的优良常绿和落叶阔叶目的树种.从地带性建群树种、广泛应用程度、技术熟化程度并充分考虑阔叶树种的防火型、生态型、经济型、景观型等多功能,分别5个选择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首选树种有木荷等11种,第二选择层次为石栎等10种,第三选择层次为马褂木等4种,第四选择层次为刨花楠等44种,第五选择层次为短柄枹等3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