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2.
3.
鸡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河南某地养鸡场临床疑似患大肠杆菌病的死鸡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对分离的细菌进行显微镜检查、细菌生化试验、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和PCR检测,分离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恩诺沙星、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磺胺嘧啶、和林可霉素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氟哌酸、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索、麦迪霉素等均有耐药性,说明大肠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建议临床上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应先做药敏试验,以筛选出对相应大肠杆菌菌株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河南7个县市的不同鸡群中采集鸡大肠杆菌病典型病料,经细菌学检验,分离出35株鸡大肠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对动物均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多数菌株可使动物死亡率达100%.O因子血清鉴定发现8个血清型,分别为O78,O54,O119,O26,O14,O9,O8,O5,其中O78型分离率为25/35,占总数的71.4%,主要分布于许昌、项城、荥阳等地,其它血清型各占1株,此外尚有3株暂未定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各地分离菌株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但所有菌株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5.
从海安县兽医站门诊及12个大型养殖场剖检具有疑似大肠杆菌病的252羽病死鸡中,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226株,定型198株,共测出23个血清型,其中O78(32株)、O18(26株)、O2(21株)、O88(17株)、O1(13株)、O11(10株)6种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0.1%,为海安县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多黏菌素B、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林可霉素中度敏感,对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从山东省某鸡场的病死鸡中分离得到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菌必治、先锋噻肟、先锋必、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氧哌嗪青霉素中度敏感,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7.
8.
从荆州市8家猪场的排污沟采样100份,通过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及生化鉴定,得到90株大肠杆菌菌株。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已经广泛存在耐药性,其中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麦迪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4.44%、57.78%、66.67%、100.00%、53.33%、55.56%、41.11%和45.56%,其余的均在16%以上。试验表明所采样的猪场排污沟中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广泛并具有多重耐药性,为今后生产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扬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扬州市邗江、仪征、高邮、宝应、江都等地的鸡大肠杆菌病典型病料中共分离出42株鸡大肠杆菌。1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致病性菌株30个,中等致病性菌株8个,低致病性菌株4个,分别占受试菌株的71.4%、19.1%和9.5%。O因子血清鉴定发现3个血清型,分别为O78、O2、O1,其中O78型有22株,占总数的52.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但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临朐县周边七个县市区各鸡场近一年来发生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进行的实验室试验.试验通过收集该县畜牧局动物门诊临床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的鸡群病料,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并对本菌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阿米卡星、粘杆菌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等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链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这一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14.
辽南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阳、营口、大连部分规模化养猪场采集临床诊断疑似仔猪黄痢、白痢的直肠棉拭子及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结果发现,分离到的3株细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均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氟哌酸和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河南省新乡市某肉种鸡场种鸡的发病原因。[方法]利用常规培养基,对190日龄发病种鸡的脑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研制鸡大肠杆菌疫苗。[结果]从病鸡脑中分离到10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表明O22和O53各为4株,O86为2株。通过病原分离鉴定,确定此次肉种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O22、O53和O86,并以此研制出油乳剂灭活苗。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敏感。选择敏感药物进行积极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结论]用分离菌株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中原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0头泌乳奶牛进行乳房炎的CMT检测、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68%,500个有效乳区中,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有311个,乳区阳性率为62.2%。从102个待检乳汁样中共分离出96株细菌,经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数的39.6%、27.1%、15.6%;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感染情况与耐药现状.[方法]随机采集库尔勒地区某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黏液20份,进行实验室细菌学的分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89株菌,其中链球菌45株,占50.56%;葡萄球菌24株,占26.97%;大肠杆菌13株,占14.60%;蜡样芽胞杆菌7株,占7.87%.分离出的单一菌株的检出率为80% (16/20).引起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这4种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药物依次分别为奥复星、氟苯尼考、甲氧苄啶、氟苯尼考.[结论]该研究可为指导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用药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控制大肠杆菌在鸡群中的传播,以更好的指导和应用于生产。[方法]从新乡县周边养鸡场2000多只鸡中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心血、肝、脾、肾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该菌对鸡只有较强的致病力。药敏试验中分离到的4株菌株均对氟苯尼考、羟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不敏感。这表明鸡场出现了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结论]生产中应慎用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最适药物。为防止抗药菌的产生,治疗时最好选用2种或2种以上的敏感药物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