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明  郑行义 《畜禽业》2012,(4):78-79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是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快、传染快,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本文就如何诊断和防治牛巴氏杆菌病进行了简述,以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0年10月上旬九寨沟县双河乡、勿角乡部分村寨的数头牛发病,发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1):92-93
牛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发病急、传染性强,特别是饲养环境条件差、密度高、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或者寒冷条件下极易诱发该病,同时牛饲养过程当中,突然改变饲料品种、疲劳运输、营养不足也会加重该病的发生。牛巴氏杆菌病对牛养殖业危害极大,必须及时诊治与防治。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病也可见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发病后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能导致病牛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牛养殖大国,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疾病,这会影响到牛的饲料转化率,使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需要得到养殖户的高度关注,及时诊断出疫病。对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概述,讨论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分析如何对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希望对牛养殖业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帮琼 《畜禽业》2015,(4):74-75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为主。其特征是高热、肺炎(有时有急性胃肠炎表现)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我片区属此病的老疫区,多数乡镇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牛巴氏杆菌病,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在其它片区也有零星散发。此病发病率高,如采取措施不当,可造成大批死亡。1病原及流行病学本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长卵圆形小球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凸,  相似文献   

6.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危害大的特点。该病常见于春、秋放牧和牛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常以发生高热、肺炎或急性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但是,该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省洱源县历史上是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疫区,多数镇乡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牛巴氏杆菌病,部分偏远山区水、黄牛至今仍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呈暴发性流行。但坝区奶牛巴氏杆菌病已十分罕见,已多年没有奶牛巴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是养牛业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从病牛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对巴氏杆菌病进行正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病牛进行综合治疗,并且指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给畜牧兽医工作者防治牛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疝(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败血性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2008年本  相似文献   

10.
<正>麻沙镇是养鸭大镇,每年出栏育成鸭30多万羽。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在我站门诊工作中发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困扰麻沙镇养鸭业的重要因素。各养鸭业主送来诊治的病鸭,75%以上是感染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现将麻沙镇鸭疫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的原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与防治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占海  任波 《畜禽业》2019,(6):91-92
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分布较为广泛,临床上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可导致皮下出血性浸润、关节及脏器化脓性病灶,且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养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就羊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病症、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8)
羊巴氏杆菌病也称羊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共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以及1岁左右的绵羊,山羊较少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3.
唐少刚 《畜禽业》2006,(14):39-4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该病以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巴氏杆菌有许多血清型,鹿巴氏杆菌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生,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出暴发流行和与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趋势,死亡率不断升高,对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鹿专业户的积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发病情况东营市垦利县一养鹿场饲养梅花鹿136只,其中3月龄左右的仔鹿有…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10)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败,民间将此病称为牛肿脖子、牛响脖子病等。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该病是牛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为零星散发或在一定范围内爆发性流行。松潘县每年都有零星散发的病例发生。近年来笔者诊治牛出败患牛30例,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治愈25头,治愈率83.3%,取得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1)
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发的高死亡率、高传播速度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就猪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做简单剖析,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3)
牛出败病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根据病程和临床特征主要分为水肿型、败血型和肺炎型牛出败病,虽然症状不同,但是三类牛出败病发病快、病程短及死亡率高。因此,给养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对牛出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防治牛出败病,确保养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9,(11)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直接引起猪肺疫、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萎缩性鼻炎等病症,对养殖业影响非常大。据调查研究显示,皮肤坏死外毒素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要因此和保护性抗原。基于此,重点研究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克隆与表达。  相似文献   

19.
黄先奇  沈爱梅  廖艳  叶鹏 《畜禽业》2011,(10):34-35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致病菌。近年来,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表达基因的筛选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7)
正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旦发病,表现发病急速,时间短,传染速度快,死亡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病程反反复复,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养鸭业的发展。2015年春夏季节,龙海市颜厝镇上溪村发生了一起鸭巴氏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现将过程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