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逊克县滨江公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目标着手,意在建设自然、有机、文化、经济的滨江公园空间,构建逊克县的绿色生态体系,完善城市的功能。从规划设计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景观结构、主题景观的营造和植物景观的特色表达等几方面充分展示了逊克县的地域文化和滨江公园的景观特色,建设具有生态保护、娱乐、保护人文历史的多功能滨江公园,使公园的景观功能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标0.713,湿地公园社会文化价值指标0.818,湿地公园美学指标0.760,景观综合指数得分0.802,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韵  马贝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43-15244
重点论述了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修复与保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利用文化遗址推进城市景观发展的主张,并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对城市景观的利弊进行分析,得出要利用文化遗址塑造城市景观新面貌,从而探讨文化遗址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南公园和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北公园是德阳市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笔者对南公园和北公园的建筑雕塑、水景、植物、园林设施及园路等景观元素加以比较分析,发现两座市政公园在满足市政服务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精细的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蜀文化的融合,使得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述兴庆宫公园的历史沿革,分析公园景观现状,结合遗址公园景观重构的原则,对兴庆宫公园景观进行重构和设计。设计旨在传承以展示唐代园林风貌的建园规划思想,整体提升公园景观质量,将兴庆宫公园建设成为一座遗址保护、安静休闲、展示盛唐风韵的历史文化名园。同时,对公园内的历史遗迹、生态环境,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实现兴庆宫公园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博山区汪溪湖公园为例,总结了新城社区公园景观特色营造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深入分析其现状、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以景观特色营造为切入点,结合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性需求,创造一个既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又赋予地域文化特色景观的新城社区公园。同时希望本文能够对同类社区公园景观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公众参与为事实基础,从公园总体环境品质、植物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建筑景观、文娱景观以及公共设施7个方面对广州市天河公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天河公园园林景观属于良好,公众认可度较好,其中得分最高的为公园总体环境品质,最低的为文娱景观和水体景观;探讨公园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文化内涵、娱乐设施、水体以及照明设施四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24-9826,988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0.
陈祺  李忠明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7-489,492
结合礼县西犬丘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塑造中,紧扣"先秦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文脉,探索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脉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渠公园是在吴忠市原有秦渠两岸的绿化基础上改造提升成的城市带状公园。原有公园疏于管理,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充分研究其区域环境和历史文化,提出了以秦文化为核心和以周围居民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公园的改造理念。通过植物景观序列的重新组合,健康步道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秦文化的融入等,将休闲空间与文化元素相结合,为市民打造一个绿荫下的集休闲和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健身公园。  相似文献   

12.
景观小品属于景观中的艺术品,是整体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它的表现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雕塑、壁画、座椅及路灯等等。绵阳市富乐山在三国时期属于蜀国的盘据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富乐山公园的修建,诠释了一部分三国文化历史。公园中的景观小品反映了它所处的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十分具有三国文化特色,通过各种景观小品的设计还演绎出了新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3.
将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引入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以北京通州减河公园为例,从“主客体共生”和“文化共生”角度出发,结合植物种类、植物群落和植物文化,确定“构建传统文化植物风格,又具备时代特征的北京新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目标,形成了“一河、两道、三段、十五园”的景观结构。提出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植物景观、“参数化”植物景观设计、构建生态化群落和建立植物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有望在未来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植物景观的生态多样性,为城市带状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5.
路毅  李硕  李彦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66-2968
从城市公园景观与文化结合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铁力市西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其场地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与目标以及景观节点、种植设计,在以"滴水永恒"为主题展开设计的同时,结合文化气息,以达到将西河公园打造成一个以城市文化为载体的城市生态公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州西湖公园滨水景观资源进行调查,首先阐述了公园的滨水景观属性,进而从观赏性、生态性、宜人性等方面对公园的驳岸、植物、园路以及景观小品等要素进行分析;另外还探讨了公园滨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并提出了建议性的思考,以期能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参考,为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化内涵是景观设计的灵魂,在景观表达中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使公园景观特色更加鲜明。以华亭县莲花湖公园为例,在深入调查莲花文化意蕴及其表达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体构思宏观分析,着手于"点、线、面、体"景观框架的不同角度微观分析,总结出主题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表达时应注意的问题,为重塑完整和谐的莲花湖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与白鹭洲公园中有多座景观桥梁,对3个公园50座景观桥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研究其周围景观环境,发现存在维护管理不到位、形态造型缺乏新意、人性化设计有待加强和植物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普遍性问题对景观桥提出了及时对景观桥及周围环境进行维护管理、在传统的基础上打破造型常规、关注景观桥的肌理细部、重视文化寓意营造意境美、结合植物构造"活"的桥梁景观、注重人性化设计和与城市CI相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