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西州密25号"甜瓜为试材,利用外部形态观测和内部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果实的生长动态、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甜度及果肉硬度的变化,并对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甜瓜品质的提高及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甜瓜果实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的S型生长曲线;果实成熟期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度、维生素C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在发育初期较高,之后下降至成熟趋于平缓。相关分析表明,蔗糖的积累在"西州密25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那翁、黄玉、早紫三个甜樱桃品种,观测他们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测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还原糖及总糖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都呈上升趋势,成熟时含量最高。那翁、早紫有机酸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增高,黄玉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维生素C青果期含量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到硬核期后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3.
南丰蜜桔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小果系普通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其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果实发育期糖、有机酸、维生素C、纤维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以探明南丰蜜桔果实发育规律,为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相对生长率5月最高,10月最低,成熟前略有回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增加且持续到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而蔗糖含量在9月底10初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成熟前略有提高;有机酸含量在发育早期增加,8月初至9月中旬达最高值且变化缓慢,之后急剧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于10月上中旬达最大值;果肉纤维素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降低,成熟时达最低点。  相似文献   

4.
串枝红杏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串枝红杏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可以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即果实第一迅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第二迅速生长期。第Ⅰ阶段主要为果实纵横径生长期,第Ⅱ阶段主要为核层与种胚生长期,第Ⅲ阶段主要为果实重量生长期。盛花后五周内为核层生长和形成期,第六周初定型。核层木质化与种胚形成开始期同步发生,均在盛花后28天。本文还给出了果实纵横径和核层、种子、胚纵径的生长曲线,以及果实各部分干鲜重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5.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品种早鲜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浙江省北部地区早鲜猕猴桃果实在生长期的形态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早鲜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迅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停滞增长期 ;果实发育期间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 C、有机酸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外源钙对桃不同部位钙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年生皮球桃为试材,研究探讨了外源钙(CaCl2、Ca(NO3)2)对叶、茎、果实钙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叶片中的钙含量变化相对较平稳;果肉和果核中钙含量从果实硬核期到膨大期逐渐升高,达到一定量后逐渐降低,采前1个月钙含量基本趋于平衡;在果肉和果核的钙含量达最大时茎钙含量最低,果肉和果核中钙含量降到低点时茎钙含量达最大;果实的横、纵、侧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从硬核期到成熟,生长曲线呈‘快-慢-快’型增长;Ca(NO3)2处理果实单果重最重,为219.19g;CaCl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2.1%、9.24%。  相似文献   

8.
以大棚番茄为试材,测定了其叶片光合速率并计算出日均光合速率、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速率的增大可促进番茄果实内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的合成;番茄果实的发育过程中,随果实的成熟,可溶性糖、维生素C、有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所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量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有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最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的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