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针对我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分布、保护及管理现状,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今后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森林与人类》2003,23(1):36-36
2003年1月4日,陕西省大熊猫监测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为了定期监测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多年来,为了保护好秦岭的大熊猫,国家和陕西省组织开展了多次调查工作,并先后建立了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覆盖了陕西省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同时,在保护区以外实施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程以及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大熊猫走廊带建设项目,也对大熊猫基因的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陕西省的大熊猫监测工作始于1992年,最初仅有佛坪自然保护区等极少数保护区开展此…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竹类作为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保护与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已经成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剧,导致构成其栖息地的主食竹生长更新不仅受区域地理条件、动物采食和地震与火灾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砍竹、采笋和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30年来(1990—2020年)国内外关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以期为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研究、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摩天岭南麓,总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系全国51个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全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正式启动后,经过8年的努力,我省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计划,得到了有效实施。在加强和完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又新建了长青国家级保护区和周至老县城2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并加强了4个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县的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6.
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事处(WWF)与国家林业局召开了2002年合作项目年会,双方就未来的工作合作进行了广泛友好的商讨,确定了新年度的保护合作工作重点,并签署了2003年财政年度的谅解备忘录。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一直是合作双方的重点工作领域。在上个财政年度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新的合作范围,包括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评估、监测巡护、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示范、能力建设和公众保护意识提高等。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也是国家林业局与WWF合作的重点项目区域。WWF将与国家林业…  相似文献   

7.
《森林与人类》2023,(3):84-89
保护大熊猫的意义远不止于保护大熊猫本身,几乎每一片大熊猫栖息地都分布着中国最重要的特有物种。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大量的伴生物种也会受益,体现出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对伴生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伞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保护了中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资源。除了“国宝”大熊猫,这里还有金钱豹、雪豹、川金丝猴、林麝、羚牛、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年来,大熊猫的保护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推动了大尺度生态系统保护和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也成为世界生态教育样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太白山南坡渭水河中上游孟家沟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调查观察结果认为,孟家沟可能为新的大熊猫冬栖地,现有大熊猫1只。对粪便检测结果显示,食物全部为巴山木竹叶子。建议对黄柏塬地区的大熊猫冬季栖息地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熊猫对栖息地利用情况。同时,加强对社区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专业队伍和村民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反偷猎体系,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腹心区,区内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 856 hm2[1],是凉山山系各大熊猫保护区的联系纽带。同时保护区所处的美姑县为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区,长期以来,彝族村民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全面了解凉山彝族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状况,对保护凉山山系大熊猫乃至四川和全国大熊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在保护区内均匀设置固定监测样线30条(总长度105.49 km,比例为0.29 km/100 hm2,海拔2 040 m~3 360 m),通过春季(4月~5月)和秋季(10月~11月)分别对大熊猫种群状况、伴生动物情况和人为干扰情况进行监测。本文随机选择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找出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种类、特点、规律及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程度,提出减少干扰的措施,从而为大熊猫保护管理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2007年6月,我们对太白山大熊猫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熊猫11只,是秦岭大熊猫一块新增栖息地。太白山大熊猫的发现,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分析了威胁太白山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为有效保护太白山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林业》2008,(3):47
4月14日下午,高清和厅长代表甘肃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签署了2008年合作备忘录。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年将援助200余万元人民币支持甘肃省在岷山地区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伞护种”,是最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象征。中国的大熊猫保护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并在新时代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川陕甘三省联合行动,试点建设世界唯一中国特色大熊猫国家公园,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促进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为切入点,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活动区域设定固定的竹子样方,定期进行监测,不仅掌握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及其主要食物的生长情况,也通过限制放牧、地震后植被恢复,高山农户生态搬迁等措施保护原始森林,恢复和扩大大熊猫栖息地,使大熊猫主食竹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急剧丧失和破碎化。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受到人类干扰的严重威胁。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放牧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最严重的的人类干扰因子。探究放牧对栖息地影响的内在机制和科学管控措施也成为了近年来大熊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于2022年4–6月在美姑自然保护区放牧最严重的区域,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精确评估放牧家畜对大熊猫主食竹及林下栖息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牲畜利用的样方中竹子株高和基径都比大熊猫利用样方中低,并且枯死竹数量更高;放牧会增加林下土壤的容重和酸碱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可能是造成竹子的枯死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策略,为解决大熊猫栖息地内严重的放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云南省实施生物多样保护工程,加强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拯救保护。一是强化就地保护。在我省有绿孔雀分布的近10个国家级、省级和州市级自然保护区,将绿孔雀作为明星物种开展就地保护工作。二是加强科学研究。除科研院所开展种群数量调查、栖息地恢复、生境利用等研究外,林业部门还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安排部署,筹集资金近70万元开展绿孔雀种群数量调查、巡护监测及栖息地恢复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实际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面临的种群脆弱、迁移廊道不稳定、栖息地质量不高和干扰频繁等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栖息地人工改造、廊道交流功能提升、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生态移民等对策措施,以期能逐步提升该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扩大栖息地面积,为当地和相似区域大熊猫保护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谈到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四川,相比之下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秦岭在陕西省外却鲜为人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3月12日在陕西西安正式启动秦岭保护项目,希望通过今后几年与陕西省林业厅等部门的合作,在大熊猫保护方法上进行更多新的尝试,使秦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更多的关注。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也因此有望在秦岭找到解决方案。此次WWF和陕西省林业厅签署的“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通道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是秦岭保护项目的一个主要内容,双方将结合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现状的调查分析,从战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作好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全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示范和窗口作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有效地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持区内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太白山南坡湑水河中上游孟家沟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调查观察结果认为,孟家沟可能为新的大熊猫冬栖地,现有大熊猫1只.对粪便检测结果显示,食物全部为巴山木竹叶子.建议对黄柏塬地区的大熊猫冬季栖息地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熊猫对栖息地利用情况,同时,加强对社区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专业队伍和村民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反偷猎体系,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