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6,57(1):16-17
黄淮地区的春季前寒后暖,气候变化比较剧烈。从3月开始,榆、杨、柳、油菜、杏、桃、苹果、梨、泡桐、刺槐相继开花。春季主要蜜源是油菜、泡桐、刺槐。油菜3月上旬始花、中下旬流蜜;泡桐4月上旬始花,刺槐4月下旬开花。夏季黄淮平原地区主要蜜源是棉花,丘岭山区有荆条,秋季则无主要蜜源。如果春季取不到蜜,夏季受气候的影响再取不到蜜或取蜜很少,那么辛辛苦苦养一年蜂就是白养,所以必须千方百计争取春蜜高产。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春季的主要蜜源植物油菜、紫云英、泡桐、刺槐等,由2月底至5月相继开花流蜜,花期长达百余天之久.前期定地蜂群正值繁蜂阶段,没有能力投入油菜、紫云英的采集工作.若刺槐花期再受灾不流蜜或稍  相似文献   

3.
中原地区定地养蜂高产措施浅谈河南省濮阳师范学校(457002)王小平中原地区蜜粉源丰富。主要蜜源有油菜、刺槐、枣树。辅助蜜源有柳树、臭椿、泡桐、棉花、芝麻,玉米、瓜果类等。养蜂条件优越。气候特点是:早春气温低,天气多变。而主要蜜源植物花期早:油菜4月...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交通便利,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比较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河南的养蜂业,在我国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早春2月的榆、柳花期到晚秋10月的野菊花,在长达九个月内,花期连绵不断。有油菜、紫云英、柿树、泡桐、刺槐、柑桔、枣树、芝麻、荆条、乌桕、棉花、人工牧草、向日葵、瓜类作物等十几种主要蜜源植物,总面积达2870万亩,贮蜜量约18.2万吨,每年至少可为社会提供商品蜜6.5万吨。  相似文献   

5.
刘兴舟 《中国蜂业》1999,50(1):17-18
近几年来,皖北地区的刺槐、泡桐等蜜源植物减少,油菜成了春季的主要蜜源。许多蜂友,为夺取油菜花期的蜜浆丰收,提前春繁,但有些蜂友,没有全面地掌握春繁的技术,蜂群春衰,致使油菜花期歉收或绝收。针对春衰的原因,本人谈谈春繁防衰的综合措施,供参考。一、强群越...  相似文献   

6.
刺槐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蜜源植物 ,开花集中 ,花期短 ,泌蜜涌。但开花之际正逢春夏之交 ,气候多变 ;大风、寒冷、干旱、阴雨 ,直接影响到刺槐的泌蜜量 ,以致减产。据笔者 2 6年的物候观测表明 ,潍坊市内的刺槐盛花期最早年为 4月 30日 ( 1977) ,最晚年为 5月 15日 ( 1969,1976,1979) ,多年变幅 15天 ,平均开花期为 5月 9日。而 2 0 0 2年刺槐的盛花期却是 4月 2 1日 ,比历年的最早年还提前了 9天 ,是近 4 0年来罕见的物候特早年。因此 ,2 0 0 2年 ,全国各刺槐蜜源地区的花期普遍提前 ,安徽、河南的刺槐花期未遇冷空气 ,泌蜜量较好 ,而山东、北…  相似文献   

7.
刘清河 《中国蜂业》2005,56(1):21-21
位于豫西南的南阳地区,早春寒流频繁,气候多变,蜂群繁殖期短.而4月的油菜、泡桐,5月初的刺槐又是春季的主要蜜源,素有"铁蜜源"之称,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豫东平原上,特别是在睢县、民权、宁陵、杞县、兰考……等地,泡桐大面积的栽培,已形成一个大蜜源。泡桐花期在4月上旬~5月上旬,此时一般定地饲养的蜂群都处在繁殖期,只有在后期才能取到商品蜜,而南繁的蜂群,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泡桐花期的蜂群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刺槐和苕子是苏北地区春末和初夏的主要蜜源作物.两个花期相衔接,花期长,流蜜置大是蜂群采集的良好蜜源。刺槐一般在5月中旬开花,下旬花谢,花期12天左右;苕子在5月下旬开花,6月上旬花谢,花期约20天. 在刺槐和苕子花期蜂群的管理,应做好  相似文献   

10.
小转地是养蜂生产者为解决所在地蜜源不足 ,或某个时期蜜源脱节而采取的短距离赶花期的养蜂模式。经探索 ,此模式是我地养蜂生产的可行之路。蜂群在春季开繁后 ,如果蜂场附近缺蜜源 ,可把蜂群搬到开花早花期长的油菜种植区。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一是油菜蜜源区蜜粉充足 ,蜂群发展得快 ,可提前养成生产强群 ;二是不用奖饲 ,可节省一笔开支 ;三是油菜开花中、后期可脱一定量的油菜花粉 ,还可取1~2次油菜蜜。刺槐流蜜之前 ,如果油菜种植区的刺槐蜜源好 ,可就地不动。如果刺槐等蜜源不多 ,就得再赶一个刺槐花期。如果气候凑合 ,油菜、刺槐2…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蜜源十分丰富,主要蜜源有油菜、刺槐、棉花、芝麻、苜蓿等。辅助蜜源有杨柳、苹果、泡桐、椿树、苦楝子、柿树、瓜类、玉米、野菊花等几十种,从4月至10月粉源不断,很适于定地养蜂,当地自古就有定地饲养中蜂的习惯。随着科学养蜂的发  相似文献   

12.
1 新洲区养蜂业的现状2 0世纪 80年代初期武汉市新洲区的养蜂业就具备一定规模 ,90年代发展较快。目前全区养蜂专业户达 1 2 7户 ,从业人员 50 0余人 ,饲养良种意蜂 1 5万群 ,年产蜂蜜1 50 0t,蜂王浆 1 50 0kg ,年产值达 6 750万元 ,利润达 4 50万元 ,年创汇额达 1 2 0万美元。此外每年有来自 1 8个省市的过境客体蜂农 4 0 0余户 ,饲养的良种意蜂达 3 2万群。2 新洲区发展养蜂业的优势及作用( 1 )优势 :a 资源基础 :我区蜜源较为丰富 ,全区年种植油菜 2 33万~ 2 6 7万hm2 ,棉花 0 93万hm2 ,西瓜 0 2 7万hm2 ,经济林0 53…  相似文献   

13.
刺槐是陕西省的主要蜜源,全省栽种面积约200万亩。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花期由南向北逐渐推移,陕南4月下旬,关中5月上旬,陕北5月中旬开始开花。一般年份群产蜜15~20公斤,连续转地产蜜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大陆性气候非常明显,气温变化剧烈,日照充足,降水量稀少。新疆天山以北,简称北疆,蜜源植物相当丰富而分布集中,交通方便,是我国夏秋重要蜜源基地之一。为进一步充分利用该地区主要蜜源,建立无污染的成熟有机蜜生产基地。我们于2005年6月上旬前往北疆的阿勒泰市的北屯、布尔津、塔城市的裕民、塔城,伊犁市的尼勒克等地进行了蜜源植物考察,现总结如下。北疆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向日葵、棉花、沙枣、苦豆、刺槐、铃铛刺、草木樨、瓜类、骆驼刺等10种,以及丰富的草原蜜源组合。1油菜全疆油菜种植面积11.3万hm2…  相似文献   

15.
花前换蜂王巧采枣花蜜鲁西北地区主要蜜源是刺槐和枣花,刺槐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开花泌蜜,花期10天左右,由于气候的影响,刺槐蜜源不稳定;枣树开花泌蜜在6月上旬,花期近一个月,十年能有九年收,是我地比较理想的蜜源,为了夺取枣花蜜的丰产丰收,我采取了“枣花...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的国内外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全世界苜蓿种植情况全世界种植面积 330 0万hm2 。美国 (最大 ) 10 0 0万hm2 ,年产干草 840 0万吨 ,年产值 6 7亿美元。中国 (第 6位 )统计总面积 130万hm2 ,实际可利用面积 6 0万hm2 ,产量 2 2 5 0kg/hm2(科学管理情况下应为 75 0 0kg/hm2 ) ,其中种子田占 80 % ,产草田占 2 0 % ,每年产优质干草 2 0~ 30万t。2 国内市场目前 ,国内年产全价配合饲料 5 0 0 0万t。如果在其中添加5 %的苜蓿草粉 ,则年需苜蓿干草 2 5 0万t。需求种植面积33 3万hm2 。 (要求产草量为 75 0 0kg/hm2 ) ,而目前能生产优质苜蓿干草面…  相似文献   

17.
关中是陕西省油菜生产基地,每年播种油菜100多万亩,面积大、花期长、泌蜜量丰富,每年都吸引来不少放蜂者。关中油菜的始花期,正与成都平原油菜的终花期相接,是出川后的第一个主要蜜源,同时也是南繁蜂群的中转地,当采完关中油菜花后,蜂群再转向祖国各地。关中平原油菜4月初始花,4月中旬盛花,4月下旬终花,总花期长达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豫西南地区一年内主要蜜源花期有五个 ,即油菜、刺槐、荆条、芝麻、盐肤木 ;辅助蜜粉源植物非常丰富。其特点是蜜源植物分布不均 ,除刺槐全区各地都有外 ,荆条、盐肤木多分布在山区 ,油菜、芝麻多分布在平原区 ,绝大多数定地养蜂场全年仅有一个或两个主要蜜源花期。如何摆脱定养的不利局面 ,提高定养经济效益 ,是摆在每个定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优势和劣势定地养蜂有四个明显优势 :一是加工蜂产品方便 ,贮存、干燥容易 ,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 ;二是解决了养蜂与农活的矛盾。三是可节省转地的大量开支。四是可大大减轻养蜂员的身心劳累…  相似文献   

19.
我地是大巴山区的一部分,属川东北地区,海拔400~500 m,油菜蜜源1月上旬到4月份先后开花,同时还有胡豆、果树等辅助蜜源。一般"小寒"之后气温渐渐回升,蜜源也逐步增多。油菜各地都有种植,是春季主要蜜源。油菜流蜜前夕,蜂群普遍壮大起来,但也有少数蜂群不够强大,另外40多天油菜花期结束后还有新的蜜源,因此在抓紧取蜜、取浆的同时还要兼顾繁殖。  相似文献   

20.
1 蜜源资源现状位于豫西地区的洛阳 ,所属 9县 6区与相邻的县市 ,山峦起伏 ,林木丛生 ,蜜源植物十分丰富 ,加上气候温和稳定 ,交通方便 ,是养蜂的好地方。洛阳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樱桃、泡桐、刺槐、柿树、苹果、梨、枣、荆条、芝麻、棉花和各种山花。从早春到晚秋花开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