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2,(29):29-30
正小麦品种京审麦2012001中麦14审定编号京审麦2012001品种名称中麦14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18/济宁13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中等。区试平均株高76.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667米2穗数32.89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6.8克。经延庆县抗寒性鉴定,抗寒级别  相似文献   

2.
<正>品种名称:浚麦K8审定编号:豫审麦2012002选育单位: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开麦18/百农64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品种,平均生育期224.7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号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好,春季发育慢,抽穗晚。成株期旗叶较宽大,株型半紧凑,穗下节短,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较粗。长芒,结实性好;粒大,均匀,半角质,黑胚少,饱满度较好。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灌浆充  相似文献   

3.
徐立功 《河南农业》2011,(11):48-48
一、特征特性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25d,较周麦18早熟2d。幼苗半匍匐,苗势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多。春季起身快,长势强壮,拔节抽穗早;株高适中,  相似文献   

4.
正黑小麦新品种三餐黑麦一号2018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生育期237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成株半紧凑,分蘖力较强,熟相中等。株高78.5厘米,亩穗数41.3万穗,穗粒数35.7粒,  相似文献   

5.
豫麦 5 6号 (原郑优 6号 )是郑州市农科所以郑州 891×周麦 8836为母本 ,以冀麦 5 418为父本 ,采用有性杂交方法 ,经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1999年 9月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为豫麦 5 6号。 2 0 0 1年经河南省专家组鉴定 ,认定为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植物学性状豫麦 5 6号属弱春性 ,中大穗型 ,中晚熟优质高产品种。全生育期 2 2 3d。幼苗半直立、分蘖、成穗率中等 ,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 75~ 80cm ,株形紧凑 ,穗下节长 ,穗层整齐 ,旗叶宽大上冲 ,叶色深绿 ,后期灌浆快 ,千粒重较高 ,约 …  相似文献   

6.
浚麦8202是浚县丰黎种业以浚麦K8为母本、豫农8202为父本杂交后采用系谱育种法优选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并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性好、适播期长、抗性较好、籽粒偏粉、面白好吃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选育目标、选育过程、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以及品种特征特性和配套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菏麦28是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穗型中早熟超高产品种漯9908为母本,以高产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择,培育出的新型大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穗大、粒多,同时又具有一定群体数量,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的优点,202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在山东省高肥水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8.
浚麦K8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麦2012002.为做好品种的推广工作,公司科研人员在品种审定推广区域进行了试验,以期总结出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偃育898是由河南省天中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偃师市小麦育种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种与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贵农25-8/豫麦18.该品种属弱春性大穗型早熟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区域广的优点.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豫麦49-198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是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专家吕平安从豫麦49变异单株中定向系统优选而成。2005年9月16日通过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筋多抗紧凑型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35天,株高75~80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旗叶直立,穗下茎23.5cm  相似文献   

11.
浚麦K8是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以开麦18为母本、百农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大穗、大粒、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良的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高产配套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偃丰21是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豫麦18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09。偃丰21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在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一、育种目标的确定(一)小麦生育期的气候特点河南省属内陆北温带向南亚热带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新品种浚麦99-7是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1。一、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幼苗长势强壮,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强。穗层整齐,穗子较大,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成产三要素协调:一般亩成穗42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抗白粉病和叶枯病,感纹枯病和赤霉病,综合抗病性好。  相似文献   

14.
<正>泛育麦20号小麦审定编号为:20190001,系河南黄泛区实业集团与地神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泛麦5号/PH-2-2/泛麦8号优4,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介绍泛育麦20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2~232.5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0.9天。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菏麦21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矮秆、早熟品种矮抗58为母本,以丰产性状好、适应性广品种济麦1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培育出的一个多穗型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优点,2018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15号),适宜在全省高产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祥麦1188 是2014 年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用浚麦118 作母本、泛麦8 号作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选育方法与过程祥麦1188 的育种双亲既有高产基因,又有早熟基因, 还有多抗基因和强筋基因,基因类型丰富,互补性强。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逆境选择法,即在2 代适度加大种植密度,增加群体效应;3 代采用接种诱发病害鉴定品种对条锈病抗性;4 代采用不同肥力地块种植选择,鉴定品种肥力适应型;5 代采取赤霉病高发地异地鉴定品种对赤霉病抗性;6 代进行生态区域多点产量及抗性适应性比较试验,综合评价品种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新麦208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新麦208为弱春性,中早熟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穗纺锤形,长芒,自壳,白粒,子粒粉质.均匀饱满。平均每亩穗数44万穗.每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克以上。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强,抗倒伏,耐旱,抗干热风。  相似文献   

18.
正节水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59(品系号CA15009)审定编号:京审麦20210001中麦15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CA0817为父本、CA0849为母本杂交后,经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节水性能突出,经抗旱性鉴定,节水指数为1.02,适宜北京市中等以上肥力地块节水种植。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抗寒性较强,全生育期248 d,中熟,成熟期与对照农大212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多,成穗率较高,抗倒伏性较强,落黄好。株高77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全生育期只浇1次冻水情况下,平均亩穗数38.6万穗,穗粒数29.0粒,  相似文献   

19.
<正>浚麦k8是201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小麦高产新品种,具有很好的生产利用前景。为研究不同播量对浚麦k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浚麦k8最佳播量,于2010~2013年在河南浚县进行了不同播量的小区试验。一、材料选用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所育成的豫审小麦新品种浚麦K8,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籽粒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二、方法和结果(一)2010~2011年度试验方法和结果1.2010~2011年度试验方法2010~2011年度试验在该公司育种中心试验田进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8):19
小麦品种——扬麦23扬麦23是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已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全生育期20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生长旺盛;株高84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硬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2.4万穗,穗粒数39.4粒,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