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反应。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PBAR1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进展,为BAs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胆汁酸不仅有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近年来还被证实是一种信号分子,可通过激活相应受体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脂质代谢、葡萄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等。肠脑轴是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的双向信号系统,不仅能整合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胆汁酸和肠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也是肠脑轴的重要因素。不同浓度的胆汁酸对肠道的影响有差异,其对肠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上,同样,肠道对胆汁酸的作用大部分也体现在肠道微生物。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胆汁酸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影响。此外,在大脑中也发现了胆汁酸和胆汁酸受体,这说明胆汁酸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胆汁酸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从而影响大脑各项功能。各种肠道激素、迷走神经和胆汁酸受体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其中胆汁酸受体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胆汁酸、大脑、肠道及肠道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胆汁酸可能是肠道和大脑间直接沟通渠道之一,对肠脑轴有潜在影响。笔者综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肠道和大脑中的影响,介绍了肠脑轴中胆汁酸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体内以多种形式存在。随着对胆汁酸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胆汁酸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介导胆汁酸受体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肠肝循环是指胆汁酸合成、分泌、排泄、再吸收的循环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调控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过程,进而调节糖脂代谢。本文针对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以及胆汁酸受体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探究胆汁酸及其受体在代谢相关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饲料》2021,30(7)
胆汁酸(bile acids,BAs)作为胆汁的主要脂类成分,是后抗生素时代畜禽健康养殖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联系国内外近年研究结果,对BAs的种类、结构、合成代谢、功能及其对单胃动物的生长发育及免疫能力的影响作一综述,并且对其潜在可能作用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BAs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胆汁酸(bile acid,BA)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可以清理机体类固醇物质,对肠道脂类物质的吸收发挥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是伴随人类进化形成的极为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而BAs的代谢与肠道微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依据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对BAs代谢和肠道微生物对畜禽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菊粉通过提高肠道益生菌竞争优势,增加肠黏膜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分泌量,促进有益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生成,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催化雷帕霉素靶蛋白、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和法尼醇X受体表达,降低核因子κB活性及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调节肠道免疫机能.本文就菊粉对单胃动物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激活素A受体2B(ACVR2B)、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MPR1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基因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大白和长白母猪为试验对象,采用DNA混池测序对猪ACVR2B、BMPR1A和BMPR1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利用GenoPlexs~?基于多重PCR的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技术对候选SNPs进行分型,并与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ACVR2B基因筛到2个单碱基突变和1个缺失多态,分别为g.23259668T>C、 g.23260159(delG)和g.23260324C>T,命名为P1、P2和P3;BMPR1A基因g.87887024-87887026(delTGG)筛到1个缺失多态,命名为P4;BMPR1B基因筛到5个单碱基突变,g.124593852G>A、g.124561254G>C、 g.124561098C>T、g.124546851A>G和g.124542062T>C,分别命名为P5、P6、P7、P8和P9。关联结果显示:ACVR2...  相似文献   

8.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在促进营养吸收、保障畜禽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胆汁酸通过非受体介导途径与极性磷脂分子结合乳化脂类以促进脂类和脂溶性物质吸收,作为关键的信号分子激活特异受体和细胞信号通路,促进糖和脂肪代谢稳态,保护肠道屏障和抗应激损伤。近年来,外源性胆汁酸对缓解热应激导致的负面影响,诸如胰岛素抵抗、脂肪堆积、肠道屏障受损、氧化应激等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系统地对胆汁酸代谢进行了综述,详细总结了胆汁酸对机体的调控机制,以期对外源性胆汁酸缓解生长阶段猪和肉鸡热应激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OSTα-OSTβ)是影响胆汁酸代谢的关键因子之一,其主要通过转运胆汁酸,活化法尼醇X受体(FXR),激活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途径,调控胆汁酸合成量。且OSTα-OSTβ表达缺失时,胆汁酸合成减少,脂质吸收率降低,对胰岛素信号传导的损伤减轻,维持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健康状况。本文就OSTα-OSTβ对动物胆汁酸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OSTα-OSTβ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作为胆汁酸(BA)活性物质之一,其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关通路降低促炎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表达量,发挥抗炎作用。TCDCA在肠道菌群作用下解离为鹅去氧胆酸后与法尼醇X受体(FXR)结合,负反馈调节BA合成,减少胆汁淤积,减轻炎症。此外,运用营养手段调控肠肝轴TCDCA含量将改善动物的糖脂代谢、热应激、肝损伤及生长水平。因此,本文重点综述TCDCA作用于TGR5、GR和FXR相关通路对动物免疫的调节机制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为TCDCA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NOD1/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小鼠乳腺炎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人工接种不同剂量的S.aureus复制小鼠乳腺炎模型,利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小鼠乳腺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NOD1、NOD2、下游的受体作用蛋白2(RI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接种S.aureus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NOD1、NOD2、RIP2、NF-κB、IL-6、TNF-α的m RNA转录水平比未接种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NOD1/NOD2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NOD1/NOD2受体及其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参与了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肠道细菌通过调节法尼醇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合成;肠道细菌产生的胆酸盐水解酶和类固醇脱氢酶影响胆汁酸去结合、共价修饰和异构化;肠道细菌通过影响肠黏膜胆汁酸转运载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胆汁酸可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损伤DNA或诱导蛋白质变性失活等,从而直接抑制肠道细菌;也可通过刺激肠道上皮产生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等因子,间接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增殖;胆汁酸还可作为诱导物,调节致病菌毒力因子的表达。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与畜禽健康密切相关,两者通过精细复杂的互作机制,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关系及其在调节畜禽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胰岛素(INS),研究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αs1-酪蛋白(CSN1S1)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及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无血清无激素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2.5、25.0、250.0、5 000.0ng/mL IN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SN1S1基因、mTOR和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0ng/mL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INS后均能提高CSN1S1、短型催乳素受体(S-PRLR)及mTOR信号通路中上游蛋白激酶B(PKB)、mTOR和下游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基因表达量,并且能够增加JAK-STAT信号通路中Janus激酶2(JAK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A(STAT5 A)基因表达量,当INS浓度为25.0ng/mL时各正向调节基因表达量最高。此结果提示,添加外源INS能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1S1基因表达量,其作用机理:一是添加INS后能够促进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转录的启动;二是促进乳蛋白合成的mTOR和JAK-STAT信号通路中各正向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使CSN1S1等乳蛋白合成基因能高水平表达,为进一步通过翻译水平增加乳蛋白的合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由肝以胆固醇为原料进行合成,能在外源食物及相关激素的刺激下与胆汁一同被排入消化道内,具有脂肪乳化、促进肠道吸收脂质、调节肝肠功能、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一般可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两种方式进行合成。肠肝循环能将从头合成的胆汁酸重新回收约95%,仅剩余5%会流失,经替代途径进行再补充,从而保障了胆汁酸池的动态平衡,因此,肠肝循环在调节胆汁酸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胆汁酸的代谢与运输机制逐渐明确,参与肠肝循环的转运蛋白功能也更加清晰,其中,法尼酯X受体(FXR)作为重要的核因子能通过与小异二聚体受体(SHP)、视黄酸受体α(RARα)等,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19(FGF15/19)对胆汁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胆汁酸稳态。本文将对胆汁酸肠肝循环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转运蛋白及FXR对其的调节机制进行阐述,为今后进一步探究胆汁酸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小鼠睾丸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β2AR、β3AR、α1A、α1B和α1D)和胆碱能受体(M1、M2、M3、M4和M5)mRNA的表达,以及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对发育期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结果表明,β1AR和β2AR mRNA在睾丸发育的3个时期都表达,β3AR、α1A和α1B mRNA在小鼠发育早期的睾丸表达,在成年期睾丸不表达,α1D mRNA在睾丸发育的早期不表达,成年期表达;胆碱能受体M1R、M2R、M3R和M5R mRNA在睾丸发育的3个时期都表达,而M4R mRNA主要在成年期表达。另外通过NE和Ach处理体外培养的发育期睾丸间质细胞,发现Ach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果表明,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在小鼠睾丸的整个发育时期都表达,Ach可促进发育期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结合区蛋白基因重组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高表达量重组绿脓杆菌外毒素 A(PEA)受体结合区蛋白 ,以用作免疫原 ,从含有目的片段 (10 0 0 bp)的 p ET- 2 0 (b) B1 0 质粒切下目的片段 ,以正确阅读框架插入含有 T7lac启动子的 p ET- 2 8c( ) DNA中 ,构建了p ET- 2 8c( ) B1 0 质粒。用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DE3 )、BL2 1 (DE3 ) p L y S,经 IPTG诱导 ,BL2 1 (DE3 ) p L y S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 SDS- PAGE、Western blot分析证实 ,该蛋白即是所需的蛋白 ,该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5 8%。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探索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是否介导益生性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ECs)β-防御素-1(SBD-1)基因的转录。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选用诱导SBD-1转录最高的菌液浓度和诱导培养时间进行信号通路初步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对已建立的诱导SBD-1转录模型中的细胞膜受体——Toll样受体2(TLR2)、信号衔接蛋白——髓样分化因子(MyD88)以及NF-κB和MAPKs通路中的相关因子基因转录变化进行检测;然后选用NF-κB和MAPKs通路中的4种特异性抑制剂(即NF-κ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TC、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ERK 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通过单独或相互组合处理细胞后再进行诱导培养,同时采用RT-qPCR的方法检测用抑制剂处理绵羊RECs后SBD-1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菌刺激RECs后,NF-κB和MAPKs通路中各因子NF-κB、P38、JNK、ERK1/2、细胞膜受体TLR2与信号衔接蛋白MyD88的mRNA水平与未刺激组相比均有所升高,且呈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通过单独或组合添加抑制剂后再诱导,均发现特异性抑制剂PDTC、SB202190、SP600125、PD98059可极显著抑制酿酒酵母菌对RECs SBD-1的上调作用(P0.01),且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结果提示,酿酒酵母菌诱导绵羊RECs SBD-1的转录可能与TLR2-MyD88-NF-κB/MAPKs通路有关,但以TLR2-MyD88-MAPKs中的TLR2-MyD88-P38通路为主要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8.
多糖可促进免疫调节,具有多靶点、多功能和多因子效应,因此可广泛用作兽用疫苗免疫佐剂。多糖作为疫苗佐剂可提高免疫动物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抗原递呈能力,增强NK细胞杀伤能力,促进树突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摄取能力,影响T细胞亚群的种类和数量,改变Th1、Th2型免疫应答反应的类型,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刺激细胞因子及抗体的产生等。而多糖作为配体通过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s receptor,CLR)、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等受体分子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发挥上述免疫活性。文章主要从上述几方面对多糖作为兽用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oll样或非Toll样配体佐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疫苗含有可活化天然免疫系统的佐剂组分,从而激发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识别受体,大多数疫苗佐剂都是TLR配体.少数佐剂通过其他的识别受体和信号通路,以TLR非依赖性的方式来活化天然免疫系统.非Toll样配体佐剂的作用靶点主要是近来发现的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RIG(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样受体(RIG-like receptors,RLR)等胞内天然免疫受体.文章对Toll样或非Toll样配体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证实Toll样受体2(TLR2)是否参与2型猪链球菌诱导的细胞自噬作用,通过阻断TLR2,并建立2型猪链球菌感染J774A.1细胞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处理组细胞TLR2和NF-κB mR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 α和IL-6含量变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LR2和NF-κBmRNA水平在感染后3h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TNF-α含量及LC3Ⅱ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感染组相比,阻断TLR2后TNF-α含量及LC3Ⅱ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2型猪链球菌可激活TLR2及其信号通路,并且该通路的活性影响细胞自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