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泰安县云山乡对5个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清96-473、洮0283、清95-3-28折合产量分别为4 225.2、4 162.2、4 111.2 kg/hm2,分别较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天863-13增产8.0%、6.4%、5.1%,且抗逆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适宜在秦安县干旱山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万hm2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5%。目前,临夏州冬小麦品种多、乱、杂,为了筛选适合临夏州种植的丰产、抗逆、适应性强的冬小麦新品种,临夏回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引进"A5""00—30""天01—104""A7""183""天02—193—7""02—204"等7份冬小麦新品种(系),开展冬小麦引种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扩大种植,一般要经过2~3年区域试验(简称区试)、2年以上生产试验、至少1年的大面积生产示范,才能推广于生产。主要是依据全国或全区各点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排列名次和适应性而定,因此,试验条件必须能够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  相似文献   

4.
袁琳  李利平 《甘肃农业》2009,(11):105-105
冬小麦是庄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2.5万hm^2,冬小麦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和农村的稳定。该试验旨在对我县近年来新育成和引进冬小麦新品种(系)的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进行比较鉴定,筛选出适合我县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为今后大田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4-2006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品种区试灵台试点的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1个冬小麦新品种(系)中,以陇原031、灵选3号、陇鉴386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良好,其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5 550.0、5 512.5、5 287.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分别增产16.17%、15.38%、10.68%,可在陇东塬区及山台地示范种植;而陇麦977、陇育216、宁麦5号可在适种区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育成冬小麦新品系进行客观评价,并为品种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各育种单位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品系区域试验点。通过划分小区进行区域试验,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了新育成的旱地冬小麦灵选7号、陇鉴117、普冰297、兰航选271、兰天57、兰天58、灵麦3号、中麦132、陇育1355、陇育1243、庆科麦1号、西农895、陇鉴118等品种在崇信县区域内的抗条锈病、抗白粉病、稳定性、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征,为新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新品种在崇信县进行示范推广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蔡立森  王建武  姜龙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3-9493,9500
对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采用静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审定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冬小麦品种陇中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康庄974主要性状优良,折合产量为3 480.00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增产653.33 kg/hm2,增产率23.11%,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最好,适宜在通渭县种植;庄浪13号、天选57号、陇中7号综合性状较好,分别比对照陇中1号增产13.44%、12.26%、10.38%,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2019年引进疆内外已审定和推广的14个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冬22号表现高产稳产,仍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邢麦18号、垦冬杂4号、新冬55号、新冬60号4个冬小麦新品种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尤其是邢麦18号表现早熟高产),可作为重点品种进一步做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4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以温麦8号为母本、9157-3-2-2-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的定向选择而成。在2011—2013年甘肃省冬小麦陇南片区域试验中,天选54号2 a平均折合产量为6 41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5.17%。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小麦生产试验,天选54号平均折合产量6 1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7.90%。天选54号属冬性早熟普通小麦,株高80.00 cm左右,穗长平均8.50 cm,千粒重41.25 g,容重756.20 g/L。籽粒含粗蛋白141.2 g/kg,湿面筋267.2 g/kg,沉降值26.5 mL。经接种鉴定,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度抗病,成株期对水4、贵22-14、贵22-9、条中32号、条中33号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宜于天水市、陇南地区河谷川道区及塬台机灌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庄浪县山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冬小麦引进新品种(系)的试验结果表明,00-30-2-1、98SF531-1-1-8、98SF542-9-13、99-316-19-4、中969折合产量分别为5292.38、5119.97、4347.85、4205.42、3958.04kg/hm^2,均比对照庄浪10号增产,增幅为7.32%~43.5%,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庄浪县山地梯田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2009-2010年度在陇南市武都区东江镇灌溉地条件下进行的冬小麦品种区试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系)陇南9351、兰天091、天9896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分别为5 772.11、5 757.12、5 719.64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分别增产20.88%、20.57%、19.78%,产量分别居参试新品种(系)前3位,推荐在陇南市武都区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山东麦区近几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在东营市自然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的特性表现,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试验选取了2019年、2020年2年东营市相关冬小麦品种生产展示试验中表现较好的15个品种,以济麦22号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比较筛选试验,从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科麦33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东营市冬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推品种。对照济麦22号已推广应用15年,仍然表现较为突出,建议优选提纯复壮,提高其种性,延长这一优良品种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新品种临农9555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以自育品系4814-2作母本,以外引材料86109-8-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的甘肃省陇中片水地及二阴区冬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494.55 kg/hm2,较对照品种临农157增产8.3%。该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适宜在定西市的临洮、陇西、渭源、漳县和临夏州的广河、康乐、临夏、积石山、和政、永靖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冬小麦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长97-5867作母本、晋麦6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长麦6135于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旱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2010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水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中部旱地组和中部水地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8009、晋审麦2010001。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是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106.0cm,穗长8.0cm,千粒重39.46g,容重764.0g/L,籽粒含粗蛋白13.54%(干基)、湿面筋24.8%,沉降值9.2mL、稳定时间1.0min,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天水半山组区试中,折合产量5334.00kg/hm^2,较对照品种成农4号增产7.00%;在2006—2007年度陇南山区组区试中,折合产量4561.50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减产4.90%。适宜天水市干旱、半干旱山区,二阴山区及边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稳系数、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庆阳地区 1999- 2 0 0 1年冬小麦区域试验新品种 (系 )的丰产性、稳产性 ,并结合抗逆性表现提出了旱作区丰产、稳产型新品系 9192 - 4 - 1- 2、90 10 9(13) - 1- 2 - 1、90 3412 - 2、陇鉴 2 94等的示范推广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种康庄974是临洮县康庄育种研究所通过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甘肃省陇中片二阴及水地冬小麦区试中,2004—2005年度平均产量5 885.40 kg/hm2,比对照品种洮157增产14.75%,2005—2006年度平均产量7 170.75 kg/hm2,比洮157增产4.99%。在2006—2007年度的甘肃省陇中片二阴及水地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7 105.50 kg/hm2,较对照洮157增产13.2%。适宜在与临洮、陇西相似的水川地及渭源、积石山县等同类的二阴山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开化县设施中型西瓜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减少新品种盲目推广的风险,2014年以早佳作对照,开展对嘉年华6号、嘉年华5号、W-12003、天露1号、盈克2号、佳美、甬蜜2号等8个中型西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嘉年华6号、甬蜜2号、天露1号等3个参试品种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建议下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和续试。  相似文献   

20.
9个冬小麦新品种在西峰区旱塬地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在庆阳市西峰区旱塬地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冬小麦新品种均能充分成熟,其中以陇鉴111折合产量最高,为4 500.00 kg/hm~2,比对照陇育5号增产7.43%,且综合性状良好,可在庆阳市西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