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植物源类杀虫剂苦皮藤素乳油对茶尺蠖等害虫防治效果。【方法】应用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分别处理茶鲜叶放入果酱瓶中,接上茶尺蠖二龄幼虫,进行室内防效评价实验;应用1500倍进行大田防效试验;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的0.2%苦皮藤素其结果表明;室内: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3天死亡率98.67%,1000倍的死亡率85.33%,1500倍的死亡率73.33%;大田防效:0.2%苦皮藤素1500倍药后10天防治茶尺蠖,防效为88.13%~90.69%;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8天防治小绿叶蝉,防效为63.66%~80.11%。【结论】试验显示了该药剂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期,可作为植物源类杀虫剂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为对照药剂,进行了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的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为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1500倍稀释液>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2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3000倍稀释液,防效分别为67.47%、64.26%、62.25%、59.04%和52.01%。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差异性显著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和1500倍稀释液与3000倍稀释液的防效之间差异显著,4种浓度的20%寡聚酸碘稀释液与对照药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对的防效之间无显著差异。喷施20%寡聚酸碘稀释液与喷施对照药和清水的小区相比,水稻长势更加旺盛。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但作为重要的水稻病毒病,至今尚无特效防治药剂,需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尽量降低该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为验证5%噻螨酮乳油加10%浏阳霉素乳油搭配对板栗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板栗生长结实的影响,为高效防治板栗红蜘蛛提供依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泰安市韩家岭山地板栗园进行了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加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喷施1次、喷施2次、喷施3次)、清水等4个处理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不同喷药次数下板栗红蜘蛛对板栗叶片、枝条生长、结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甲氨阿维.高氯乳油在甜菜夜蛾卵孵化高峰期施药,对白菜地的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00~800倍液,药后1d的防效为66.72%~86.26%,药后3d的防效为65.43%~88.43%,药后7d已有新的幼虫孵化,防效开始下降。该药剂对斜纹夜蛾亦有较好的兼治作用,而且对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800~1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生物源农药甲维盐与矿物油绿颖复合液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害螨等防治效果。[方法]应用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与两种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1000倍乐果,于广西桂北茶园茶尺蠖第二代孵化高峰及茶橙螨第一次高峰前期进行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对茶尺蠖的防效:药后2天分别为82.46%~87.78%,7天达93.95%~97.36%,药后40天后仍达83.33%~88.39%。而对比的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1000倍乐果药后2天为81.78%~76.32%药后7天为77.97%~75.45%。药后30天的虫口基数已接近开始防治前的虫口基数,防治茶橙瘿螨的药效: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药后2天分别为85.15%~89.13%,药后21天为96.91%~98.70%,药后40天仍达93.84%~95.59%,而对比的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及1000倍乐果药后2天为90.07%~71.81%,药后21天仅为35.35%~31.17%。药后30天的虫口基数已接近开始防治前1天的虫口基数。[结论]甲维盐与绿颖复合液对茶尺蠖及橙瘿螨等茶园害虫、害螨有良好防效及较长的持效期,可作为生态友善型农药在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0%毒死蜱·高氯乳油对豇豆和白菜地的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豇豆地甜菜夜蛾卵孵化期施药,1000 ̄600倍液,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74.06% ̄91.84%,药后7d的防效已下降;在白菜地甜菜夜蛾低龄高峰期施药,药后3d的防效最高,为67.58% ̄92.97%。该产品对斜纹夜蛾和菜青虫均有较好的兼治作用,同时对豇豆和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600 ̄800倍。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0.8%易福乳油(EC)对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低龄幼虫盛发期,应用0.8%易福EC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3d调查,平均防效达79.1%~97.5%,其中易福EC1000倍液,药后3d平均防效为89.6%~97.5%,药效期达10d.具有安全低毒、防效高,保产效益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0.8%易福EC对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低龄幼虫盛发期,应用0.8%易福EC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3d调查,平均防效达79.1%~97.5%,其中易福EC1000倍液,药后3d平均防效为89.6%~97.5%,药效期达10d。具有安全低毒、防效高,保产效益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筛选防治辣椒疫病的最佳药剂和剂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引进3种药剂进行不同剂量防效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药后10d,药剂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可以作为清镇市辣椒疫病治疗的最佳药剂,以抑快净1200倍液、抑快净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98.97%和95.25%,其次是克露800倍液和克露1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9.05%和86.97%。  相似文献   

10.
20%寡聚酸碘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为了明确20%寡聚酸碘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开发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型药剂,[方法]采用大田药效实验的方法,以40%稻瘟灵EC和75%三环唑WP为对照药剂,对20%寡聚酸碘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大田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75%三环唑WP 25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1500倍稀释液>40%稻瘟灵EC 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2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3000倍稀释液,防效分别为97.32%、95.48%、93.51%、91.21%、87.32%、和79.57%。P=0.05水平上,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与对照药75%三环唑WP 2500倍稀释液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相当,20%寡聚酸碘1500倍稀释液与对照药40%稻瘟灵EC 1000倍稀释液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相当,并且喷施20%寡聚酸碘稀释液与喷施对照药和清水的小区相比,水稻长势更加旺盛。[结论]20%寡聚酸碘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为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7种杀虫剂防治荔枝蝽象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出对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高效、持效、安全的杀虫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7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和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药效最稳定,室内施药后72 h时3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8.35%,田间施药后1、3和7天此2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虫口减退率和田间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其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和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也表现出对荔枝蝽象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施药后72 h时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6.65%、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5.00%、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35%;田间施药后3、7天此3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杀虫剂以防治甜菜夜蛾,采用浸渍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顺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0.067、1.806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制剂用量分别为112.5、150.0、187.5 mL/hm 2,药后3、7、10天更正防效达85%以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分别为450、675、900 mL/hm 2,药后3、7、10天更正防效达80%以上;150 g/L茚虫威乳油制剂用量分别为450、525 mL/hm 2,药后7、10天更正防效达85%以上。因此,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油菜蚜虫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控制油菜蚜虫的危害,筛选出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防治的经济、有效、环保的药剂,通过对药剂的安全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各种药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验证所选取的药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表明: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10%氟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6种药剂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第一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31%、93.99%和79.18%,而第二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80%、80.40%和86.35%。各药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且油菜的经济性状较对照好,通过药剂防治油菜蚜虫,对其经济效益分析可知,6种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6.53,其中地蚜灵DP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1.88。5%地蚜灵DP、70%吡虫啉WP、50%烯啶虫胺SWG对油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成本低,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白粉病苗圃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新药剂,对咪鲜胺、氟硅唑、十三吗啉、三唑酮、硫磺粉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95%硫磺粉可湿性粉剂最好,防效达到83.0%,与其他4种药剂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性;75%十三吗啉乳油次之,防效达到60.2%;40%氟硅唑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5%咪鲜胺微乳剂的防效较差,防效均在50%以下。药后30天,防效最好的仍是95%硫磺粉粉剂,防效为84.1%,其次是75%十三吗啉乳油,防效为78.2%,40%氟硅唑乳油的防效为69.1%,3种药剂无极显著差异,防效最差的是45%咪鲜胺微乳剂为33.0%。初步结论表明,95%硫磺粉可湿性粉剂仍为苗圃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较好药剂,75%十三吗啉乳油和40%氟硅唑乳油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3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相似文献   

16.
防治丹参旋心异跗莹叶甲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丹参旋心异跗莹叶甲,从而进行了农药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9种农药在室内毒力测试中,对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作用,但相互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2种微生物农药绿僵菌和阿维菌素的效果较差;化学农药中硫丹的效果最好,其试验用最大浓度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7.08%;其次,效果较好的为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植物源农药效果均较好,1%苦参碱SL、0.5%黎芦碱SL、0.3%印楝素EC最大试验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08%、96.35%、77.37%。在田间防效试验中1%苦参碱SL、0.5%黎芦碱SL的防效较好,施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达到了97.04%、98.25%;而25%硫丹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施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17%、71.33%。可见,2种生物农药1%苦参碱SL和0.5%黎芦碱SL的防效优于其他测试农药,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农药武夷菌素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生物农药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夷菌素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武夷菌素能明显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EC50为10.0802 μg/mL。温室试验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而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武夷菌素对灰霉病有较长的持效期,400倍液处理番茄8天后再接种的防效仍然达61.32%。田间试验表明,对保护地番茄间隔7天、连续施药3次,第3次施药15天后2%武夷菌素100倍液的防效达83.93%,显著高于35%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的防效。此外对番茄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使用2%武夷菌素后番茄除有机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试验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为番茄生产上合理应用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常用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螺旋粉虱是新入侵中国海南的危性害虫,为迅速压低虫口密度,进而将其逐步扑灭,开展了螺旋粉虱的药剂防治研究;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80g/L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功夫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常用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敌杀死乳油的防效在94.09%~100%之间,2.5%功夫水乳剂的防效在91.72%~100%之间,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防效在32.24%~70.96%之间,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11.54%~21.54%之间;因此,2.5%敌杀死乳油和2.5%功夫水乳剂是防治时可供选用的良好药剂,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不适用于螺旋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