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诱导发情技术提高牦牛繁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牦牛是低繁殖率的牛科动物,正常的繁殖周期为两年一胎,由于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等原因,牦牛采食不足,繁殖率下降,繁殖周期越来越长,已严重影响到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应用诱导发情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目前状态下的牦牛繁殖效率,为高原牧区牦牛的繁殖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犊牛短期断乳方式提高牦母牛繁殖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头带犊大通母牦牛进行了犊牛短期断乳试验.试验组母牦牛在产犊后3月龄时,实行为期10d的短期断乳,断乳后母牦牛有81头发情,发情率90%,第二年产犊78头,繁殖率86.67%.对照组为带犊,但不断乳的母牦牛,试验期共发情2头,发情率2.22%,产犊2头,繁殖率2.22%.试验组母牦牛的发情率和繁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7.78%和84.45%(P<0.01)  相似文献   

3.
金川多肋牦牛中有529/6的个体具有15对肋骨,比一般牦牛多出1对,是近年来发掘出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优异生产性能的地方牦牛类群。弄清种群特性,将为金川多肋牦牛资源保护与利用积累基础资料。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样调查法在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进行种群密度、畜群结构、繁殖率、死亡率等调查。结果显示,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为0.3牦牛单位/hm^2,现实载畜量为1.5羊单位/hm^2,与麦洼牦牛和甘南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一致;畜群中适龄母牦牛比例为45.2%,母牦牛繁殖率85.9%,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为90.7%,两者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牦牛;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个体终生产犊数均高于14对肋骨牦牛,且雪灾致死率前者也低于后者;金川多肋牦牛母牛的初产年龄为3岁,比一般牦牛提前一年投产;金川多肋牦牛具有种群快速增长的年龄金字塔,但受到狼害、雪灾等生态因素的强烈制约。金川多肋牦牛种群参数具有重要特异性,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金川多肋牦牛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川多肋牦牛中有52%的个体具有15对肋骨,比一般牦牛多出1对,是近年来发掘出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优异生产性能的地方牦牛类群。弄清种群特性,将为金川多肋牦牛资源保护与利用积累基础资料。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样调查法在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进行种群密度、畜群结构、繁殖率、死亡率等调查。结果显示,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为0.3牦牛单位/hm2,现实载畜量为1.5羊单位/hm2,与麦洼牦牛和甘南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一致;畜群中适龄母牦牛比例为45.2%,母牦牛繁殖率85.9%,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为90.7%,两者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牦牛;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个体终生产犊数均高于14对肋骨牦牛,且雪灾致死率前者也低于后者;金川多肋牦牛母牛的初产年龄为3岁,比一般牦牛提前一年投产;金川多肋牦牛具有种群快速增长的年龄金字塔,但受到狼害、雪灾等生态因素的强烈制约。金川多肋牦牛种群参数具有重要特异性,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玉树称多县牦牛的实际繁殖力及饲养方式,2009年4月份至2010年10月份对玉树称多县珍秦乡不同饲养条件下的5群牦牛繁殖率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牛群的体重、体尺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合各群牦牛所在草场、补饲情况等实际饲养条件分析称多县牦牛的繁殖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而提出了提高称多县牦牛繁殖力的有效措施,即将牦牛终...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牦牛人工授精工作效率,对未发情的牦牛采用不同激素组合进行处理,结果得出:人工授精牛群繁殖数为63头,繁殖率为76.83%;自然交配牛群繁殖数为125头,繁殖率为100%.经同期发情处理后,1组母牛繁殖数为11头,繁殖率为64.71%;2组母牛繁殖数为14头,繁殖率为82.35%;3组母牛繁殖数为15头,繁殖率为8...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营养条件,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方法]试验组母牛白天放牧,分早晚两次每天补饲颗粒饲料1 kg/头,产犊后每天挤一次奶.[结果]70%以上牦牛实现了一年一产,犊牛成活率也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的营养条件,减少挤奶次数,可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大通牦牛繁育状况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云飞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62-163
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育种二大队母牦牛的繁育状况进行调查,结果6年来平均繁殖率为62.36%,其中2002年繁殖3993头,繁殖率65.42%;2003年繁殖2878头,繁殖率47.16%;2004年繁殖3698头,繁殖率61.47%;2005年繁殖3741头,繁殖率59.02%;2006年繁殖3876头,繁殖率71.76%;2007年繁殖4048头,繁殖率69.30%。牦牛初产年龄分布在3~6岁,其中3岁15%,4岁36%,5岁41%,6岁8%。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南牦牛品种选育、选配、杂交改良、配种、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规范,提高甘南牦牛繁殖率与供种能力,为甘南牦牛的科学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金川牦牛群的繁殖情况,试验对2011—2015年金川县毛日乡热它村金川能繁母牦牛5 419头(15肋骨母牦牛3 746头,14肋骨母牦牛1 673头)进行调研。结果表明:15肋骨母牦牛平均繁殖率、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达到86.00%、61.93%、52.50%,分别比14肋骨母牦牛的高8.48,4.31,8.22个百分点;金川母牦牛平均繁殖率、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7.72%、72.77%、50.80%,最低分别为64.75%、53.90%、46.15%。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牦牛繁殖力低这个问题,成为影响牦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性因素。由此,提升母牦牛繁殖率成为促进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所在。分析母牦牛的繁殖力,从妊娠期注意补饲、早期断奶、母牦牛短期优饲催情等3个方面,就提升母牦牛繁殖力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2个牧业村的10户牧民家庭所饲养牦牛的畜群结构和繁殖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贵南县牦牛的畜群结构现状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促排卵素2号”(LRH-A)提早牦牛产后发情受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国的牦牛生产,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增长幅度小,牛群周转慢,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其原因,是由于牦牛尚属原始牛种,多数未经选育改良,品质不良等;但是,适龄母牦牛所占比例小、繁殖率低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牦牛的增殖和牛群的周转,也影响到牦牛改良。 据调查及报道,各地牦牛群中适龄母牦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地区母牦牛繁殖率普遍偏低,初情期母牦牛的乏情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为探究初情期母牦牛乏情产生的机理,以其营养代谢为切入点,对乏情和发情的初情期母牦牛的血液各类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乏情组母牦牛促性腺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均显著低于发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提高母牦牛繁殖力的新途径,试验采用春季适当补饲协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处理的方法,对青年牦母牛繁殖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给予3.0~3.5岁青年母牦牛补饲或外源激素处理都可提高其发情率;补饲协同激素处理对提高初配青年牦母牛繁殖率可产生更明显的协同效应(P0.01),可明显提高青年牦母牛繁殖率和4~5岁牛的初产比例。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是我国牦牛、藏羊养殖的主要地区,牦牛和藏羊是稀缺物种,其繁殖率较低,且易出现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肠道寄生虫感染病,严重影响牦牛和藏羊的顺利繁衍。为此,本文对青海地区的牦牛、藏羊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寄生虫的措施:制定牦牛及藏羊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对患病牦牛及藏羊采取及时治疗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确保青海地区牦牛和藏羊的存活率,促进该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1 049头3岁以上青海环湖母牦牛进行了繁殖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环湖母牦牛繁殖率为54.3%,繁活率为43.4%,自然双犊率为0.35%;母牦牛初产年龄3岁以上,其中90%的环湖母牦牛在4~6岁初产;成年适龄母牦牛一年一胎占9.89%,两年一胎占82.34%,三年一胎占7.77%,平均产犊间隔时间为722.3d;母牦牛年均产犊0.5胎,在5~14岁繁殖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不同繁殖体况的母牦牛在补饲的基础上,分别从营养、隔离断奶、激素选择考察影响母牦牛繁殖率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选用青海省环湖地区480头5~10岁繁殖体况不同的母牦牛,按照试验要求将母牦牛分成不同的试验组别,采用相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通过不同程度的补饲,补饲组与对照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比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牦牛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下降,尤其是繁殖性能下降十分明显,成年牦牛的繁殖率仅为48.61%,有一半以上的牦牛呈现2年1胎或3年1胎的繁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牦牛泌乳型复方饲料由矿物质(7种微量元素,4种常量元素)、中草药(8种)、尿素、玉米粉组成。用该饲料饲喂牦牛能挖掘泌乳潜力,提高产奶量和繁殖率,技术经济效益俱佳,适宜在牧区家庭牧场千家万户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