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王蕾  刘宁 《森林与人类》2023,(6):136-137
<正>目前,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多为政府投入、政府主导的模式,企业等市场主体介入不深。在此背景下,云享自然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所作的一系列工作与尝试,对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以市场为主体的自然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三江源探路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特许经营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以特许经营方式打造了全新的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活动模式和业态,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得到了GEF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项目的支持,实施时间为5年。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在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时,把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目前,共有17211个生态管护员,户均年收入21600元,对牧民脱贫解困、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  相似文献   

3.
《绿色中国(A版)》2023,(16):48-49
<正>第一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批复印发8月15日,国家林草局批复印发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建设的纲领性、约束性文件。5个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19.07万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2.2万平方公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41万平方公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269平方公里、武夷山国家公园128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多,各级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4.
西藏棕熊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是西藏棕熊的主要栖息地。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使西藏棕熊进化成以食肉为主的杂食性动物,是维持三江源生态平衡的顶级物种。近年来,西藏棕熊和伴生物种的种群数量均有增长。为调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当地牧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情况,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学科组曾多次组织人员前往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园区开展工作,我有幸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安全屏障。上世纪末受过度放牧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这一地区发生生态退化。2005年,国家于此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启动应急式生态恢复治理。2016年4月13日,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在三江源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1月8日,记者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世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三年试点已初具雏形,有望今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表示,将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生态系统原真保护样板、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天堂、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平台、生态环境科研基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窗口、留予子孙后代的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7.
以在绿色发展观下的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路径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海南热带雨林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和相关政策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在海南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将有利于海南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度;国家公园规划区域内情况复杂,涉及其他保护区的类型较多,在资源整合中困难较...  相似文献   

8.
2000年 8月 19日,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了。   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区名。布赫副委员长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题写碑记。   中央电视台两套节目同时向国内、国外现场直播。   没有哪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时那样隆重。   “三江源”受到如此特殊礼遇,不仅仅因为它地处西部,是中国最大的保护区;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生态保护的地位太重要了,称得上“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制高点”。   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我国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理念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从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及定位,分区制定管控要求和保护措施,体制机制创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管理运行体制,生态系统保护配套支撑体系等方面介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与实践经验。对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生态保护和小康社会共建共享之路具有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2023,(1):8-9
<正>2021年10月12日,我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从此迈入新阶段。一年来,在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23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之上,草木肆意生长,野生动物频频出镜,周边社区居民安居乐业。首批国家公园在制度建设、生态保护、社区共建、产业转型等多个领域取得新进展。三江源的雪域高原上,牧民换上管护服,变成了生态管护员,有些管护员还成为“网红”野生动物摄影师。大熊猫的故乡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应运而生,自然体验活动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曾闻青海省林业局局长李三旦是位传奇式人物,他从乡村教师、乡管委会主任、人民公社书记、县长一直干到副州长、省林业局局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就《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投资7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CP)框架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保护规划软件C-Plan,计算三江源区域内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值及已建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率,评估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贡献,分析分区间主要保护对象的互补性及各区保护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贡献率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现有的2个最重要的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包含6个区域)基本涵盖本研究确定的所有保护对象,已经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其总数量的80%;不可替代性高的区域与现有保护区核心区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其贡献率达到61.20%,核心区+缓冲区贡献率为77.57%,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总贡献率达到91.20%;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6大区域内核心区间的互补性较高,说明核心区区域的划分较为合理,主要保护对象类型区分较为明显。空缺分析显示:在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体系下,还有8.80%的保护目标没有实现,未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保护对象总数的20%,其中包括生态系统类型1种,动植物物种7种,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湖泊、冰川雪山及高寒草甸区,约改-巴干高寒草原区,泽库-河南高寒灌丛草甸区与隆宝-拉秀森林灌丛区等4个区域。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家公园的建设中也涵盖不少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览方式的选择是解决生态保护与游览的重要一环,游览索道作为游览方式之一,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4个阶段科学设计、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生态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4.
《林业建设》2014,(4):F0002-F0002
2014年7月,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国家公园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正式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亲自为该书撰写了序言。该书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张希武和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唐芳林共同编著,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该书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从自然生态保护的角度系统论述国家公园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厘清对国家公园的认识,促进自然保护工作,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主要任务是创新更有效、更科学的生态保护新模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编制《总体规划》就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田锦尘推动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加速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3年来,青海省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根"与"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解决了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理顺了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富有三江源特点、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探索之路。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的发源地以及世界范围内特有的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江源国家公园也同时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年多的建设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了中国担当,谱写出中华“母亲河”的新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生态保护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其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数量较多且关系复杂,难免会出现利益矛盾和冲突,而协调好各利益方的关系将成为其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文章在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构成和其利益诉求共性与差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利益相关者协调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增强各利益方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利益表达与协商、分配与补偿、监督与反馈、保障与激励4个方面的具体建议,这必将有助于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并最终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识别保护价值高、保护成本低的规划单元,构建以低成本协调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优先保护格局,并明确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方法与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优先保护单元共403个,面积共100.75 km2。区域内生态旅游适宜性Ⅱ、Ⅲ级所占区块面积较大,分别为47.11%、25.48%;Ⅰ级、Ⅳ级与Ⅴ级地区面积均较小。综合划定了以3大功能区和7类功能亚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服务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生态旅游功能区划决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