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是新余市渝水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6 000 hm2左右.棉田除草是棉花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措施,使大量的农村劳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生产率.但棉田除草剂的连续多年大量使用,其药害问题已日益显现.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草甘膦,AS的药害.近年各植棉乡镇草甘膦药害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十分强烈.据统计,本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局部零星发生,后逐年加重,2006~2007年全区年发生药害面积267~400 hm2,受害田块被害株率10%~30%,高的达90%以上,产量损失10%~20%,高的50%以上,每年因药害造成翻耕改种或严重减产棉田达13 hm2以上.为确保棉花生产的更好发展,笔者对草甘膦对棉花的药害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除草剂草甘膦已在茶园广泛使用,特别在江苏省内已得到大面积推广。茶园除草劳动强度大,而杂草生长旺盛期也是采茶季节,这样就造成劳动力紧张,影响采茶的进度和产量。自从推广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后,这方面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茶园使用草甘膦只要做到定向喷雾,避免药液直接接触茶树,就能防止发生药害。据镇江市五洲山茶场试验,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15克,喷洒在一年生幼龄茶树上,也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1991年6月10~30日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湖南省华容县万亩棉田发生了一起由除草剂引起的严重药害,各有关单位对产生药害的原因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一、药害情况受害作物主要为棉花,还有小面积其它作物及树木等。受害棉株高30~40厘米,已开始现蕾,产生药害的棉株表现为顶端畸型,新叶呈鸡爪状,扭曲,整个棉株停止生长,经鉴定为除草剂2,4-D丁酯对棉株产生的药害。受害严重的需改种,受害较轻的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喷洒九二○、施肥等)。具体损失尚难估计。受害棉田分布于沿监利县芦苇田一线,受害棉田与苇田相隔距离从数十米到8千米不等,长江对面华容县的一些地区也受到影  相似文献   

4.
<正>烟叶生产是光泽县农业经济的一项传统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多年来,烟叶生产中的草害一直是制约烟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杂草不仅与烟苗争光争肥,还是病菌及虫害的重要滋生场所。过去,光泽县烟田除草主要采取人工除草和使用灭生性除草剂。人工除草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除草效率低。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在烟田揭膜后使用。用草甘膦除草,虽然加了定向罩,但时有发生药液飘移现象,引起烟株黄化死苗,造成烟叶损失。近些年,烟  相似文献   

5.
棉花蕾花期的生长要经历梅雨季节,这一时期,由于阴雨连绵,不能及时进行人工除草,致使有些棉田形成草荒,影响棉花生长。历年来,我们使用多种除草剂除草,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有效地消灭棉田蕾花期杂草,1998年我们进行了灭生剂农药41%农达水剂在棉田蕾花期防除...  相似文献   

6.
以草甘膦钾盐为供试除草剂,设计其不同用量以及与不同助剂配套的处理,以当地常规除草剂为药剂对照,在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开展了化学除草试验,调查草甘膦不同处理对试验田种植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田间主要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以对照药剂硝·烟·莠去津+松·喹·氟磺胺对作物的药害最大,药后7 d在大豆、玉米上的药害分别达3级、1级;草甘膦处理对作物的药害较轻,低剂量处理区未见药害,高剂量处理区药后7 d在大豆上产生2级药害,药后15 d降至1级,药后30 d药害消失,作物恢复正常生长。草甘膦钾盐低剂量+甲基化植物油助剂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藜、反枝苋、稗的整体防效最高,药后45 d的株防效为94.12%~95.40%,鲜重防效为94.71%~98.83%,相应处理区玉米、大豆的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棉苗地乐胺药害的症状、预防及解救措施地乐胺是国内生产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棉花播后苗前喷雾土壤处理,防除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不仅成本低,且效果优于拉索等进口除草剂。近年我们在直播棉田、地膜棉田应用的基础上,推广应用于棉花塑膜营养锌苗床,在...  相似文献   

8.
科健 《江西植保》2004,27(2):73-73
使用安全保护剂如25788可以防止和解除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BNA-80能有效抑制杀草丹的脱氯,避免水稻矮化。激素型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缓解。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可施用速效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土壤处理剂的药害可通过翻耕、泡田和反复冲洗土壤,尽量减少残留。当然,有些除草剂的药害是可以恢复的,如野燕枯喷药后,小麦叶片短时期变黄;草甘膦作为定向喷雾剂用于棉田,施用后,短时间内也会造成棉苗叶子发黄;都是属于可恢复的药害症状,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邓俊俊  周登文  王玲  齐立 《湖北植保》2011,(6):15-16,24
70%草甘·三氯吡(欢瑞)SP是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内吸灭生性除草剂,为了验证70%草甘·三氯吡(欢瑞)sv应用于棉田行间除草效果以及对棉花的安全性,2011年6~7月进行了棉田行间除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除草地膜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除草地膜除草效果好,对农作物安全。1989年除草地膜仅在棉花上应用,1991年已扩大到玉米、西瓜、甘蔗、花生、蔬菜等多种作物,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仅就我们近几年在使用除草地膜中的实践谈一些体会。一、除草地膜的使用前景 1.防除农田杂草的效果好:据1989~1991年对棉田使用除草地膜(除草剂为都尔)的定点观察,使用除草地膜的防效高、持效期长,覆膜后88天对杂草株数和鲜重的平均防效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百草枯是一种触杀性灭生除草剂,见绿就杀。广泛应用于木本作物园、田埂、道路、渠道、场院等非耕地。近年来,开发使用作为棉田行间定向喷雾以防除草害。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1种药害现象不容忽视。由于棉花移栽后,苗期生长旺盛,红、绿茎比,以绿茎比率大。利用百草枯行间除草在进行定向喷雾时,药液极易飘移或雾滴溅到绿色茎秆部位,造成绿色茎秆表皮触杀性伤害坏死点。当时,药害不易觉察,不如叶片上触杀性枯斑坏死显著,棉株仍能正常生长,但茎秆上呈环状停滞生长,韧皮部坏死,或一半坏死,一半正常生长。随着棉株生长,上、下茎秆增粗,药害部位呈…  相似文献   

12.
露地直播棉田苗期除草,可以选用50%乙草胺EC5、0%扑草净WP和33%二甲戊乐灵EC。地膜覆盖棉田9,6%精异丙甲草胺EC4、8%氟乐灵EC5、0%萘丙酰草胺WP5、0%扑草净WP和48%仲丁灵EC对棉田杂草的防效较理想,药后45 d的株防效仍能达到83%以上。金都尔等7种除草剂在露地直播棉田中使用对棉苗生长无影响,而在地膜覆盖棉田使用乙草胺和二甲戊乐灵应慎重,浓度过高易对棉花幼苗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棉田禾本科杂草种群与数量的下降,使得阔叶草的数量与种类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采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对棉田阔叶草的防效一般都不理想,而灭生性除草剂有较好的防效,若施药方法不正确或施用时间过早,亦会导致棉花遭受药害。为此,我们于1998年我们试制了一种简易?..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于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比较药害发生情况、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1 640~9 840 g/hm2(有效成分,下同)草甘膦后,施药初期棉花均表现出一定的药害症状,药后4~8 d药害株率和药害指数达最大值,药后12 d药害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棉花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喷施草甘膦,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棉花花铃期喷施2 460~9 840 g/hm2草甘膦后,棉花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35.0%~63.3%。3个时期喷施草甘膦均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为棉花苗期。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防除假高粱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对几种茎叶除草剂除草效果的筛选 ,结果表明草甘膦为假高粱的有效除草剂 ,草甘膦的最佳剂量为 60 0 0 g .a .i /hm2 ;试验还就假高粱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进行比较 ,表明化学除草是对假高粱有效、可行的扑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草甘膦防除假高梁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伟东  吴际云 《植物检疫》1999,13(5):286-288
经对几种茎叶除草剂除草效果的筛选,结果表明草甘膦为假高梁的有效除草剂,草甘膦的最佳剂量为6000g.a.io/hm^2,试验还就假高梁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进行比较,表明化学除草是对假高梁有效、可行的扑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草甘膦作为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已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草甘膦药液的飘移往往会使作物受到伤害。作物中毒后其症状发展缓慢 ,且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外观与灭草喹和拿捕净等的中毒症状相同 ,即都在用药几天后才出现反映 ,表现为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变褐 ,最后全株死亡 ,因此常有将灭草喹或拿捕净造成的药害误认为是由草甘膦引起的。另外 ,由于草甘膦中毒后症状表现缓慢 ,作物是否已受伤害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判断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草甘膦药害的方法。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可从其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来考虑。草甘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监利县地处长江边,常年沿江堤外洲滩种植南获面积达1万hm^2以上。南荻每年4~6月份施用除草剂2.4-D丁酯或二甲四氯防除南荻田的藤类杂草。由于施药季节南风多,风力大(一般3级以上),因此,对仅一堤之隔的棉田每年都造成飘移药害。历史上,1991年因用飞机撒施2.4-D丁酯除草,造成了近l万hm^2棉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飘移药害,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9.
1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1·1草甘膦农作物受草甘膦药害后,心叶及上部嫩叶先发黄,7~10 d后全株逐渐枯死。农作物根边杂草同样有发黄枯死现象。若在喷洒草甘膦后喷雾器械未彻底清洗,又在棉花子叶平展期用于喷洒杀菌剂,棉花子叶无变化,新出的真叶发黄,生长停滞。1·2克无踪上午农作物正常,喷药后下午突然青枯,包括根边杂草。1·3 2甲4氯在大风天气施药,飘移药害距离可达80~100m,棉花、番茄等阔叶作物受害后叶片产生鸡爪形症状。在小麦4叶1心期前使用,将产生葱管叶。1·4乙草胺用药浓度过高,棉花、西瓜、花生的叶片畸形,两张叶片粘合。蚕豆在盛花期…  相似文献   

20.
南通地区棉田害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是我国主要商品棉基地,棉花生长前期雨水充沛,温度较高,棉田多种杂草萌发滋生,严重影响棉花生长发育。过去对草害的防除是以农业措施和人工防除为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大为减少,而棉田除草每年均需3~5次,因而目前农村对化除技术越来越迫切。为筛选适于棉田使用的除草剂及开展草害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