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运城地区保护地黄瓜面积不断扩大、病害日趋严重、打药次数频繁、劳动强度大等具体情况,我们于1990年在保护地春黄瓜和秋冬茬黄瓜上进行了百菌清粉尘防治病害试验,效果十分显著。保护地春茬黄瓜在闻喜县新生村景华录的1.2亩保护地进行.喷药从3月5日开始,每7天1次,共喷7次,每次1公斤,喷后调查霜霉病,6次平均发病率4%,病情指数1.31;灰霉病发病率3.2%;炭疽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黄瓜是我国北方地区,早春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黄瓜霜霉病严重发生,是当前影响产值提高的主要障碍。据1986年春在长治市调查,大棚黄瓜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6月上旬病害即造成早期死秧,毁棚的局面,缩短结瓜期约1个月左右。早期毁棚为62.51亩,占总面积129.24亩的48.37%,每亩平均损失产值1472元,总计损失达9.2万余元。1986年春经应用安阳林药厂研制的百菌清烟柱,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投资与收益之比为1:163.6,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俗称“马跑干”,为真菌性病害,由假霜霉菌侵染所致。因其发病快,蔓延快,可使叶片早期枯死,影响植株生长,所以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谈起病原菌的抗药性,人们可能了解不多,而对黄瓜霜霉病的抗药性更是知之甚少。其实,早在1980年,世界上就有黄瓜霜霉病对甲霜胺产生抗药性的报道。1990年调查,黄瓜霜霉病甲霜灵高抗菌株在北京、保定等地已很普遍。而欧洲许多国家的霜霉病对甲霜灵的抗性均达高抗水平。据笔者去年在咸阳市陈阳寨调查,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也很高。许多菜农反映,以前使用的药剂,如代森锌、瑞毒霉等对霜霉病防效已经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蔬菜价格不断上涨,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天津河北部分地区暴发多种黄瓜病害,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制约菜农收入。2016年1月6~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对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乐亭县、迁安市以及天津市宝坻区4个地区进行了病害调查。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地区黄瓜叶部病害发生严重,主要有炭疽病、棒孢叶斑病、灰霉病、红粉病、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等6种病害,田间多种病害混合发生,且多种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春天以来,<中国蔬菜>的读者通过寄样和电话咨询反映,今年的黄瓜霜霉病发生严重,很难防治.今年春夏季我们在对北京周边、山东、河北等地进行病害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该病为害严重,在发病严重的大棚中,病叶率达85%以上,果实发育迟缓,产量降低,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仅河北青县春大棚调查,黄瓜霜霉病发生面积超过1 330 hm2,损失超过2 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黄瓜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了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设施黄瓜减药的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2017年春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74%、86.70%;2017年秋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4.18%、85.57%、80.91%,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处理,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5.20%。说明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适合在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丹 《长江蔬菜》2013,(21):53-54
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常发生的2种病害,常造成较大损失,为帮助菜农朋友有效防治这2种病害,详细介绍了其病原、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居众多设施蔬菜生产面积的首位,病虫害防治是黄瓜无公害生产中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做到病虫害防治既有针对性,又有预见性?本文通过下面两个案例(日光温室春茬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案和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阐述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案。1日光温室春茬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案黄瓜霜霉病又叫"跑马干"、"火龙"、"黑毛"等,是危害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如何正确识别诊断,取样调查发病情况,做好"提前预防,对症治疗",是生产绿色、无公害黄瓜的关键环节。1.1黄瓜霜霉病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经常发生的两种病害,这两种病害一旦发生,发生迅速而且这两病害发生症状相似,不好识别,给防治上带来了困难,加剧了生产难度。本文针对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应用。1病害症状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生发展迅猛。黄瓜霜霉病主要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黄色周围有水渍状晕  相似文献   

12.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霉病是世界上危害瓜类作物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是黄瓜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常发性痛害.现系统介绍黄瓜霜霉病病原茵、症状、发生侵染规律、抗病性研究、防治措施等,以便为此病的继续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一直是影响黄瓜高产稳产的三大病害之一。该病害在全国黄瓜产区均严重发生,每年因黄瓜霜霉病危害造成黄瓜减产在10%以上,陕西省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因黄瓜霜霉病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40%。为了筛选新型高效杀菌剂,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我们于1999年度重点进行了抑快净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褐斑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三大病害,近几年在河南的郑州、周口、开封,以及山东等地区发生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试验调查,现将3种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在驻马店市黄瓜生产中是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温棚蔬菜生产,更是为霜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严重时黄瓜产量损失高达60%左右。2015年进行60%氟吗啉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田间使用60%氟吗啉WDG 40 g/667 m2,可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最佳使用适期为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生态防治研究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炭疽病、角斑病等。由于湿度大,近年来这些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为此,1992年~1995年,...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韩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4 800多亩,其中20%的温室种植冬春茬黄瓜,黄瓜病害中以霜霉病的发生最为严重。目前,该病已成为制约韩城温室黄瓜冬春季生产的首要因素。近年来,韩城市设施蔬菜中心技术人员组成课题组专门研究黄瓜霜霉病的有效防治技术,通过实验,总结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主要措施。1症状黄瓜霜霉病发病迅速、流行快、危害严重,俗称"跑马干"。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危害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京郊保护地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为害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保护地是固定型的,一般不能轮作倒茬。另外,保护地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病害越冬和繁殖。根据我们调查,京郊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等。现将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在其生育期间病害的发生是制约黄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栽培黄瓜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从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黄瓜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兴怀  吴雅琴 《蔬菜》1994,(1):22-22
黄瓜周年生产中,春大棚栽培无论产量、产值、经济效益都是首当其冲的。但目前春大棚黄瓜生产状况极不稳定,技术的不平衡及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制约着黄瓜的稳定增产,突出的问题是病害,而最严重、最普遍,对黄瓜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的传统防治方法,往往只注重病害本身而忽视致病的环境及栽培因素。导致栽培与防病相脱离,形成了预防或治疗过多地依赖杀菌剂的被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