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孵代缸罩的简易改装据笔者实践和观察,用孵化缸孵化的单位都或多或少地为孵化缸罩的安装和拆御而大伤脑筋。由于陶瓷缸本身存在的口小肚大的特殊性,以往的孵化缸罩都不易装入,亦不易拆下,有的即使装上去但漏卵漏苗的现象又时有发生,为避免上述弊端,笔者略经改动老式...  相似文献   

2.
自从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鱼苗的孵化工具不断地在更新发展,从一开始的孵化箱、孵化缸、孵化桶、孵化槽,一直到孵化环道。同时,各种孵化工具的本身也在不断地完善,例如平底孵化缸,先由原来缸面中心过滤罩过滤出水发展为缸面四周缸罩过滤出水。前者由于过滤面积极小,出膜时洗刷过滤罩劳动量很大,稍不小心就会发生溢苗现象。再说孵化环道,也由原来的纱窗式过滤发展为现在的双滤面过滤。总而言之都是过滤面积的增大,从而改良了孵化的水质,提高了孵化率,减轻了洗刷纱窗的劳动量,减少了溢苗现象。根据这一思路,以及综合…  相似文献   

3.
人工孵化鱼苗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们为了探索节水型孵化技术,利用孵化缸通过充气,降低用水量,进行孵化鱼苗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缸(充气缸)孵化率86.7%,对照缸(未充气)孵化率84.8%。水流量:试验缸0.3L/秒,对照缸0.6L/秒,试验缸比对照缸流量减少0.3L/秒,节水50%。现将具体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俗称孵化缸中的“屑花”。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于17—18℃,这样延长了孵化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鱼苗部分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产生一些死鱼苗。此外,由于亲鱼的成熟度不够良好,产下后,  相似文献   

5.
孵化缸简介     
自《水产科技情报》1984年第1期封面刊登孵化桶(缸)照片后,陆续收到不少读者及水产专业户的信访,提到孵化桶(缸)类型及制作方法,规格大小及操作管理中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统称“屑花”。在鱼苗孵化的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由于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到17~18℃。这样延迟了孵化的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部份鱼苗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会成为死鱼苗。用“做鱼”的方法,清除孵化缸中的“屑花”,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在鱼苗显出眼点二、三个小时后,将孵化缸中的  相似文献   

7.
鱼类繁殖中节水孵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生 《水利渔业》2001,21(5):31-32
0.15m^3水泥孵化缸,用增氧机增氧孵化团头鲂受精卵,水温23~27℃,孵化时间94h,中间换水1次。出苗率96%,孵化用水量为每万粒卵0.01m^3,是环道用水量的1/188。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流水孵化缸进行梭鱼鱼苗孵化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开来,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时有不确定因素干扰,孵化率一般不能达到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就梭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水产》1998年第10期“读者来信’专栏之启发,根据我们多年从事家鱼人工繁殖的经验,现介绍以下几种投资少、成本低、装制简单、操作方便的孵化设备。供生产、科研单位参照使用。1.环流式孵化缸,见图一。该孵化缸采用陶瓷商品缸经改制而成。选用缸体材料时,尽量选那些口径大、低矮的大中号缸为好(便于操作,容量大)。改制时,在缸的底部圆心处用钻子打一个直径5cm和2个直径1cm的孔。然后插入与孔径相吻合的一根排水管(粗铁管)和二根进水管(细铁管),用水泥扶好。注意,进水管的两个弯头要成90度反向安装,以便形成环流。在…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的孵化方式做对比试验发现.采用孵化缸淋浴式孵化方式后.比平列槽微流水孵化方式、孵化缸微流水孵化方式的孵化率提高了7.0%以上,同时缩短孵化期及出苗高峰期,降低了水霉发病率,是预防鱼卵水霉病的一种安全、健康、环保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口鲶鱼卵冲气孵化试验为了不受外弄水质、水温、水源落差的制约而影响孵化率,我们对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孵化技术进行了新的探索,采用微型空压机冲气,孵化缸孵化鱼卵,两年来共繁道培育3—10厘米鱼种近90万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材料和方法大口...  相似文献   

12.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统称“屑花”。  相似文献   

13.
草、青、鲢.鳙鱼卵的人工孵化,目前多用孵化缸或孵化环道等方法进行。因需用大量水体而使孵化过程难于摆脱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每年由于低温袭击而造成的鱼卵损失和季节的延误,严重影响了苗种生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76年设想了便于完全人工控制条件的氧袋孵化法,并于1978年就草,鲢鱼卵进行了孵化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室内孵化鱼苗效果较好,已为许多单位所采用。但是,这种孵化方式,自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开始到鱼苗出膜后的一段时间为止,必须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向每只孵化缸供给一定的新鲜水量。这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刻,水塔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位,否则,就会给生产带来损失。如果用人工控制水泵运转来保持一定的水位是比较麻烦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种不同的孵化方式做对比试验发现,采用孵化缸淋浴式孵化方式后,在进水水温14℃-16℃时,可提高孵化水体温度2.0℃,经过144-168 h就可以孵化出鱼苗;比平列槽微流水孵化方式、孵化缸微流水孵化方式的孵化率提高了10.0%以上,缩短孵化期35-60 h,缩短出苗高峰期时间差18 h;并且在比未用任何药物消毒情况下,降低水霉发病率5.0%以上,可以有效消除药物对卵的毒害作用,是预防鱼卵水霉病的一种安全、健康、环保的物理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我市水产技术人员围绕提高“三大率”,即亲鱼成熟率、催情产卵率、孵化成活率,开展以改进孵化工具为中心的技术革新,60年代中期推广了鱼苗孵化箱、孵化瓶、孵化缸进行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4,(6):10-12
在家鱼人工孵化的过程中,孵化工具的好坏,对孵化率有很大影响。目前我省生产上使用的有水泥环道、铁环道、木盆、缸等孵化工具。这些孵化工具各有优缺点。为了综合各种孵化工具的优点,避免水泥环道易冻坏,木盆易干裂,铁环道的笨重,缸又过小等问题,我们采用塑料为轻便的硬聚氯乙烯材料,设计制造一种中小型的塑料鱼卵孵化器,经初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材料与方法1.繁殖设备主要利用盘山县鑫安源生态园养殖池塘中的网箱和孵化车间定制的孵化缸进行产卵和繁殖。网箱选用长×宽×高为1米×1米×0.5米聚乙烯材料的网衣,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孵化缸的规格是0.4米3/个,为防止鱼卵外溢,筛绢网网目要求120目。另外需准备一台柴油发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用传统的孵化缸、环道进行鱼卵孵化时水温、水质变化对鱼卵孵化的影响,自行研制了悬浮式曝气孵化器,并用该孵化器进行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的孵化试验,探讨孵化过程中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出苗率.结果表明:在孵化过程中,pH和亚硝酸盐氮基本不变,氨氮从0.156 mg/L上升至1.870 mg/L,溶氧最低点出现在鱼苗出齐时,为4.6 mg/L.花鱼骨的出苗率为86.0%,青鱼的出苗率为84.0%~86.0%,与传统的冲水式孵化缸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我市鱼苗生产单位,在采用孵化缸孵化鱼苗的工艺过程中,普遍反映,当鱼苗出现鳔(俗称腰点)时,特别在黎明前,常发生全缸鱼苗死亡的事故。去年,泰兴县水产养殖场在孵化鱼苗中发生这种情况时,对进出缸水质进行了化验,发现水中溶氧量极低,分别是2.4毫克/升和1.2毫克/升,随即用氧气瓶充氧,结果缸内鱼苗全部恢复正常。通过进一步试验,发现鱼苗从受精卵孵出后的60-70小时内(即鳔出现时),卵黄耗尽,游泳能力增强,其耗氧量急剧增加,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