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伟 《农家顾问》2010,(10):21-21
要说种菜,今年41岁的黑龙江肇东市肇东镇红日村村民王永娇已经有11年"工龄"了。如今,她拥有日光节能温室3栋、大棚3栋,年产优质美国提子1万千克、蔬菜2万千克,纯收入达5万元。  相似文献   

2.
55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连成一片,2000多只草鸡"穿梭"在大棚内外,远处正在建设的冷库已初具规模……日前,在江苏省沛县张寨镇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绿卿农场内,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村官四年,我做了三个选择,正是这三个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十几年前的十几栋蔬菜大棚到如今的50余栋骨架大棚、150多栋日光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达全村的70%.董留拽用他的亲身实践助推了董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新农业》2012,(7):30
大连德宝果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现拥有社员431户,蔬菜销售车辆4台,蔬菜加工厂房126平方米,工厂化育苗温室大棚4栋,新品种试种展示大棚2栋;拥有西红柿无公害蔬菜产地证书,"德宝王牌"注册商标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年销售番茄、黄瓜、彩椒等蔬菜产品3500吨,年销售额2450万元,实现利润69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辽宁省百强合作经济组织""大连市先进农民专业合作""普兰店市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黄娟 《当代农业》2014,(23):56-57
走进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黄庄村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看到的是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一栋栋钢架大棚成方连片、整齐划一,犹如一片银色海洋,颇有气势。村民李吉祥一家正在耐心清理棚内杂草,老李毫无拘束地打开了话匣子:"现在正给花菜除草施肥,20多天后就能收获,这些花菜可是抢手‘宝贝’。"说着,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今年种了4个棚,除去成本,平均每个棚收入1.2万元,1年下来纯收入近5万元。"  相似文献   

6.
薛影 《当代农业》2014,(23):21-21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栾滩村云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中华鳖精品园内,只见碧波荡漾的养殖池在阳光下的映射下蔚为壮观。"我们种苗基地有8个外塘,每个外塘面积3000~5000平方米,共养殖大小甲鱼100多万只。"负责人王其好说,园内还有6栋12个温室大棚、108个池子,用于孵化甲鱼,小甲鱼出壳后,就放入外塘养殖,这样的甲鱼一般要3~5年才能长到半公斤。"甲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正>11月4日凌晨,北京市正下着大雪,最深处雪已没过膝盖。延庆镇广积屯村农技员韩永茂同志穿着雨衣,一步一滑的来到大棚种植户家,查看他们居住安全情况。广积屯村的设施大棚共有大棚1498栋,韩永茂也承包了其中的94栋大棚,眼看着雪一直下,并且越下越大,他顾不上严寒  相似文献   

8.
<正>翠绿的黄瓜、菠菜、油麦菜,饱满的卷心菜,红彤彤的草莓,还有东北温室里不常见的紫生菜、乌塌菜、芥蓝。如今,在位于农安县万顺乡的春江堰家庭农场的温室里,果蔬正盎然生长。每天早晨,春江堰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钊都会逐个温室走一遍,查看蔬菜水果的长势。"现在我们有10栋日光大棚、47栋集中供热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9.
初冬时节,笔者慕名来到了河南省正阳县吕河乡席庄村,走进普通民兵、蔬菜土专家蒋志强的"大棚蔬菜生态科技园。"一栋栋已脱去银白色外衣的蔬菜大棚排列整齐,一畦畦芹菜、辣椒,一架架丝瓜,吊瓜长势喜人,嫩绿的黄瓜压弯了支架,鲜红的西红柿张开了笑脸。谁曾想到蒋志强就是通过这个"大棚蔬菜生态科技园"的典型示范,使得周边100多青年民兵家庭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500多亩,而他  相似文献   

10.
长岭县长岭镇辖8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万多人。发展蔬菜是长岭镇多年来的优势和特色。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使棚菜产业驶入快车道。为此,我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在经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做大做强棚菜产业,使之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2003年,全镇新建大棚236栋,其中暖棚100栋,改建扩建木制结构为钢筋结构和无机复合材料骨架结构大棚近百栋。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1425栋,总面积达45公顷,菜田总面积达600公顷,蔬菜产量实现了18000吨,比上年增长20%,总收入12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大棚种植"苏州花藕"不仅可消除大棚连作障碍,且经济效益明显。为促进该技术推广,介绍了"苏州花藕"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栽培背景我市新发乡是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供应量占我市蔬菜总量40%。2011年6月上中旬,正值高温天气,80%的大棚,黄瓜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提前发生,造成大面积大棚黄瓜植株枯萎,叶片斑黄,有10%大棚黄瓜绝产,大部分减产,只有一栋新建大棚,黄瓜叶片浓绿,长势良好.2011年7月茄子黄萎病,辣椒三落病严重发生.2012年依然如此,但不如2011年严重,我们对这种情况做了详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红色边疆农场投入40万元建成了50栋钢骨架水稻育秧大棚(长63.3m、宽6.0m,面积380.0m2),每个大棚都配套了微喷设备,实现了水稻育秧标准化.为充分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设备,该场进行了水稻育秧一种瓜-种秋菜的大棚综合利用尝试,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成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清晨走进田慧玲家,一栋栋大棚整齐地排列在她家后院,此时正是蔬菜成熟的季节,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黄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菜园画卷,田慧玲正在采摘蔬菜,准备去卖。田慧玲今年48岁,家住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村4组,种植大棚蔬菜已经13年了,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不断扩大规模,田慧玲用自己的努力谱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5.
吴佩 《新农村》2012,(7):1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蒿口村的土地上,有2200多栋温室大棚,它们一栋连着一栋,绵延数里,仿佛海面上不停翻滚的波浪,煞是壮观。而这些温室大棚内,更是草莓嫣红,瓜果飘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片占地2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温室大棚,全都是由"80后"职业农民王松一手建起来的。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2009年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大棚间套作的葡萄和草莓品种,进行了大棚葡萄间套作草莓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园套作草莓,可获得双高产,每667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从优质、高效、高产考虑,选择"无核王"和"巨玫瑰"两个适宜的葡萄品种,草莓应选择优质高产的"红额"品种,其次也可选用"丰香"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朱立国是大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场的大棚种植户.家有温室和阳光大棚6栋.总面积4500平方米.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的菜农给自家的蔬菜温室大棚起了个时髦称呼——"绿色氧吧"。通过提高标准,这里的大棚蔬菜通过了有机认证;通过技术帮扶,带动了全镇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走进南河村,看到的是"宽阔平坦的村级街道、接连成片的蔬菜大棚、环保省钱的秸秆燃气、温馨漂亮的休闲公园.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克东县千丰镇宏升村在镇政府的扶持下,积极发展大棚提子葡萄观光园。自2008年4月成立"千丰镇宏升村葡萄生态园专业合作社"以来,农户种植提子葡萄由开始时的4栋大棚,占地0.4hm2;发展到现在的86栋大棚,占地8.3hm2。合作社现已拥有会员120余人,涉及农户45户,每栋大棚年可创收2万元,户均可增收3万余元。1通过参观学习,构建提子园区  相似文献   

20.
正每隆冬时节,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成为东港市龙王庙镇一景。"我家大棚里种的是九九草莓,这两年行情好,每年都能卖个十万八万的,现在女儿、女婿也跟我一起扣大棚种草莓。"面对近日在龙王庙镇卧虎村采访的记者,村民曹福财谈及自己种的草莓时幸福感满满。从2008年1000座草莓大棚,到今天的2500座,龙王庙镇的草莓品种日渐丰富,年产值也达到近1.8亿元。不断壮大的草莓种植业有效解决了6000人的就业问题,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