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 :《柑桔品种优化结构及低产劣质果园改造》项目系自治区科技厅于 2 0 0 0年 8月下达 ,由广西柑桔研究所、全州、阳朔、鹿寨、融安、富川、钟山、荔浦、大新县科技局和广西大学共同承提。项目实施针对我区柑桔生产出现的品种杂、品质差、产量低及商品价值不高等突出问题 ,拟通过高位嫁接换种、低产果园改造和果园标准化建设等措施 ,提高产量和品质 ,从而提高商品果在市场的竞争力 ,提高广西水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为农民增收提供示范样板。为使广大生产者掌握低产桔园改造技术 ,我们按农事季节在《广西园艺》开辟了“低产园改造技术”栏目供各地在实施该项技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区,现种植柑桔树二亿株左右。占地约200万亩。其中低产树和适龄不投产树约占40%,因而形成单产低,亩产仅220公斤,极大地阻碍了柑桔的振兴和发展。为此,我们在乐山市及各区、县科委和农业局的配合下,以该地区各县柑桔生产园为试材,从1984—1986年进行了柑桔低产园的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三  相似文献   

3.
胡卫滨 《中国果树》2000,(1):39-39,41
浙江省武义县是浙江省猕猴桃主要生产县 ,主栽品种布鲁诺属美味猕猴桃 ,栽培面积 6 0 0 hm2。目前 ,部分成龄猕猴桃园产量低 ,直接制约着全县猕猴桃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了提高猕猴桃单位面积产量 ,我们于 1996— 1998年开展了成龄低产猕猴桃园改造技术试验、示范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低产园基本情况  武义县成龄低产猕猴桃园面积约 150 hm2 ,树龄 8~ 12年生 ,行株距 4 m× 3m,大多分布在瘠薄的低丘坡地 ,栽培管理粗放 ,病虫害发生严重 ,猕猴桃树势衰弱 ,徒长枝多 ,结果枝少 ,丰产能力差 ,产量低 ,平均每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4.
包日在 《浙江柑橘》2002,19(2):46-47
泰顺是浙江省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现有栽培面积近 400hm2,主栽品种为布鲁诺。自198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种后,因当时市场销路未打开,栽培管理粗效,产量低,直接制约了全县猕猴桃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提高猕猴桃单产和经济效益,笔者于 1997~2000年进行了成龄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龙游县地处浙西金衢盆地中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柑桔生产。解放初期全县柑桔面积0.10万亩,1986年已发展到3.3万亩,其中82.2%的桔园建在红壤丘陵。可是,不少桔园产量一直很低,甚至无果。据1984年果树资源普查,全县10年生以上柑桔中,不结果树占19.2%,5~9年生柑桔中,不结果树占42%。1984年全县柑桔结果园平均亩产167公斤,折合株产仅3.5公斤。全县5年生以上,亩产250公斤以下的低产桔园有108个,约2692亩,共179041株,占全县5年生以上柑桔的61.6%。其中20个低产园一果不挂。低产桔园中,以温州蜜柑比重大,占75%。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三年进行了红壤丘陵柑桔低产园改造试验和示范推广,获得了一定成效,现综合简  相似文献   

6.
灌阳县柑桔栽培面积3.2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但单产水平低,亩产在450公斤左右徘徊。为了提高柑桔产量和质量,县特产局1988—1989年在23个场2188.8亩面积上进行低产园技术改造,增产显著,经测产验收,1988年平均亩产791.1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1164.5公斤,比改低前两年平均亩产353.9公斤,分别增加437.2公斤和810.6公斤,比1988年广西最高亩产731.8公斤,分别增加59.3公斤和432.7公斤,创广西先进水平。他们改造柑桔低产园的经验有五条。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福建省的柑桔主产区,1966年开始发展柑桔生产,现已种植3.2万亩。为了充分发挥我区的柑桔生产优势,提高我区柑桔产量和品质,柑桔钾素营养供应不足问题急待解决。因此,我站1991年从河北省科学院技术开发中心引进了生物钾肥,该菌剂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肥料,能活化土壤中的磷、钾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在柑桔上进行了150亩的示范,并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和简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县柑桔生产中,低产园比例较大,影响柑桔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探索柑桔集约化栽培下早结果、早高产的可行性,并掌握柑桔集约化栽培的技术体系,以便当前农村承包到户土地面积少的情况下也能切实可行。我们于1988年春在县果牧试验场内建立了一块面积1亩,高密度栽植的集约化栽培试验地,经过促控整形修剪,促花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低产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日在 《西南园艺》2002,30(4):29-30
泰顺是浙江省猕猴桃主产区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近 40 0hm2 ,主栽品种为布鲁诺。目前因栽培管理粗效 ,产量低。为了提高猕猴桃单产和经济效益 ,我们于 1 997年~ 2 0 0 0年进行了成龄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示范 ,取得了较好效果。1 示范园基本情况和增产效果选择碑排乡恩坑村和桥头洋村的 1 0年生布鲁诺猕猴桃园 ,进行低产改造和增产技术试验示范 ,面积共 0 8hm2 。海拔 62 0m ,年均气温1 5 6℃ ,年降雨量近 2 0 0 0mm ,土壤为山坡地砂性黄泥土 ,管理粗效 ,树势衰弱 ,产量低 ,1 996年每 667m2 平均产量 (以下简称单产 )仅 86 4kg。经…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湖南双牌、资兴、株洲等地 10 3块柑桔低产园的调查结果表明 ,这类桔园不仅产量低 ,而且品质差 ,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更不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 ,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柑桔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 ,我们自 1997年立项 ,1998年正式开始对此类柑桔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以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绿化处柑桔园和其附近的葛家塘村柑桔园的植株、果实和土壤为研究材料。试验桔园总面积为 4 .8hm2 。试验园位于株洲市郊区梨子坡 ,海拔 30 0~ 35 0m ,属低…  相似文献   

11.
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的主要果树,种植面积达373.33hm2,年产量525t,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笔者通过几年的深入调查和低产园改造试验、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现就锥栗低产成因分析与低产园改造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县自1959年试种本地早获得成功后,经过七十年代的多点扩种、推广及发展,现有柑桔面积75226亩(其中温州蜜柑占85%以上),但有一半以上处于250~500公斤以下的低水平。因此,改造温州蜜柑低产园是提高我县柑桔产量的有效途径。现将1986~1989年以温州蜜柑为主的低产园改造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块园作为试点,即  相似文献   

13.
我区是福建省的重要柑桔产区之一,1966年开始发展柑桔,现柑桔面积已有3.2万亩,雪柑是重要品种之一。为了提高我区柑桔产量和果实质量,尽快解决柑桔钾素营养供应不足问题,我们于1991年引进河北省科学院研制的生物钾肥,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并在150亩柑桔上进行了示范。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柑桔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水果,6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但是。不少地方粗种粗管,立地条件差,出现大面积适龄不结果或结果很少的“小老树”低产园。为了挖掘柑桔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83—1986年。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和湖南省经济作物局、祁阳县农业局等单位,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见本刊1985年第4期第14页——编者),联合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温州蜜柑“小老树”技术示范试验,获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8—2008年在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进行余甘低产园改造试验,采用加强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低产园在改造后产量逐年上升,10年每年平均产量是改造前的2.95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核桃栽培发展较快,核桃结果树已达10000多株,但产量不稳定,低产园面积大,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对核桃低产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受国家科技部委托 ,2 0 0 0年 1月 2 6日 ,重庆市科委组成验收小组对“优化水果结构提高品质示范研究”项目在长寿县进行了现场验收。该项目为 1996年底由国家科技部正式下达的三峡移民开发的重点项目 ,承担单位有重庆市果树研究所、万州区科委、长寿县科委、涪陵区科委、丰都县农业局和石柱县科委。项目针对当前柑桔生产上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 ,优质果品商品量太少以及品质下降的突出问题开展示范研究 ,取得重大进展。在总结改进现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整套三峡库区柑桔劣质低产果园改造和柑桔优新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 ,在 9个县 (…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南岸。是我国宽皮柑桔生产适宜区,柑桔是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10年,宜都市在柑桔标准果园创建中实施了以“改造更新”为主的八大工程,落实了“以责任落实到园”为主的7个“到园”,推动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柑桔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品牌逐步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典型带动作用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20.
前言四川甜橙栽培面积较广,各地区均有一些甜橙低产园,在发展柑桔生产上,除扩大新建果园外,如何提高现有甜橙低产园的产量,这是甜橙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在学习总结贫下中农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调查研究甜橙低产原因,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专题研究。我省甜橙园多分布浅山丘陵地区,成土母岩多为紫色页岩,土壤瘠薄,保水保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