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国自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之后,随之草鱼和青鱼的人工繁殖也于60年代初期相继获得成功,至此,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全部获得成功。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它结束了淡水养鱼长期仰仗到江河捞天然苗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四大家鱼的鱼苗供应问题,使我国淡水养鱼进入了一个稳步大发展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3.
我国家鱼人工繁殖自一九五八年试验成功,至今已有二十三年了。随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鱼苗生产也改变了江河捞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大促进了养殖事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国对热源的渔业利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利用电厂余热进行高密度温流水养鱼和提早家鱼人工繁殖,利用太阳能和地热水提早家鱼人工繁殖等,这些对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渔业利用热源的几个问题,浅述如下。一、利用地热提早家鱼人工繁殖的意义渔业对各种热源的利用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全天候的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温流水养鱼以及家鱼提早繁殖等。但目前主要侧重在  相似文献   

6.
鲤鱼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后,在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上得到飞速的发展,现多数鱼类都能够通过人工繁育得到鱼苗,只有极少数还有待于解决。在黑龙江地区由于受气候寒冷,冰封期较长的影响,适合家鱼人工繁殖的条件一般在6月或7月。近几年来虽然采用了电厂温流水、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7.
鲻鱼人工繁殖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重视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海洋生产力组织也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鲻鱼养殖的研究。美国夏威夷和我国台湾省在这方面取得显着成绩,推动了鲻科鱼类人工繁殖研究的进展。然而尚未取得生产性突破,投入大量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现将国内外鲻鱼人工繁殖成功的经验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钟麟(1915—1996),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他在1958年创造了“生态生理催产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池养家鱼全人工繁殖,结束了我国淡水养鱼依赖从江河捕捞天然鱼苗的历史。他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人才,为发展各国淡水养鱼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自六十年代开始,台湾省经过10年的刻苦研究,鲻鱼人工繁殖苗种获得成功。其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推动了国内外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开展。特别是对鲻鱼亲鱼的培育、激素诱导及仔鱼培育等方面,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经验。为了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推动我国其它地区开展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现将台湾鲻鱼人工繁殖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鱼人工繁殖后代衰退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衰退的表现自1958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鱼苗鱼种的生产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为促进我国淡水养鱼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年来,据部分生产单位反映和笔者在生产中的观察,家鱼人工繁殖苗与长江自然苗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性状衰退。主要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鱼人工繁殖始于一九五八年,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人工繁殖的技术,在六十年代的早期就已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渔业生产鱼苗来源的问题,这是建国二十八年来水产科学技术中的一项重大成就。近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对家鱼人工繁殖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河北省黄颡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黄颡鱼产业发展.2009年4月10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石家庄举办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大连水产学院赵兴文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3,(5):9-10
家鱼人工繁殖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巨宝庄水库获得成功以来,几年来已经获苗三千余万尾,为我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距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水产生产对鱼苗、鱼种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努力提高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的催产、受精、孵化三率就是当前我区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的重要课题。我区地高天寒在孵化季节经常受寒潮侵袭,昼夜温差变化大。  相似文献   

14.
家鱼人工繁殖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巨宝庄水库获得成功以来,几年来已经获苗三千余万尾,为我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距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水产生产对鱼苗、鱼种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努力提高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优良养殖品种,可在全国大部分内陆水域推广养殖。近年来,由于江河天然捕捞逐年减少,因此开展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菌种培育研究意义尤其重要。我县地处长江边上,亲鱼来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近两年来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反复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总结了黄颡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通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有利于银白鱼人工繁殖中的附着介质,提高孵化效率,选取4种受精卵附着介质(纱窗网、棕片、砾石、瓦片),开展了银白鱼人工繁殖试验,对不同产卵介质条件下银白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时长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白鱼人工繁殖受精率约为90%,采用4种介质的孵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棕片(80%)、纱窗网(70%)、砾石(45...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3,(6):13-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水产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现已遍及祖国各地。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境内有近千条大小河流,丰富的水域资源蕴育着众多的野生鱼类。从远古开始,有人就以捕捞天然鱼类为谋生手段,到春秋时代逐渐发展为将江河鱼类引入到坑塘进行驯化养殖,由此可见开发利用野生鱼类已有很长的历史。1958年我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全国先后掀起了江河野生鱼类人工养殖的热潮,广西也在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渔业经济由捕捞向养殖转变、由依赖江河捕捞苗种向依靠人工繁殖苗种转变、由少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