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志勇 《食用菌》2009,31(6):38-38
袋栽黑木耳每批总有少量漏接的菌袋,要无菌操作补种;数量虽少但工作同样繁琐,弃之又可惜。笔者采用在雪后初晴的早晨于室外开放补种。具体方法:用75%酒精棉擦试双手、菌种瓶、接种用具及被接菌袋,拔去菌种瓶棉塞挖掉老菌皮,再用75%酒精棉擦净菌瓶内壁及接种工具,迅速将菌种接入茵袋内,务必使菌种完全覆盖料表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 ,将有关技术利用到平菇生产中 ,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菌袋制备配方 棉籽壳 88% ,麦麸 10 % ,石膏 2 % ,每kg干料加水 1 1~ 1 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 5 5cm× 15cm× 0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 ,每袋装料湿重 2 1~ 2 3kg。然后 ,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 ,温度上升到 10 0℃后 ,保持 10~12h ,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 ;待料温降到 30℃以下时 ,放到接种箱内接种 ,袋面打孔接种 4穴。2 发菌阶段管理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 ,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 ,堆高 6层 ,接…  相似文献   

3.
包金亮  李强 《食用菌》2006,28(1):34-34
我国香菇生产大多采用长筒袋(15cm×50~55cm),其转色采用脱袋或刺孔增氧等方式。香菇菌包采用17cm×33cm或20cm×32~35cm的规格生产的。菌包生产台湾称太空包,日本称菌床,菌包脱袋转色时失水较多,对后期出菇和管理不利;采用刺孔增氧转色时,转色效果较差,影响香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3)
<正>天麻零代种是天麻无性繁殖的最佳天麻种,是防止天麻种退化的唯一措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搭架双层摆放天麻播种袋,是无土栽培天麻零代种的最佳方法。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蜜环菌菌枝的培养1.1选材先用直径为1~1.5 cm的鲜柞树或阔叶树硬杂木的枝桠,截成长为2 cm的小段。在截枝过程中应注意将小段两头截成斜面,以增加蜜环菌菌种的接种机会。1.2装袋聚丙烯袋规格为15 cm×30 cm×0.006 cm。装袋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6,(4)
正香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产量第二,出口第一的食用菌,每年生产的菌棒在亿万袋以上,规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过去香菇菌袋接种后菌穴多采用3 cm×3 cm大小的专用透气胶片将穴口密封。近些年,菌袋接种后又采用超薄聚乙烯袋将菌袋套上。两种方法各延续十几年,每年用去大量封口胶片和套袋,消耗大量的材料和人力,增加了菌棒的成本。笔者从事香菇栽培二十余年,以上两种方法都采用过,但近十年来,每年生产六万棒,都采用免  相似文献   

6.
现介绍一种有别于常规熟料袋栽食用菌的方法,其特点是:改打穴按种为两头接种,然后用棉子壳或棉花直接封口,这样操作简捷,成本低廉;加上封口通透性好,结果发菌异常快速,成活率明显提高。 栽培袋一头用细绳打上活结,装料后,另一头同样打上活结。灭菌冷却后搬入接种箱或接种室,解开一头活结。接入菌种将料面布满,而后用直径2~3cm的圆锥木棒(先在酒精灯上灼烧消毒),在菌料中央插一个3~4cm的浅穴,再将袋头塞入其中,随后撮一把棉子壳或棉花(先用袋装好如同袋料一起灭菌),将孔穴封实,使内折的袋头紧贴菌料;另一头同样接种。置2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紫木耳的最佳出耳方法,笔者进行了三种出耳方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紫木耳母种引自湖南食用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棉子壳90%,麸皮8%,蔗糖1%,石膏粉0.5%,过磷酸钙0.5%.水适量.1.3 栽培袋制作 3月中旬接种制栽培袋.采用17×33×0.04cm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00g(不除去生理水),常压灭菌10小时.于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室内常温墙式堆袋发菌,常规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8.
稻田套种平菇,是一项既能增产粮食,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立体栽培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适时制好菌种袋 为保证平菇栽培袋适时套放到稻田里,要及早制作培养好苗种袋。平菇的菌种,宜选用高温型、耐高湿、抗性强、发菌快的菌种,一般5月初购回原种,发菌需35~40天。培养料选用新鲜的棉子壳,不加磷肥,经前发酵处理,料含水量为65%,堆闷7天,装袋前拌入0.2%的多菌灵,每袋(规格37×17cm)装干料300~350g,扎紧袋口,高压灭菌3~4小时,菌袋出锅后冷却至30℃,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5%,排放在阴凉暗处保持温度28℃左右发菌,20~25天菌丝可发好,适时放入稻田。  相似文献   

9.
用营养土装袋育苗,带袋上山造林发展果树是近年摸索出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山区,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营养袋的选用目前应用的营养袋大多为塑料薄膜袋,薄膜的厚度一般为0.003~0.005 mm,依据苗的大小,分为3种规格,一是直播苗袋,7.5 cm×15 cm,适合直播育苗100天后,带袋栽植;二是中等育苗袋,规格为10~15 cm×15~20 cm,适合把高20~30 cm的苗移人袋内育50天以后栽植;三是大型育苗袋,规格为20~30 cm×35~40 cm,适合移栽高50 cm左右的苗人袋,70天以后栽植.育苗袋中下部要打直径0.6 cm的孔6~12个,以利透气、透水,根系外延.  相似文献   

10.
据测配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比段木栽培的高,而且不附有泥沙和朽木碎屑,食用方便。特别是用棉子皮生产的黑木耳营养价值较为突出,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配料和装袋 配方为棉子皮90%,玉米面8%,蔗糖1%,石膏1%。料拌好后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袋的规格为35×17cm,用普通蒸锅常压灭菌,可用0.03~0.04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若用高压锅灭菌,则必须用0.06mm厚的塑料袋。随装料随用手稍加压实,料面要平整,中间用圆木棒从上至下扎一直径2cm左右的通气孔。在袋口外加套直径为3.5cm、宽3cm的普通塑料环,并将塑料袋口外翻,形成象瓶子口一样的袋口,袋口加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立即灭菌。 2 接种与发菌 每袋接种量为5~6g,使菌种占据袋内表面一薄层;然后按原样仍把袋口包扎好。置室内发菌,前期20天室温以保持20~22℃为好,20天后室温可控制在23~24℃。发现有杂菌污染(主要是青霉、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要及时处理。污染轻微的杂菌斑,可用注射器慢慢注入30%的氢氧化钠;污染较重的,用刀片在污染处切开塑料袋,用镊子将杂菌取  相似文献   

11.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12.
赵丽  陈艳秋  李玉 《食用菌》2010,(6):20-21
试验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个桦褐孔菌菌株栽培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菌株和芬兰菌株有菌核产生,但存在明显差异;采用17cm×33cm的栽培袋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情况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过几年实践,证实了利用蜂窝煤炉形成的干热无菌区,在无菌区内接种不论生产哪级菌种都方便易行,简单可靠,只要掌握好操作要领成功率可达99%以上。现将具体操作简述如下。(一)用具及材料蜂窝煤炉一个,接种针、铲、护筒(用铁皮做成长20cm 直径与原种瓶外径相当的筒)、刀片、绳子、0.1%升汞棉球。如接菌袋单人操作需增设一个平台(与炉子齐高的方凳即可),蜂窝煤球。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年栽培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黑木耳墙式栽培新工艺。它比阳畦栽培节省占地面积60%,比吊袋栽培节省占地面积30%~50%。特别是它能将杂菌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且管理方便,产质量明显提高。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栽培袋制作 用17×60cm低压聚乙烯筒料,一端扎口热熔封牢,装料后端面压平,盖一层石灰或草木灰后即成直径10.5cm长40cm的料棒。直立排入锅中100℃灭菌14小时。常规接种。为了提高制种效率和成品率,最好采用塑料钉菌种接种,接好的菌袋直立排放培养,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袋。 (二)菌墙建造 菌棒与墙同向,以直径1~2cm竹木条做骨架。首先在地面顺成墙方向划线,铺一层砖,在砖上排一行菌袋,按间距20cm在袋两侧紧靠菌袋各插一排竹木条做骨架,然后排放第二层。层间菌袋相错压住,似瓦工砌12cm砖墙法。每铺3层,用细绳将菌棒两侧竹竿扎住。砌10~20层均可,为了牢固,可隔一定距离埋一立柱,要求必须坚固以防倒塌。  相似文献   

15.
灵芝一般都采用室内瓶栽。由于瓶装料太少,转化率不高。笔者用塑料袋培育菌丝,然后脱袋加土垒菌墙栽培,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料灭菌 棉子壳44%,木屑44%,麸皮1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5%左右。采用15×35cm聚丙烯袋装料,常压灭菌10~12小时,冷却后接种。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香菇菌种生产已十余年,对缩短香菇菌成熟时间做过多种尝试,认为采用两端接种菌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两端成熟菌上打孔的办法比较好,既可避免中间打孔接种易引起的杂菌污染和封口麻烦的弊病,又可因透气性好,氧气充足,大大缩短两端接种的成熟时间,使菌丝洁白、粗壮。 具体做法:按常规法进行两端接种,置温室培养,待两端发菌至1~2cm深,用一头削尖的竹筷,经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在菌袋两端各插2个小孔,孔深以不  相似文献   

17.
袋栽香菇生产,接种是个关键,它必须在相对无菌的空间,通过无菌的工具,将纯的香菇菌种接入彻底灭菌的料袋,并从各方面杜绝杂菌的侵入。但从目前香菇菌袋总的污染情况来看,接种污染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发展新区有些菇农缺乏有杂菌的意识,无菌操作不严,常导致大批菌袋污染,损失惨重。现将香菇袋栽接种污染的表现与原因剖析如下:1环境污染在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破旧房屋内接种,环境中的杂菌基数过大;接种间不进行认真整修,达到不密闭的基本要求,虽用消毒药剂进行过多次熏蒸,仍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个别菇农为…  相似文献   

18.
专业供应     
《食用菌》2014,(5)
<正>各种香菇菌种、天麻蜜环菌、萌发菌。食用菌蒸汽灭菌灶,装袋机,菌袋扎口机,菌袋打孔机,烘干机,新型菌袋补水器,高效烟雾消毒剂,食用菌营养素等菌用原辅材料。联系人:关良洲,咨询电话: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日本的食用菌透气菌袋类型,从菌床成型、灭菌装袋、接种、培养和出菇等工序,较系统地说明了透气菌袋和自动装袋机等设备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和产量;测定20、25、30、35、40℃黑木耳菌丝在培养皿内的生长速度和与菌丝活力相关的代谢酶(漆酶和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Ⅰ、Ⅱ、Ⅲ的中层和底层菌袋日低温平均为30、28~31、24℃,菌袋间温度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平均单袋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在30、35℃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酶活性较高;“一”字型不翻堆模式有助于维持发菌期间菌袋的温度稳定性,其菌丝活力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