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刊》等发表和转载。他的讲话专门就“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门科学技术”的问题作了全  相似文献   

2.
前言《情报学刊》创刊十周年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十年来,她为开拓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活跃情报学学术交流、推进情报事业的发展、促进情报学教育、加速情报学人才的成长,尤其是在扶植青年情报学理论研究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我国情报学核心期刊之一。在《情报学刊》迎来她的十周年的日子里,也正是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激增的新时代,科学情报学就是在近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当今,情报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情报研究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成为当代的重要知识产业,并正在逐步形成独立的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各类软科学的发展和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薄弱,情报学研究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急需研究和探讨。依笔者浅见,就情报(或情报学)研究,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强化情报理论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是一门崭新的独立的学科,它以情报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成,其研究对象是情报的创造、利用和交流,其任务是寻求情报工作包括情报研究的一般规律。科技情报研究通常是指对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研究与预测,对象是相应各学科或专业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需要有情报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而情报学正是要靠多种多样的情报活动总结规律,获得丰富和发展。可见,情报学和科技情报研究是两码事,不能互相代替,但又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情报创造和交流中的情报研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着新的认识和经验,并利用各种渠道加以传播。今天,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学期刊工作研讨会”1990年7月5日至8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有包括《情报学刊》在内的全国20个情报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情报学期刊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何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以及刊物之间的协调合作,今后的交流形式、活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会议认为,情报学刊物的合理布局是发展情报学期刊的重大课题,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将此列入软课题研究计划。会议建议成立“情报学期刊研究会”,(?)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并推选《科技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刊》、《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展望     
当《情报学刊》和《情报科学》创刊三周年的时候,《陕西情报工作》编辑部曾发表短文说:把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在我国始之于1980年《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之创刊。该文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著名科  相似文献   

7.
在几乎所有的情报学著述中,都把情报的“正式交流过程”定义为:借助于(或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情报交流或传递。如严怡民主编的《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赵惠丰主编的《社科情报工作概论》等书中均是如此。若仔细地分析这一定义,特别是与情报的“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定义相比较,就会发现,这种定义是不准确或有矛盾的。首先,“科学文献系统”的含义不明确。假设“科学文献系统”专指正式出版物,就大大缩小了“正式交流过程”的范围。因为在这些著述中,在解释这一定义时,还对其范围进行了说明,如《情报学基础》中说,“如科学出版发行过程及与发行过程有关的书刊商业活动,以情报提供为目的图书馆书目工作和档案工作,科学情报工作等”。很明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诞生后的第40个春意盎然的节季里,我们怀着亲切、喜悦的感情,迎来了《情报学刊》这朵绚丽的鲜花在科学的百花园里盛开10周年。10年前,《情报学刊》和《情报科学》的创刊被公认为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学科在我国立于科学之林的标志。因此,对于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刊》的创刊是一个里程碑。10年来,《情报学刊》编辑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为促进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情报工作的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正确的理论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而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报概念是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情报概念的研究可以明确情报工作的内容范围,明确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向。米哈依诺夫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指出:“自两部起奠基作用的著作于1948年问世后,情报的概念成了许多门科学和学科的代表人士所注重研究的对象。这两种著作是诺·维纳所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和C.申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从第一次发表这些著作时起,曾多次试图给情报下一总的定义,但都未得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情报研究领域内,关于情报的概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为了正确使用这一概念,和明确其他任何科学概念一样,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如何给情报下定义,是学术界,尤其是情报界众人关注的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方式,就是将情报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就出现了诸如“情报就是一种信息”、“情报是传递着的信息”等定义。但是,由于当前对于信息的内涵的探讨,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信息”概念本身的定义仍远远没有统一,其定义的方法有一、二十种之多,因此,根据尚不确定的概念去定义情报的概念,自然是欠妥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卢盛孝同志在其“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情报学刊》Vol.7  相似文献   

11.
“情报研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情报工作中,情报研究一词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就其本身的涵意、内容、作用却又相当含混,因而,围绕着情报研究一词一直存在着一些意见分歧和争论。由于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情报工作的方向、内容,确有必要作进一步地探讨。情报研究的涵义笔者认为,对情报研究,既可以理解为对情报科学的研究,又可以理解为对科学(技术)情报的研究。前者是探索情报本身的特征,揭示情报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搜集、整理、加工、传递科学情报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以促进情报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属于情报科学的范畴。而后者则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特定需要,对科学情报进行研究,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属于各专业科学的范畴。它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陕西情报工作》1983年第1期有一篇很短的文章(见附录——编者),是祝贺我们国家的两个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的,它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以前对于情报工作,对于科技情报工作,我们主要是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待的,就是有这样一件事情,有这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对待情报工作,没有把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一门学问来考虑。它说三年前,《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才标志着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刊》从问世起,就争妍于情报科学的百花园中。据了解,许多同行对《情报学刊》的评价较高。从报导内容、编辑技巧方面,还是从版面设计、图表制作方面,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能体现出编辑部严谨、朴实的编辑作风。《情报学刊》是面向全国的情报理论方法刊物。这一类型刊物,目前在我国依然为数不多。它肩负两大重任:一是探求情报科学理论,开拓新的领域,研究情报手段和方法;二是普及情报业务知识,介绍学术动态,交流地方情报工作经验。任重道远,《情报学刊》要勇于创新,善于启蒙,给人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情报所林荣扬来信中说:《情报学刊》问世以来越办越好。在国内众多刊物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拥有一批广大的读者,可喜可贺!我认为有些栏目很新颖,如“青年情报员之页”为青年情报工作者和本科学生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也为发现人才提供了线索;“刊授园地”、“书刊评介”、“国外文摘”等栏目也别开生面,很好。但由于是季刊,从发稿到出版周期较长,建议从1985年起改为双月刊。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黄宗成来信说:我认为《情报学刊》办得很有特色。你们把科技情报作为一门科学而又注意了它的普及性,可以说高、中、初级读者皆有可汲取的  相似文献   

15.
情报学的形成何谓情报学?一言以蔽之,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情报工作才开始形成一种专业,其历史背景为“情报爆炸”或“情报泛滥”。所谓“情报爆炸”是指图书、期刊按指数比率增长,以致造成一种灾害。有人推算,情报量每10~15年增加一倍。因为情报量增多了,就得有专人管理,才好利用。所以情报工作是以情报管理和情报服务起家的,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且及时的情报是其中心任务。 50年代后才有情报学的名称问世,但只  相似文献   

16.
F·霍华特·福斯迪克(美)著《计算机基础—供信息情报专家与图书馆员用》一书(《情报学刊》1985年Vol.6,No.4曾作评价),已由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情报学教研室张立厚、史田华二老师最近编译作该院情报管理专业86级学生一年级下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译著中除原著全文外,增加了原著作序者、世界著名情报学家F·威尔弗  相似文献   

17.
学会和学刊都届十龄,本当说点吉庆的话。其奈情报学会与情报事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还是改革中的前景。目前学会与《情报学刊》似乎都在感受着“阵痛”。虚与委蛇过意不去,高明的议论又力不从心。只能聊献野人芹曝,表此心意而已。一掌握和利用有关的科技情报,本是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者自已应下的功夫。岂料与工业化进程相伴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致近两个世纪科技情报量呈指数增长,科  相似文献   

18.
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一般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情报学根据其研究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 (一) 狭义情报学所谓狭义情报学,是指在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采用,在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书目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结合点上产生出来的一门研究科学技术情报的结构、一般特性及其形成、变换、传递和利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科技情报的产生、加工处理、传递交流与利用的一般规律,不仅研究情报来源、传递内容、传递方法,而且要系统地在情报理论上进行研究与总结。狭义情报学,一般可理解为既包括传统  相似文献   

19.
情报计量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描述情报过程、现象与规律的一门学科,首次在1936年的西德《文献工作通报》上由阿·纳克提出。在情报科学发展过程中,数学作为一种研究手段,早已不断地被运用。时至今日,文献计量学、情报效果定量评价、情报用户定量分析,已成为应用数学研究情报学并取得显著成就的范例。目前更进一步发展到建立各种情报现象和情报过程数学模型的阶段,其中包括情报检索中的定量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20.
《情报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刊登了张永嘉同志的“情报工作社会功能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并认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应把情报的社会功能与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区别开来。读后使人耳目为之一新,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是目前情报界讨论热烈的问题之一,但是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常常把情报的社会功能与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混为一谈。例如谈到情报工作可以加快科研进程、促进科学发展,其实这是情报的科学功能,即情报在科学活动中活化知识的功能;谈到情报工作可以节省科研经费和工程投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