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登海605为材料,比较研究了3个播期(6月4日、6月12日和6月20日)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个夏玉米品种的全生育期、茎粗、穗长和穗粒数减少,株高、穗位和秃尖长度逐渐增加,单株干重、穗粗和行粒数在中间播期达最高值;穗行数和有效穗数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和产量的表现趋势因品种而异。在以济宁市为代表的鲁西南地区,郑单958的最佳播期为6月12日,登海605的适宜播期是6月12~20日,两者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底10月初。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共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方法]以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并同时研究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日照时数及积温表现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光合生产率及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及穗粒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比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及郑单95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登海605和郑单958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登海605的灌浆时间长于郑单958,灌浆速率显著大于郑单958;登海605的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登海605平均单产较郑单958增产12.1%。  相似文献   

5.
播期、密度对鲁东地区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安排了5个播期和3个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与密度对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播种到吐丝期的天数逐渐减少,植株的总叶片数减少,穗着生的叶位也随着降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减小;同一播期、不同密度处理间叶片数没有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空秆率增加,株高、穗位变化不明显,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减小;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郑单958全生育期每少1天千粒重平均降低6.6 g,产量降低约17.4 kg/亩。  相似文献   

6.
为制定禹城市合理的夏玉米播期播量方案,以郑单958、登海605 2个夏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时期播种对夏玉米产量及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禹城市夏玉米适宜的播期为6月7—14日。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种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种处理,穗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6,(夏玉米播)
为制定禹城市合理的夏玉米播期播量方案,以郑单958、登海605 2个夏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时期播种对夏玉米产量及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禹城市夏玉米适宜的播期为6月7—14日。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种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种处理,穗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均呈增高和上升趋势。各播期之间成穗数、空秆率差别不大,且每个播期都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潍坊地区玉米主推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潍坊地区玉米主推品种的耐密性,特对伟科702、农华101、郑单958、登海605和鲁单818等5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种植条件下,各品种产量表现不尽相同,伟科702在高密度和低密度种植时产量均较高,鲁单818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产量最高,而低密度下产量较低,农华101、郑单958和登海605在2个种植密度下产量均在10500k/hm2以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对8个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当地主栽品种为黑马603、淄玉308、登海605、伟科702、鲁单818,在施用复合肥时产量最高,郑单958、迪卡517、中单909在施用缓释肥时产量最高。每种肥料类型所适宜的主栽品种为:施用复合肥时,伟科702与郑单958千粒重较高,黑马603的穗粒数最大,黑马603的小区产量最高,由于黑马603与淄玉308、登海605、伟科702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复合肥适合这四个品种;施用缓释肥,郑单958、伟科702千粒重较大,郑单958、登海605、黑马603穗粒数较大,郑单958的小区产量最高且与登海605差异不显著,所以缓释肥适合这两个品种;施用复混肥,郑单958、迪卡517千粒重较大,黑马603的穗粒数最大,登海605的小区产量最高且与黑马603差异不显著,复混肥适合这两个品种;不施用肥料,中单909千粒重最大,中单909穗粒数最多,郑单958的小区产量最高。一次性施入不同肥料,8个品种产量的平均值依次是施入复合肥缓释肥复混肥不施肥料。  相似文献   

11.
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及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该品种的生育期持续时间缩短,单位面积穗数无明显变化,穗粒数呈减少趋势;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收获期的表现趋势不同。在同一播期下,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呈显著递增趋势。鲁西南地区郑单958的最佳播期为6月10日,适宜收获期为9月底至10月初。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陵城区气象资源,制定合理的夏玉米播期播量方案,以郑单958、登海605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播种对夏玉米产量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陵城区夏玉米适宜的播期为6月7—14日。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种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种处理,穗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鲁单818、登海605、菏玉127、迪卡51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等行距(60 cm)种植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在其最适宜的密度下,产量表现为:登海605先玉335菏玉127郑单958迪卡517鲁单818,在密度为3 500~4 500株/亩范围内,6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当密度达到一定时,随着空秆率和倒伏率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逐渐减少,产量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产量不同,品种密度互作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6,(夏玉米播)
为充分利用陵城区气象资源,制定合理的夏玉米播期播量方案,以郑单958、登海605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播种对夏玉米产量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陵城区夏玉米适宜的播期为6月7—14日。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种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种处理,穗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宜机收玉米品种迪卡517、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通过202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和有效穗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冠层透光率、茎粗、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迪卡517的冠层透光率、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高于郑单958,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6.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均小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相邻密度间的变化幅度不同,迪卡517有效穗数相邻密度间的增幅大于郑单958,其余各指标相邻密度间幅度的变化均小于郑单958。迪卡517在9.0万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郑单958在7...  相似文献   

16.
明确国审冬小麦新品种衡S29的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可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特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显著。2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S29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表明:衡S29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7日,最佳播期为10月6日—11日,最佳种植密度为270万~330万/hm~2。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粉活力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通过田间试验和人工气候室盆栽试验对郑单958、郑单309和登海605等3个玉米品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玉米杂交种受花期高温影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登海605减产20.3%,郑单958减产17.0%,郑单309减产13.1%,花期高温造成的玉米穗粒数降低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室内高温培养试验表明,郑单958和登海605的花粉活力在35℃时随着高温时间延长迅速下降,第4天时均降为0,而郑单309的花粉活力仍能维持在70%左右,说明郑单309更能耐受高温热害的影响。以连续高温3 d时50%花粉活力为临界值确定郑单309的耐高温临界值为36.7℃,登海605为33.1℃,郑单958为34.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7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08~2009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2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4399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受播期和种植密度影响很小;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通过回归方程模拟计算得出,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的适宜播期为10月6~21日,相应的合理种植密度为210万~360万/hm2。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郑单958和登海6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河北低平原区玉米一年一熟制度下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以该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4个播期处理,在仅灌溉蒙头水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干物质积累量均迅速增大,指标值增速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至吐丝期,除登海605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以6月20日播期处理最大外,参试品种其他指标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最终,6月5日播期处理的百粒重最大,穗粒数较多,产量最高。综合考虑2个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认为河北低平原区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为6月5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对7个玉米品种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测产量差异显著,品种的产量排序为齐单1号(621.41 kg/亩)登海618(609.51 kg/亩)隆平208(608.07 kg/亩)隆平206(606.26 kg/亩)登海605(572.6 kg/亩)华皖602(545.2 kg/亩)郑单958(543.2 kg/亩),齐单1号比郑单958产量高出14.39%。各生育期分布在98~109 d,登海618最短,为98 d,登海605最长,为109 d。有2个品种在拔节期不发生分叉,分别为华皖602和隆平208;齐单1号、登海618、登海605、隆平206和郑单958的分叉率分别为27.3%、11.7%、3%、2%和1.7%。在整个生育期内,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浆速率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7个玉米品种穗行数最高的是登海605(17.6行);行粒数最多的是隆平208(35.3粒);穗长最长的是登海605(19.7 cm);穗粗最粗的是隆平206、隆平208(4.9 cm);秃尖最长的齐单1号(2.2 cm),最短的是隆平208(0.2 cm);出籽率的最高的是隆平206(90.08%);登海618机械脱皮率最高为95%;经济系数最高的是齐单1号(0.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