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中以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面积或整治规模为潜力判别标准提出异议。以神木县为例,从质量、数量、经济、人为四方面选取指标测算其农用地整治潜力;借助SPSS软件,按照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面积、整治规模和综合潜力分别进行潜力分级。结果表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中的潜力判别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单元的整治潜力水平,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评价张惠珍,毕章宝,杨学英,秦文蛟,刘天茹(河北省邯郸市植保站056001)(河北省鸡泽县植保站)高压汞灯是近年在棉铃虫大发生情况下推广的一种防治措施,为了正确评价它的作用,我们于1993年对其进行了调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鄂尔多斯东北部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从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入手,揭示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建立人工高效开发-整治型的综合模式结构,以便持续稳定地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的关系,促进这里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稻草畏系列除草剂综合评价及试验示范宋连生(江苏省洪泽农场211932)1992年我场在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的部署和直接指导下,进行了移栽稻田一次性除草剂稻草畏系列的综合评价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一、经过与方法(一)试验在洪泽农场八大队进行,前茬为大...  相似文献   

5.
1986—1993年,对吉林省38个新选育及外引水稻品种,采用分菌系人工接种与病区多点异地生态病圃自然诱发方法,连续3—4年分别作了抗瘟性鉴定。据此拟定出《综合数年多点(菌)次鉴定结果评价水稻抗瘟性标准》(SDJPK),分别将参鉴新品种对苗、叶、穗瘟抗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23(3):36-36
本刊讯 :2002年4月15日 ,农业部发布《2002年全国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标签抽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要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厅(局)配合农业部 ,做好全国农资打假工作。《方案》要求各省要 (1)精心组织 ,开展专项治理。主要针对2001年农药市场抽查和今年年初农药标签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按照《方案》的工作部署 ,按照集中查处阶段、重点督办阶段、重点整治和总结阶段的要求 ,突出重点、集中治理。 (2)各地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标签抽查工作 ,做到抽查…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估是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科学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结合人均用地标准测算法和综合指标法,以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评价,按照整治后适宜性方向,将全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粮农优先区、牧草优先区、城镇优先区和综合保育区四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延河流域1998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4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2年和2028年的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1)RSEI评价指数在延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监测和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2)时间尺度上,RSEI均值从1998年的0.392变化为2016年的0.530,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RSEI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以0.2为间隔划分RSEI等级,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较差和中等为主,占总面积的62.4%,主要分布于流域的山谷地带,优良等级的面积占比最小,约为8.1%,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的山区地带。(3)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性。其中海拔在1200~1800 m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而海拔低于1200 m的区域,则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4)预测到2028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会持续提升,良好和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9.
可用于卫生害虫及其媒介的农药(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1997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热带疾病控制部和农药评价计划部颁布的“媒介昆虫和公共卫生害虫化学防治方法”文件中推荐用于防治蚊、蝇、蜚蠊、蚤、虱、螨、鼠等公共卫生害虫及媒介的杀虫剂有效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评价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安全性。2010年9~10月,我们在晚稻上进行了47%春雷·王铜(加瑞农)防治稻曲病试验。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阈值确定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态安全评价是当前生态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未决的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来看,在评价对象与内容上存在差异,定量评估方法与准则的确定仍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尚未形成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尺度、时空动态评价、评价的基本参照系、尺度转换、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恢复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和尺度转换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及确定区域生态安全阈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工作中新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所依据的评价模型在权重和分级阈值的设置以及某些参评指数的设计和选择上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因而导致评价结果与一些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特别指出评价应增加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自然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荒漠化这一概念背景入题,全面分析介绍了荒漠化动态监测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通过对比,阐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研究的背景、指征、动态监测、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国内外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立新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陕西省大型抽水灌区——交口抽渭的实际,在对交口抽渭灌区全面调查基础上,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确定出主、客观权重,再运用博弈论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集化,最终确定出一组合理的综合权重。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的理想解法对交口抽渭灌区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开发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的计算软件,以交口抽渭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软件结果显示:交口抽渭灌区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0.1166,0.2468,0.4275,0.6102,0.7783,运行状况级别分别为差、中等、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口抽渭灌区评价级别从差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交口抽渭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软件评价结果可靠,可大幅度提高灌区综合评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反映农田混凝土渠道衬砌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主、客观评价信息,引入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融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农田混凝土衬砌渠道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质量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隶属度分别为39.9%、60.1%、0%;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评价为83.48,评定该项目的质量等级为合格。结合工程项目后期运行状况,并与传统评价结果对比,证明农田混凝土衬砌渠道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乌昌石城市群2016年采集的88组浅层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水质评价方法对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各方法特点采用综合权重法确定最终水质类别,以期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析以此来实现水质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与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契合度达到61.4%为最高值;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Ⅱ、Ⅲ、Ⅳ、Ⅴ类水的样本数占样品总数的54.6%、26.1%、13.6%、5.7%,无Ⅰ类水;水质的整体分布规律为:Ⅱ、Ⅲ类水分布较广,从研究区西部石河子市到东部阜康市及东南部乌鲁木齐市皆有分布,Ⅳ、Ⅴ类水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阜康市、呼图壁县。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由3层16项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权重分配,确定了评价标准和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泾惠渠灌区2000年的具体指标值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水文气象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质量都为中等水平,两者对中等级别的隶属度分别为36.7%和42.3%;而社会经济要素的质量相对较差,对很差级别的隶属度高达61.1%。总体来说该灌区2000年的水文生态系统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层次分析法和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快速高效检测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评价区域范围、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现状,分析了现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依据评价对象与目标最优点的灰色关联度越大,则表明评价对象与最优点的距离越近,在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时,将灰色关联法与密切值法相结合,既保存了密切值法客观性好的优点,又能合理利用灰色关联法克服密切值在贫信息情况下的缺陷。以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洛惠渠灌区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的密切值分别为5.1238、4.7421、3.8396、3.0147、2.4679、1.2868,运行状况级别分别为中等、中等、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且该方法理解简单、可靠性高,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的河西走廊城市化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有效的评估河西走廊城市化生态风险的程度,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风险评估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的综合评判模型。综合考虑资源风险、生态风险及环境风险3个方面构建河西走廊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借助于正态云模型定量描述单指标条件下待评价城市的生态风险等级。采用云模型理论实现评语与评估指标值之间的不确定映射,保留了评估过程中的随机性。最后,以河西走廊5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生态风险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的模糊综合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