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眼科急诊     
一、造养鳅池 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池的1/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养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泥鳅苗。  相似文献   

2.
崔洪文 《新农村》2012,(12):26-27
1.鳅池建造 养鳅池以面积1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宜陡,并应捶紧夯实。进出水口应安装铁丝网,网目以鳅苗不能外逃为宜。池底应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泥各占50%的混合物,并筑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  相似文献   

3.
(一)基础设施建设1.生活用房及育雏室建造砖木结构,高3.5米,地和墙用水泥光面,便于清洁消毒,房顶铺保温砂和室内做天花板用以保温隔热。面积根据果园规模及用工确定;育雏室面积以笼养育雏40~50只/平方米,平养25~35只/平方米为标准进行规划计算,条件许可时可配饲料车间;成鸡或产蛋鸡栖息场所可建竹木大栅,选择坐北朝南、避风靠崖处建造,顶棚用玻璃钢瓦或油毛毡配稻草都可以,可根据各地资源优势灵活掌握。棚舍中间高,两边低,宽4~6米,中间高2.5~3米,两边高1.2~1.5米,四周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4.
谢刚 《北京农业》2005,(9):29-29
1.简单设施建设 1.1生活用房及育雏室建造砖木结构,高3.5米,地和墙用水泥光面,便于清洁消毒,房顶铺保温沙和室内做天花板用以保温隔热.面积根据果园规模及用工确定,育雏室面积以笼养育雏40~50只/米2,平养25~35只/米2为标准进行规划计算,成鸡或产蛋鸡栖息场所可建竹木大棚,选择坐北朝南、避风靠崖处建造,顶棚用玻璃钢瓦或油毛毡配稻草都可以,棚舍中间高,两边低,宽4~6米,中间高2.5~3米,两边高1.2~1.5米,四周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5.
1.简单设施建设 1.1生活用房及育雏室建造砖木结构,高3.5米,地和墙用水泥光面,便于清洁消毒,房顶铺保温沙和室内做天花板用以保温隔热.面积根据果园规模及用工确定,育雏室面积以笼养育雏40~50只/米2,平养25~35只/米2为标准进行规划计算,成鸡或产蛋鸡栖息场所可建竹木大棚,选择坐北朝南、避风靠崖处建造,顶棚用玻璃钢瓦或油毛毡配稻草都可以,棚舍中间高,两边低,宽4~6米,中间高2.5~3米,两边高1.2~1.5米,四周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6.
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食品,且含有类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味鲜美,肉细嫩,且药用价值很高,养殖前景看好。1·鳅池建造养鳅池以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5,(11):52-52
1建造防寒保温的兔舍 在冬季,维持适宜獭兔生长的最佳温度15~25℃。建造兔舍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地热高燥、环境安静、水电方便、无污染处。设计、建筑时要考虑阳光充足、通风、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使阳光入射角不低于25~30℃,采光面积能达到地面面积的15%。以一砖至一砖半砌墙,最好选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做砌墙材料。这样可使墙的热阻系数提高。加上墙内抹灰浆,使35%~40%的散热量不易通过墙壁散发出去。房顶要盖厚封严,  相似文献   

8.
<正>龟大多喜欢潜居水底钻入泥沙中,或上岸晒甲、活动,使得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龟池与鱼、螺、鳅混养,既提高了水体利用率,又节约了饲养饵料,同时,龟、鱼、螺、鳅混养能培肥和净化水体,减少龟、鱼疾病。1.水池建设养殖池的建设,应严格按养龟池的要求进行,养龟为主,鱼、螺、鳅辅之。因此,除稚龟池因水体较小,又需经常换水,不宜混养外,其他龟池,只要水位在1米以上的均可混养鱼、螺、鳅类。另外,在池四周,要建防逃墙、饵料台、休息场及产卵场。2.清塘消毒在龟、鱼、螺、鳅入池前,对池水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减少日后龟、鱼等的发病。方法是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20千克直接撒入池中消毒,约经7天毒性消失后再行放养。3.品种选择一般的温水性非肉食性鱼类均可与龟混养。如鲢、鳙  相似文献   

9.
我地农户用沟塘植慈姑养鳅,667平方米产商品鳅250千克、慈姑200千克,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鳅池改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沟塘作为养鳅池。面积:300~2500平方米,池深1.5米,坡比1:4,池心再挖一个集鱼窝,深0.5米,面积占养鳅  相似文献   

10.
1建池家庭建造养鳝池,一般每池为2~3m2,池壁高0.7m,一般用水泥砖砌而成,池形不一。在池的相对位置高3~4cm的地方留进水孔和排水孔(需要量自定)。进出水口安装拦鱼栅或金属网罩。池水一般保持在10~15cm左右。建池注意事项:如建方形池最好切角建造;池深一般为80~100cm,其中土  相似文献   

11.
<正>一、造养鳅池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  相似文献   

12.
<正>1.清塘消毒。在龟、鱼、螺、鳅入池前,饲养池要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0千克撒入池中,约1周后再行放养。2.池塘建设。养殖池应严格按照养龟池要求设计建设,养龟为主,鱼、螺、鳅为辅。稚龟池不宜养鱼,但可养螺、鳅。  相似文献   

13.
1 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约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m2;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m2;成鱼池每口100~150m2.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逸.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肉质美.  相似文献   

14.
邹聪 《农家顾问》2014,(10):50-51
<正>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台湾龙鳅亲鱼,优良的亲本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决定性的物质基础。因此,亲本的培育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1.亲本培育池条件池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开阔向阳,交通便利;靠近产卵池、孵化设备和鱼苗池。以667~20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为好,便于饲养和捕捞。  相似文献   

15.
<正>1架床设置架床用木料、秸秆、塑料薄膜,铁丝和红砖等搭设。温室前后低中间高,前后部分搭设2层架床,中间部分搭设3层。用单砖砌成10厘米高的墙,墙间距为1.2~1.6米,然后用木杆搭成1~3米宽、  相似文献   

16.
一、泥鳅苗种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成鳅饲养.  相似文献   

17.
丰硕 《新农村》2000,(12):14-14
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由于泥鳅钻泥松土、吃除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稻田养泥鳅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促进水稻增产,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 1.鳅种培育鳅苗在育苗池强化培育30天后,体长达3~5厘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沼液、沼渣作为培育泥鳅的天然饵料,节本增效较为突出。其技术如下。一、选址建池。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靠近沼气池出料口的场地建池。鳅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1.2米,池壁用石灰砂浆砖砌,以水泥浆抹面。设立进、出水口,安装铁丝网防逃。池上建立蔽荫棚,架设诱虫灯(诱虫喂鳅)。  相似文献   

19.
1、把好三关 (1)环境关.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空气清新,无污染的草地建好保暖房,保暖越冬房要用砖石建造,要建双层墙便于保温,北面设进气孔,南面或房顶设排气孔,以调节室温.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改临 《新农业》2012,(9):55-56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是利用制冷或加热设备对栽培环境进行人为控制,使杏鲍菇在最佳环境条件下发育而获得高效益。一、工厂化栽培设施1.温控菇房构造及制冷设备配置温控菇房可用10厘米厚的彩钢保温库板建造,也可用砖砌墙,墙内四周及房顶贴2.5厘米厚泡沫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