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被列入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以来,北碚区林业局针对林权流转中林农信息不对称,转让价格偏低,利益受损,林权抵押贷款评估价值成本高和认可难的问题,立足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围绕集体林权流转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目标,规范林权流转方案、合同、程序,做到林农、业主"两不亏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发展,探索出林地流转多因子基准定价模型,定期发布林地指导价格,为社会各界提供林权价值参考公益服务。  相似文献   

2.
林权抵押贷款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诞生的新事物,它对解决农民林业生产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巴彦淖尔市于2012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共完成集体林地确权面积3324万亩,发放林权证9.61万本,有17.56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涉及农民71.56万人.为了充分发挥林权证的作用,实现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的目的,巴彦淖尔市全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2013年上半年,全市受理申请林权抵押贷款备案登记项目7宗,抵押林权面积1.64万亩、评估价值1.33亿元;已完成林权贷款项目6宗,共贷款3890万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实现林权抵押贷款9900万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集体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集体林资源大省,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林木林地的拥有者,但我省林农投资林业的资金来源缺乏,社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不高。农行四川分行率先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全省林权抵押贷款还存在着抵押贷款利率高,期限短、森林灾害频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还未健全、抵押林权价值变现难等问题。本文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惠林政策,制定《政策性森林保险管理办法》,完善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林权抵押贷款是以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林权证》所载明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开办这项贷款业务,既可有效解决林农抵押难、融资难问题,推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又能为金融机构自身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该文根据现阶段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衢州市委副书记居亚平在9月15日召开的全市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加大林权抵押贷款推进力度,盘活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衢州市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6.
孙阁  都彦鹏 《国土绿化》2008,(11):60-60
目前,河北省唐县山区林农已贷款1000多万元投入林业生产,成为林权抵押贷款的第一批受益者。  相似文献   

7.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手段随着集体林权改革应运而生,是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产物,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强林业发展内生性动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业兴旺的有效途径。全文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内涵、积极作用,并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林权抵押贷款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是解决林农贷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增加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推动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盘活森林资源,使农民手中的森林资源资产变为活的资金,激发农户和社会各方面投入林业的积极性,促进林业投资多元化。但由于林业的特殊性,林权抵押贷款与普通的贷款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不断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充分发挥林权抵押贷款这一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林农和金融系统的双赢,促进会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为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也作深化改革),当阳市自2003年开始确权发证,在2005年时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将集体所有的林地分配到林农个人,让林农获得林地的经营自主权。自2007年进行了配套改革,目前,林农从集体林改中获得了改革的红利:林地流转费用成倍提高,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增加林地收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等。同时也出现出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劼 《云南林业》2012,(5):14-14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今年一季度报表显示:截至3月31日,云南省林业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分别为102.65亿元和83.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08亿元和9.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1%和54.75%,林权抵押贷款增长超过五成。2010年,云南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云南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制度,依旧是今年云南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将林农手中的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为云南林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林业部门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林业的信贷产品,拓展林业融资渠道,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  相似文献   

11.
加强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破解林业发展资金“瓶颈”,解决林农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但是由于林权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改革创新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设,积极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的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机制,有效解决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的抵押物受限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难的问题,让林农手中越来越多的"绿色资源"成为"绿色银行",促进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目前,明晰产权的基础改革已基本完成。同时,开展了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引导合作规模经营;完善林业融资保险制度,为林农提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服务等多种配套改革。但仍然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够,林权抵押贷款费率高、抵押率低等问题。该文就此提出建议对策:增大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大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力度,尽快制定林权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旨在不断深化改革,让林农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九江市以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为抓手,将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目前,九江市武宁、瑞昌、修水等3个县(市)积极稳妥推进林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林地适度规模经营。3个试点县(市)24个乡(镇)192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林地流转服务机构,已为180户林农提供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的调研监测,考察了主体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及配套改革的实施绩效。截止2014年6月,87.28%林地确权到户,均山到户率67.4%;有83%受访林农认为林改"分山到户"的方式最好,同时有约60%受访林农认为"林地应该搞规模经营,单个农户不利于林地经营"。林地流转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6.5%,农户的流转意愿偏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化低,入社户数占样本村总户数17.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真空"地带。建议:制定"十三五"阶段深化集体林改战略规划;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联网的集体林权登记制度、现代林业经营制度、健康有序的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灵活便捷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提升利林惠林政策实施效能。  相似文献   

16.
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有效缓解了林农贷款难的问题,加快了林业发展进程。为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文中选取2005—2021年CNKI数据库中456篇论文,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自2008年后逐渐受到相关专家学者关注,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为2009—2015年,以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主,形成多样且分散的研究态势;2016年至今则多以林农贷款意愿及行为研究为主。从研究趋势来看,2016年以前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通常从抵押物的视角出发,围绕着抵押物的局限性进行研究;2016年以后有所转变,开始出现以林农为视角的定量研究,主要通过计量模型分析林农进行林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积极性。总体来看,林权抵押贷款手续费高、贷款时间短等问题依旧存在,且各学者和机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各学者、各机构间应加强交流,在林权抵押贷款的普惠金融性质上应有深入的研究,在完善林地产权服务上应给出更多针对性建议,最终让林权抵押贷款得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作为北方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省份,于2005年3月拉开了改革的序幕。目前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以建立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林权流转制度,完善采伐管理制度和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也取得进展。辽宁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人工造林、森林保护、产业发展、林农增收、林业投资等方面取得成效。文章针对辽宁省林改在林地流转、公益林界定、采伐限额、林下经营、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惠及林农、支持林业发展的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存在制约了林权抵押贷款的顺利进行。文章主要从标的物、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三个维度出发,对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省已确权集体林面积2.70亿亩,确权率98.9%,发放林权证580多万本,发证面积2.68亿亩,发证率98.2%,近840万户林农获得了林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西部地区最早完成明晰产权任务的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我省坚持将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改革重要内容,以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三农"贷款难题。2008年以来,林权抵押贷款保持了年均50%的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68.2亿元,比2008年的14.5亿元增加153.7亿元,增幅达10倍多。  相似文献   

20.
从2006年开始,江西省遂川县随着新式林权证全面发放到林农手中,根据林权权利人发展林业和盘活资产的需要,在林业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从3年多的运作情况来看,林权抵押贷款发展势头强劲、速度快。今年1—7月,仅农村合作银行发放贷款就达2864万元,正在办理之中的贷款380万元。由于林改前后林权抵押贷款的额度、用途变化较大,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把这项业务发展好,尽量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现将林改后的抵押贷款变化发展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