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浙江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当前全省板栗种植面积5.97万hm2,按地理位置及生态气候条件可划分为浙西北、浙中东和浙南三大产区。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板栗产业发展状况,从浙江省板栗栽培分布、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科研迚展包括种质资源调查与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病虫害调查与防治、贮藏与加工等方面迚行阐述;对当前浙江省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化程度低、低产园现象严重、栽培管理粗放,以及销售和加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迚行深入分析,幵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新时期浙江省板栗育种研究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苏省板栗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省内各区域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主要栽培模式、管理技术、病虫害情况及现有的销售加工水平等。对当前江苏省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良莠不齐、栗园生产管理粗放以及加工滞后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布局、经营管理、科技支撑和市场运作等方面提出对江苏省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为新时期江苏省板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有关数据,将近10年中国板栗与世界板栗在收获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进出口量、进出口额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概述了中国各主产地生产现状。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中国板栗生产直接影响着世界板栗产业;中国也是板栗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板栗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虽然位居第3,但远低于第1的罗马尼亚,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单位价格非常低,只有位居第1的意大利的45%,大大降低了中国板栗的出口额。中国板栗在生产、贮藏、加工、品质检测、市场与信息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促进中国板栗产业发展,提出了促进板栗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以及提高板栗产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阳板栗低产成因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栽培面积约6 667hm2,板栗作为当地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也是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因建园不科学、栗园老化,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信阳板栗产量低,品质不高,严重制约板栗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信阳板栗产量和品质,于2009—2013年对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栗园从栗园更新、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和贮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为信阳板栗的丰产优质栽培提  相似文献   

5.
板栗病虫害已成为信阳板栗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阐述信阳市板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特点及危害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退耕地栽培板栗,尤其是发展特色板栗新品种,板栗的资源条件,而且发展板栗产业也是当地发展观光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安市具有利用退耕地栽培治理水土流失、帮助技术水平低的农户种植致富、  相似文献   

7.
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明兰 《广西园艺》2005,16(3):41-42
永仁县丘陵山地多 ,非常适宜种植板栗 ,近几年 ,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将板栗生产作为产业发展 ,至 2 0 0 3年全县板栗面积达 5 2 66hm2 ,种植面积上667hm2 以上的有 3个乡 ,但由于种植时的各种原因 ,产量低 ,效益差。1 板栗低产的成因1 .1 水土保持差 ,水土流失严重在建园时没有修筑梯地 ,直接在山坡上种植栗树。由于雨水多且比较集中 ,对园地冲刷比较严重 ,造成土壤结构差、肥力低 ,有机质含量少。1 .2 实生栗树占相当比例5 2 66hm2栗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实生栗树。这些实生树品种劣树势旺 ,枝梢直立 ,进入结果迟 ,结果很少或根本不结…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加工、市场销售3个方面分析山东省板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山东省板栗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板栗栽培历史近百年,目前全县板栗已发展到6000hm^2,470万株,板栗生产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板栗生产一直处于结果晚、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的现状,制约了板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探讨桓仁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板栗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产量位居世界之首,并成为出口创汇产品。研究我国板栗产业的发展,对实施产业化发展,促进出口,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生产、加工与销售三个方面论述我国板栗产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实生低产板栗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峨县地处桂西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发展板栗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共种植实生板栗6500km^2。由于实生繁殖,品种混杂,果品低劣,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农民进一步发展板栗的积极性。为此,笔者从1996年开展连续10a进行板栗高接换种试验,并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改良劣质板栗树730km^2。改良后,板栗的品质、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到2000年栽培面积为0.83万hm2,产量为1276万kg。但从当地板栗产区情况来看,树种以红栗子和实生栗树多,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引进了省内外板栗良种,采用大树低干嫁接方法,更新复壮,使其……  相似文献   

13.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适栽地区在南部山区,其栽培面积大,分布广,但因树龄老化,品种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树低干嫁接良种的方法,更新复壮,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费县大青山板栗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成立,其前身为板栗技术研究协会。合作社以板栗产业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强了栗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板栗的生产、销售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链条得到延伸,板栗合作社共吸收社员1200人,直接带动5000户农民从事板栗生产,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凤城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适合发展板栗的自然条件,把大力发展板栗产业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十几年来,凤城市的板栗产业通过采取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分户经营、样板引路的经营模式,规模逐年扩大,品种趋向合理,管理逐步集约,效益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之一。1986年凤城市被省政府确定为板栗生产基地县;1993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板栗两高一优示范基地”;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2010年板栗产业被省林业厅确定为“一县一业”林业产业。2011年,家乐福中国区与凤城市凤凰城街道发家岭板栗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板栗常年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板栗是我国特产,但由于产量低、收益少而影响了板栗生产的发展.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栗园收入对促进板栗的恢复与发展,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板栗空苞是板栗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严重影响板栗的产量,降低果农的收入。我县周庄村的一个大栗园,2001~2002年发生了严重的板栗空苞现象,经加强树体管理,巧施硼肥,产量比以前增加了22.36%,现总结技术经验如下。1缺硼症状板栗缺硼时,幼叶明显变厚,且畸形、皱缩、质脆易裂;空苞多,果实个小、色浅、晚熟,且总苞不易开裂;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树体矮化。2缺硼原因据调查,板栗缺硼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土壤中速效硼的含量低,二是树势较弱。板栗缺硼严重与否,直接取决于土壤中速效硼的含量。经化验,周庄村栗园缺硼最严重的地块土壤中速效…  相似文献   

18.
<正>在板栗生产中,果农多进行粗放管理,或者放任生长,造成树体高大,结果晚,产量低,效益差,生产操作不安全。板栗在改造的过程中,经常会萌发大量徒长枝,严重扰乱树形,造成树体疯长、严重郁闭,加大了冬季修剪的工作量。生产中应采取春季抹芽、除梢;夏季摘心促分枝,提早结果;秋季拉枝等综合方法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永州市芝山区菱角塘镇丘陵山地多 ,非常适宜种植板栗 ,也有种植板栗的传统。近几年 ,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该镇将板栗生产作为产业发展。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为老百姓无偿提供苗木和肥料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至 2 0 0 1年全镇板栗种植面积达40 0hm2 ,种植面积在 70hm2 以上的就有 4个村。由于种种原因 ,产量低 ,效益差。为此 ,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 ,对该镇的 40 0hm2 栗园进行了实地调查 ,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对策 ,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 ,切实发挥该镇板栗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1 板栗低产的成因根据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莒南县拥有自然资源优势,特别适宜板栗的生长。但在生产中也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粗放、缺少优惠政策等问题,为此,结合生产实践,为进一步壮大发展板栗产业,寻求对策出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