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伊犁部分地区伊犁马感染马胃蝇三期幼虫的流行情况,本调查小组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经过9个月的调查,通过药物(伊维菌素)驱虫对新疆伊犁部分地区107匹伊犁马进行了马胃蝇蛆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伊犁马感染了4种马胃蝇幼虫,共计收集2 791个胃蝇属幼虫,其中鼻胃蝇三期幼虫为常见物种,占比83.18%(89/107)。整个物种多样性中,物种的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鼻胃蝇34.15%(953/2 791)、兽胃蝇(831/2 791)、红尾胃蝇21.39%(597/2 791)、肠胃蝇14.69%(410/2 791)。春季与秋季驱虫后收集的四种虫体显示,春季虫体(1 678)均高于秋季采集(1 113)。伊犁马胃蝇属的物种丰富,在自然放牧状态下感染马胃蝇蛆病的现象较普遍,且多呈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马胃蝇蛆病是由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导致宿主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严重时衰竭死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不同及是否广泛使用驱虫药,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规律。在中国主要流行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流行6种马胃蝇,以肠胃蝇、红尾胃蝇为优势虫种。文章主要对近些年国内外马胃蝇蛆病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总结流行规律,提出研究方向,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疆巴州地区焉耆马马胃蝇蛆病的流行情况,于2014年9—11月份先后4次对巴州和静县418匹焉耆马进行了马胃蝇蛆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马胃蝇总感染率为83.73%(350/418),在对3期幼虫进行鉴定后发现马胃蝇分属于4个种,分别是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红尾胃蝇(Gasterophilus haemorrhoidalis)、鼻胃蝇(Gasterophilus nasalis)和兽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其感染率分别为12.26%、19.84%、50.39%和17.51%。说明在自然放牧状态下焉耆马感染马胃蝇蛆病的现象较普遍,且多呈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马胃蝇蛆病是由狂蝇科胃蝇属的各种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和中毒性疾病。本病在甘肃省普遍存在。主要由于胃的消化、吸收、运动分泌功能的破坏以及幼虫的毒素作用,致使宿主高度贫血、消瘦、使役力降低。严重感染时可造成马匹衰竭死亡。马胃蝇的发育属完全变态,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周期为一年。成虫产卵时不采食,不叮咬。一般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马术行业和肉驴饲养业的快速发展,马胃蝇蛆病对马属动物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指导马胃蝇蛆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介绍了马胃蝇幼虫的形态学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作用和主要临床症状以及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胃蝇蛆病是由于胃蝇属的各种胃蝇幼虫寄生于马、驴、骡的胃肠道而引起的家畜胃的营养、运动和分泌机能障碍以及幼虫分泌毒素,致使宿主发生中毒的一种慢性疾病。马胃蝇蛆病在肃南牧区普遍存在。1975年10月间,明花区莲花公社深井子队的97匹马中一个星期死亡2匹,尸体剖检发现两匹死马的胃及十二脂肠部寄生有严重的马胃蝇幼虫。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州伊犁州昭苏县伊犁马感染胃蝇属幼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药物(伊维菌素)驱虫及死后剖检进行胃蝇属幼虫统计。结果:伊犁马感染了4种胃蝇属幼虫,共收集16755个三期幼虫,总感染率为100%,感染率分别为鼻胃蝇蛆53.17%、、兽胃蝇蛆22.71%、红尾胃蝇蛆11.98%、肠胃蝇蛆12.14%。混合感染现象严重,33.05%的马感染4种胃蝇属幼虫,27.97%的马感染3种胃蝇属幼虫,25.42%的马感染2种马胃蝇属幼虫,13.56%的马感染1种胃蝇属幼虫,混合感染严重。鼻胃蝇幼虫更倾向于寄生贲门处,其他三种则无规律的寄生于幽门处。结论:昭苏县胃蝇属的物种丰富,马胃蝇蛆病的流行可能是由于马匹品种、年龄、饲养环境、马匹易感性、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尸检方式探究马胃蝇寄生对马体所造成的伤害。结果发现,马胃蝇幼虫在马体内的寄生部位是随着虫龄的增加逐渐向消化道末端移动,直至幼虫发育成熟排出体外,没有明显的逆向移动现象;虫态期最长的3龄幼虫(L3)在寄生部位选择上存在着种间差异性,黑角胃蝇和鼻胃蝇在幽门口外的十二指肠前端,黑腹胃蝇和红尾胃蝇寄生于胃部;马科动物个体感染马胃蝇的数量与被检马匹的年龄(P=0.320)和性别(P=0.665)没有必然联系;马胃蝇蛆病在当地马科动物间普遍发生,胃部损伤面积达60%~80%,其中,野马感染马胃蝇数量最高,其次是野驴和家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胃蝇属昆虫危害的认识及再引入野马健康状况的掌握,对于野马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强化后续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马胃蝇蛆病是由狂蝇科、马胃蝇属的各种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和中毒性疾病。在我国常见的马胃蝇有四种,即肠胃蝇;红尾胃蝇;兽胃蝇,又称东方胃蝇等。其中,肠胃蝇在我国分布极广。为最常见的一种。破坏胃的消化、吸收、运动和分泌机能以及幼虫的毒素作用,致使马高度贫血、消瘦、严重感染可造成马死亡。2016年4月19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音松布尔嘎查牧户图门放牧的马发生了一种逐日消瘦、食欲不好的疾病。请求出诊  相似文献   

10.
马胃蝇蛆病是由胃蝇科,胃蝇属的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马胃蝇的幼虫(蛆)除寄生于马、驴、骡等单蹄兽外,偶尔也寄生于兔、犬、猪和人胃内。患畜由于幼虫寄生,使胃的消化、吸收机能破坏,加之幼虫分泌的毒素作用,使宿主高度贫血、消痩、中毒,使役能力降低,严重感染时可使马匹衰竭死亡。此病对马危害较大,常给养马业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马胃蝇蛆病又称瘦虫病,是由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幼虫寄生于马胃肠内引起的以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征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2.
正马胃蝇蛆病是由狂蝇科胃蝇属的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和中毒性疾病。2014年2月16日,德保县敬德镇念归村月朗屯黄某养的3匹马因患了马胃蝇蛆病,死亡1匹,其余2匹病马经及时治疗全部康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黄某养的3匹马,于2014年元月份开始咳嗽、流涎、渐进性消瘦。畜主找村兽医员进行诊治,认  相似文献   

13.
正马胃蝇蛆病,也叫马胃蝇蚴病,俗称瘦虫病,是由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幼虫寄生在马、驴、骡等马属动物消化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马属动物一旦感染,表现为贫血、消瘦、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1发病情况靖远县刘某饲养的1匹役用成年骡子,于2017年5月中旬开始咳嗽、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耕地时不上趟。电话请求出诊诊治,接诊后到圈舍现场,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马胃蝇蛆病。立即  相似文献   

14.
正羊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中的某些蝇类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的有羊鼻蝇蛆病和伤口蛆病。1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道及附近窦腔引起的一种慢性鼻炎或鼻窦炎。1.1流行特点羊鼻蝇生长发育需经幼虫、蛹和成虫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各种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性疾病。在我国常见的马胃蝇有4种,即肠胃蝇、红尾胃蝇、兽胃蝇、烦扰胃蝇。2003年4月,笔者诊治一例马胃蝇蛆引起十二指肠阻塞继发胃扩张致驴死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17.
马的蝇蛆病是马属动物被节肢动物的虫卵感染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在我国引起马蝇蛆病的主要是马胃蝇和马鼻狂蝇。近年来随着养马业兴起,马的蝇蛆病给养马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国内外报道的马的蝇蛆病的病原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感染马蝇蛆病的马属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马蝇蛆病的季节动态和地理因素、诊断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马蝇蛆病提供资料,为防控马蝇蛆病的感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我国新疆地区普氏野马蝇蛆病的防治中一新病原体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根据采集到的该种幼虫标本鉴定,该病原为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种类,其特征在目前国内文献中未见记载。该种第三龄幼虫具体特征:虫体绿色,长14~17 mm,长宽比为2;体呈纺锤形,前尖后钝;第3胸节至第6腹节各体节前缘有单列黄色棘刺,刺强大,呈纵向扁形。自第4腹节起,背面中央的刺开始不全,直至第7腹节背面刺全部缺失。  相似文献   

19.
<正>马胃蝇蛆病,又叫马胃蝇蚴病,是由胃蝇科、胃蝇属的多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引起的疾病,辽宁省的马属动物普遍存在本病。可引起马消瘦、贫血、使役能力下降,本病又被称为马"瘦虫"病。现将本人经历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2015年06月30日,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鼓泡社区农户王某致电,饲养的5匹马,不爱拉车干活、且有贫血、多汗、消瘦症状。立即到王某家,检察5匹病马:发现可视粘膜  相似文献   

20.
牛皮蝇蛆病是世界性流行的寄生虫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是草原放牧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病原牛皮蝇三期幼虫(蝇蛆)主要寄生于牦牛、黄牛,偶而寄生于羊、鹿、麝、野牛、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