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最适宜的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先从花序发病,后危害果实、茎秆、灰色毛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2.
高尚士 《新农业》2004,(9):50-50
大岩桐别名落雪泥,属于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叶肥厚翠绿.花钟状秀丽.有蓝、白、紫、红等色且带丝绒光泽。其主要特点是花期长、花朵大而鲜艳雍容华贵。初春到晚秋始终开花不断.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盆栽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区冬植及保护地番茄生产兴起和发展,番茄灰霉病已由一种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除番茄外,该病在我区还严重为害草莓、茄子、辣椒、瓜类、台湾大青枣、兰花、杜鹃等.  相似文献   

4.
草莓现已由过去的露地栽植为主,发展为冬春利用取暖,半取暖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植.由于受棚室内小气候环境的影响,草莓灰霉病发生比露地重,是棚室草莓发生最普遍最重的病害.一般病株率可达20%~30%,严重的年份可达80%以上,一般减产10%~30%左右.  相似文献   

5.
韭菜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韭菜是天水市的主要蔬菜之一.随着我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保护设施蔬菜栽培的发展,塑料大棚韭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仅武山县年种植面积即达1 067 hm2.由于韭菜生产规模增大,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病田率达76.3%,普遍率为10%~46%,不仅导致韭菜商品率降低,而且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其损失率达25%左右,重发时甚至可造成毁种,因此灰霉病已发展成为我市韭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防病保产,我们于1995-2000年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给葡萄生产带来的损失较重。介绍了葡萄灰霉病的发生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并提出了葡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供葡萄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储藏的真菌性病害,尤其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葡萄生产的发展。灰霉病成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保护地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近年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保护地栽培.但西葫芦的病害发生比露地栽培重,以灰霉病为害最重,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9.
葡萄园受气候、肥水和管理措施不当的影响,灰霉病和霜霉病发生危害严重,已成为园内常发性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一、病害症状灰霉病和霜霉病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花穗幼果及近成熟的果实,其病害症状为:灰霉病为害新梢叶片,受害部位生有灰褐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组织软化  相似文献   

10.
云杉灰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分布于新疆阜康、乌鲁木齐、呼图壁、玛纳斯、沙湾、霍城、伊宁、察布查尔、新源、巩留等林区,主要发生在苗圃,生长季节发生危害,尤以温棚育苗发病严重,寄主除本地的天山云杉(Piceaschrenkiana var. tianshanica)、雪岭云杉(P.schren-kiana)外,还有引种的青海云杉(P.crassifolia)、川西云杉(P.likiangensis var. balfouriana)。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以22℃生长最佳,第6天产生附着孢,第7天产生菌核,第10天产生分生孢子。菌核在4~28℃均能萌发,22℃萌发速度最快,1 d菌核萌发率即达63.3%。大田条件下,在新梢生长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喷施25%多菌灵500~800倍液;在温棚育苗条件下,重病区每年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 d,每天定时2次揭开棚膜距地面1 m,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可消除云杉灰霉病危害。  相似文献   

11.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借风,农事操作传播,适宜温度为20—23℃。高温度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保护地栽培灰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对西红柿的产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阐述对灰霉病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能很好地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 葡萄灰霉病又称灰霉疫腐病,是近几年来我省葡萄栽培上发现的一种新的病害。在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花序,表现为花序干枯,脱落,一般造成产量损失达30—50%。此病除为害葡萄外,也能为害草莓、柿,某些蔬菜和花卉作物。因该病是一种新病害,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因此,了解该病的症状特性,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对防止其扩展蔓延是极其重要的。一、识别特点: 葡萄灰霉病菌主要侵染花序,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也能侵染新梢、叶片和果梗。病部初为淡褐色、水浸状,逐渐变暗褐软腐,后期萎缩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用手触动,发病的花梗易断裂脱落。发病严重时,整个果穗干枯落光。成熟期果实感病,初期呈现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穗软腐,失去经济价值。新梢、叶片感病后,呈现不规则病斑。在贮藏期,该病也易发生。该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凡是发病部位均易产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4.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不仅为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尤其以青果发病最重,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早期防治技术,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甘蓝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作用显著的杀菌剂及组合,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25.5%啶菌噁唑EC、50%啶酰菌胺WG、50%咯菌腈WP、10%苯醚甲环唑WG和75%百菌清WP对甘蓝灰霉病菌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1356、0.2137、1.1332、5.8642、6.0204μg/mL.啶菌噁唑+咯菌腈(1∶3)、啶菌噁唑+苯醚甲环唑(1∶1)、啶酰菌胺+咯菌腈(1∶3)和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1∶1)对甘蓝灰霉病菌毒力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试验表明,上述4个复配药剂对甘蓝灰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达86%以上,其中25.5%啶菌噁唑EC+50%咯菌腈WP的防效最高为95.32%.4个复配药剂可用于灰霉病的防治,实现农药的减量施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顶果木灰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为顶果木灰霉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苗圃基地采集顶果木灰霉病病害标本,对病害进行症状描述、组织分离和致病性测定,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分离获得顶果木灰霉病致病菌代表菌株DGM5-6。DGM5-6菌株在PDA上长势良好,毛绒状菌落初期呈淡黄白色,后期逐渐变为灰白色;气生菌丝呈放射状生长,开始为白色,生长后期为灰色;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灰色至褐色,分枝,顶端膨大成球形,其上有多个小梗,梗上聚生卵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浅灰色至无色,单胞,大小为10.0-12.5μm×7.5-10.0μm。DGM5-6菌株ITS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535 bp,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结论】引起广西顶果木灰霉病的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应结合苗圃清园、圃地治理、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云南省金线莲种植基地金线莲灰霉病病原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rDNA-ITS和RPB2基因序列明确病菌种类。【结果】从发病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病原真菌C2L2能导致金线莲发生灰霉病;根据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将该病原菌确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结论】本研究为金线莲病害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瓜灰霉病俗称“化瓜”,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对黄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20%~30%。大棚黄瓜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常导致灰霉病的严重发生和快速流行,造成损失惨重。1发生特点长江流域3月中旬以后,大棚温度在10~15℃之间,加上春季  相似文献   

19.
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文昌镇蔡桥村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采用韭菜、黄瓜或西红柿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流行学田间调查发现树莓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度、降雨量和种植方位有密切关系,另外植株不同部位病情指数存在差异.流行学研究证明多因子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树莓灰霉病流行动态.树莓青果期不易发病,果实采收盛期发病较重并且增长较快,即病害流行逻辑斯蒂期(0,05-0,95)为产果期16~33d,积温达409-877℃,累积降雨量达53~159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