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芦笋新品种‘冠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军’芦笋是从‘阿波罗’优选雌株系与‘荷兰全雄’的优选株系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代杂种。生育期260 d,植株生长旺盛,平均茎高220 cm。白笋种植色泽洁白,绿笋种植整体色泽浓绿。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包头紧密,不散头,无空心,无畸形。一级笋率92.6%,平均产量22 500 kg · hm-2。抗茎枯病,适宜白笋、绿笋栽培。  相似文献   

2.
 芦笋‘WF28’是利用芦笋雄性系两性株选育出的全雄一代杂种, 生育期为245 d, 平均茎高220 cm左右。白笋色泽洁白, 笋条直, 粗细均匀, 质地细嫩, 包头紧密, 无空心, 单支笋质量51 g左右,一级笋率92.2%。平均产量为15 000 kg·hm-2。白笋铁含量为0.043 mg·g-1。适宜白笋、绿笋栽培。  相似文献   

3.
芦笋全雄新品种''WF-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WF28’是利用芦笋雄性系两性株选育出的全雄一代杂种, 生育期为245 d, 平均茎高220 cm左右。白笋色泽洁白, 笋条直, 粗细均匀, 质地细嫩, 包头紧密, 无空心, 单支笋质量51 g左右,一级笋率92.2%。平均产量为15 000 kg·hm-2。白笋铁含量为0.043 mg·g-1。适宜白笋、绿笋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出优质且适应性强的芦笋新品种,以"阿波罗"优选单株ap-82为母本,以"吉内姆"优选单株JH1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芦笋新品种"绿丰"。其植株生长旺盛,株高250cm;包头紧密,无空心、无畸形,一级笋率93%;平均单支质量37 g,平均667m~2产量640.25 kg;适宜我国南北方作白、绿芦笋栽培。  相似文献   

5.
西辽河平原引种芦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主产区频繁的涝灾和严重的病害是造成我国芦笋生长能力波动大、笋农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芦笋的北移种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005年由美国加州芦笋种子公司引进3个芦笋品种在西辽河平原试种.结果表明:单株采笋支数和采笋重量均以阿特拉斯最高,格兰德最低,阿波罗居中;定植当年的茎数、第1分枝高度均与翌年单株采笋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定植当年的株重与采笋支数、采笋重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三级笋、等外笋的比例高是影响芦笋高效栽培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绵阳地区的莴笋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Lactuca satlva L.var.angustana Irish.)属菊科(Compositae)莴苣属(Lactuca)一、二年生蔬菜。根据莴笋叶片形状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种类型,依茎皮色泽又有白笋(外皮绿白色)、青笋(外皮浅绿)和紫皮(紫绿色)之分。莴笋可四季种植,如果品种搭配合理且栽培措施得当,能做到周年供应.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盐笋1号的母本96-4-6和父本96-2-4均是从美国引进的耐盐芦笋资源经过驯化栽培筛选出来的优良株系。盐笋1号植株高大,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嫩茎笋头圆,包头紧密,笋条直,粗细均匀,商品性好。耐盐性强,在土壤含盐量为0.2%~0.8%的地块上三年生绿芦笋平均产量超过400kg·(667m2)-1,四年生绿芦笋平均产量超过500kg·(667m2)-1。较耐茎枯病和褐斑病,适宜作绿芦笋栽培。  相似文献   

8.
陈亿顺 《浙江柑橘》2005,22(2):23-25
1990年代初期,永安市从赣州地区引进纽荷尔脐橙苗时混入部分奈维林娜品种苗,在与纽荷尔脐橙同等条件下栽培,平均单果重330.1g,年单株产量平均49.1kg.果实长卵形,色泽橙红,汁胞细嫩,汁液丰富,果皮厚0.57cm,可食率67.8%,可溶性固形物10.7%,表现丰产稳产、品质优良,被永安市列入扩大脐橙种植的优选品种.为了掌握该品种在当地种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了奈维林娜脐橙的结果习性,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引进适合干旱绿洲区气候环境的茎用莴苣品种,寻求适合该地莴苣种植的最佳密度和栽培模式,于2015年在干旱绿洲区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莴苣的品种适应性、适宜密度及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W4("14-Q64")的综合表现优于其它品种,种植后75d适收,肉质茎长棒形,茎皮最薄,茎肉最厚,商品率最高,单株质量较对照增加了4.56%。同一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减小;同一种植密度,起垄栽培的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大于平畦栽培。综合分析表明,"14-Q64"适合在河西干旱绿洲区推广种植,且当地莴苣种植以起垄栽培、播种密度以株行距35cm×30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我区天宝镇月岭村蕉农于 1 991年间从漳州市农科所调进香蕉试管苗种植 ,发现其中有 3株香蕉结的果实呈红紫色 ,据蕉农反映 ,多年来“红紫香蕉”长势良好 ,单株产量 1 5~ 2 3kg。经测定 ,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高 (见表 1 ) ,味浓甜 ,外观较美观。可作为保健水果和品种的多样化来适度推广 ,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香蕉不同品味的需求。现将“红紫香蕉”的主要种性和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供参考。1 形态特征 植株高大 ,平均株高 3 78m ,茎粗 0 79m ,分别超过“天宝高蕉” 0 86m和 0 1m。假茎色泽、叶柄、叶片主脉以及果…  相似文献   

11.
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竹3号”是以茎肉翠绿、抗病性强的紫叶莴笋“红竹”为母本、以晚熟耐抽薹的绿叶莴笋QH13-9为父本杂交后,利用系统选育法,经过连续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甘肃冷凉区春季露地栽培从播种至初采收期约75d;叶椭圆形、紫红色、多皱,株高53.4cm,肉质茎长棒型、茎粗约4cm、茎皮紫斑明显、茎肉翠绿色,笋味浓郁、富含铁、钾、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平均单株质量约0.75kg,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叶量少,可适当密植。适宜甘肃冷凉区及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徐茜  曾新宇  李保证  肖波  杨梅 《蔬菜》2023,(9):63-65
摘要:为筛选适宜直播栽培的茎瘤芥(榨菜)品种,为茎瘤芥直播栽培提供参考,选用生产上主推的4个茎瘤芥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直播条件下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条件下,与对照品种“永安小叶”相比,“渝直80”“涪优928”“渝早圆100天”的株高、净菜率、空心率及白空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开展度、单株瘤茎质量、单株叶片质量、菜形指数、瘤茎产量、黄空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渝早圆100天”是适宜直播的茎瘤芥品种,其株高、开展度分别为43.6、61.9 cm,单株瘤茎质量为499 g,叶片少,单株叶片质量仅346.3 g,菜形指数好,为1.22,净菜率高,为94.66%,空心率低,为8.33%,黄空发生少,瘤茎667 m2产量达到2 631.94 kg。  相似文献   

13.
桂芋2号是在桂芋1号体细胞突变产生的组培变异株中筛选出的优变异单株,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扩繁、多年大田栽培观察、反复优选、组培提纯复壮培育而成.在水田和旱地(有灌溉设施)种植表现优良,水田产量2 500~3 800 kg/667 m2、旱地产量2 200~3 000 kg/667 m2,其中母芋占产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芦笋学名石刁柏,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植物。因其嫩芽形似芦苇的嫩芽和竹笋,故称之为芦笋。芦笋嫩芽营养丰富,作为一种保健蔬菜品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健康人士的选择。1品种选择白笋:格兰特、欢迎、阿特拉斯、冠军、改良帝王、达玛斯和巴格林。绿笋:硕丰、格兰特、鲁芦笋一号、阿波罗、泽西奈特等,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一代绿笋或紫笋品种,如":阿波罗""、杰立姆"等。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以茎用莴苣"太原笋"为试材,研究不同密度和播期栽种对莴苣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莴苣的株高、茎粗、茎长、单株重逐渐降低;以5 445株/667m2密度下产量最高.随播期推迟,莴苣生育期缩短,抽薹率增加,产量降低.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莴苣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适宜播种密度为5 445株/667m2.  相似文献   

16.
 芦笋‘井冈111’是以‘Atlas’中的优良雌株‘AT3’为母本,以全雄品种‘Backlim’中 两性株自交S1 群体中的优良超雄株‘B25(04)-15’为父本育成的全雄一代杂种。生育期约280 d,平均茎高 214 cm。笋粗细均匀,包头紧密,质地细嫩,口感好。鲜笋含水量93%,维生素C 0.21 mg · g-1,总糖(以 葡萄糖计)2.83%,蛋白质2.12%,粗纤维0.60%,灰分0.57%。抗锈病和褐斑病,较耐茎枯病和根腐病, 平均产量18 000 kg · hm-2,适宜作绿笋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华笋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收集材料中的一个变异株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绿皮绿肉,生长势强,耐寒力特强,抗病,产量高,品质优,近3年在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东西湖区柏泉农场、黄石大冶等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深受广大农户喜欢,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特征特性中早熟。大圆叶,叶色绿,心叶边缘略带紫红,叶全缘,叶面微皱。株高50~55 cm,直立紧凑。长势旺,抗性强,耐肥水。肉质茎膨大速度快,粗大,直径达6~7 cm,肉质茎长24~28 cm,笋茎长直棒形,较  相似文献   

18.
香蕉新品种‘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假茎平均高度2.59 m,幼树假茎外表面暗红色,抽蕾后转绿。雄花苞片外表面常为深红色,花苞卷曲,常不脱落;从种植到收获11 ~ 13个月,单株产量25 kg,品质好。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可在所有香蕉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吉林蔬菜》2009,(2):5-5
莴笋因食用部分不同可分为茎用莴笋和叶用莴笋。茎用莴笋茎基肥大,肉质能食,形如笋,一般称作莴笋。而叶用莴笋茎部粗硬不可食用,被叫做生菜。莴笋口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又称“碧玉凤尾”。制作菜肴时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美脆,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机食品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Hard-Mazz.)别名茭瓜、茭笋、篙芭,产品器官为营养茎受黑粉菌侵染后膨大而成,营养丰富,风味鲜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较多,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零星种植,但近年来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开展有机食品茭白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产品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