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被非反刍动物摄入后,在消化道内逐渐降解成葡萄糖等单糖以及少量的双糖.小部分葡萄糖在门静脉回流组织(PDV)中进行供能代谢,大部分被小肠绒毛吸收而进入门静脉.葡萄糖吸收是由小肠黏膜上的Na+依赖型葡萄糖协同转运1(SGLT1)、Na+/K+ATP酶、葡萄糖转运子2(GLUT2)以及与吸收有关的调控因子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β-酪啡肽-5(β-CM5)对大鼠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利用翻转的离体小肠模型,通过测定60 min内β-CM5不同浓度组肠囊内葡萄糖含量及葡萄糖的转运率;测定离体肠道黏膜α-葡萄糖苷酶、Na+-K+-ATP酶活力,分析大鼠小肠钠依赖性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及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mRNA表达水平,揭示β-CM5对葡萄糖吸收影响及机制。结果:不同浓度β-CM5肠囊内葡萄糖的转运量及转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β-CM5组小肠黏膜中α-葡萄糖苷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β-CM5组小肠黏膜中SGLT-1、GLUT-2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下调。结果表明:β-CM5可以通过抑制葡萄糖吸收的相关酶活性,下调葡萄糖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提示β-CM5可能具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被非反刍动物摄入后,在消化道内逐渐降解成葡萄糖等单糖以及少量的双糖。小部分葡萄糖在门静脉回流组织(PDV)中进行供能代谢,大部分被小肠绒毛吸收而进入门静脉。葡萄糖吸收是由小肠黏膜上的Na^ 依赖型葡萄糖协同转运1(SGLT1)、Na /K ATP酶、葡萄糖转运子2(GLUT2)以及与吸收有关的调控因子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4.
赵小刚  安娟 《饲料工业》2005,26(14):44-47
存在于肠道、肾近端小管的葡萄糖转运载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重吸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肠道葡萄糖主要是通过位于肠细胞膜上Na —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进行主动转运的。从十二指肠到回肠的肠轴上分布有不同的SGLT亚型,这些转运载体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转运能力与它们的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主要通过Na~+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和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实现。许多影响肠道葡萄糖吸收功能的因素都是通过调控SGLT1和GLUT2转录水平、mRNA稳定性及蛋白水平来实现的。通过对葡萄糖转运载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为人类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提供潜在药物靶点,还能为调节动物营养物质吸收提供思路。本文综述了肠道上皮主要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2的功能和影响其在肠道上皮表达的因素,旨在从分子层面揭示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以及体内葡萄糖平衡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肠道葡萄糖转运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葡萄糖是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对机体代谢与内环境稳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葡萄糖的吸收主要通过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两类葡萄糖转运载体家族来完成。Na+与SGLTs的结合促使载体与葡萄糖的结合,葡萄糖顺着Na+的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当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后,葡萄糖顺着浓度差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基底膜GLUT2经易化扩散转运进入血液。本文综述了肠道不同葡萄糖转运载体家族的成员和分类,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功能特性及其组织分布;并详细阐述了肠道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复盐胁迫下二种虉草K~+、Na~+吸收与运输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模拟土壤盐碱环境条件,对虉草新品系和"川草3号"虉草幼苗进行21d复盐胁迫处理,测定茎、叶和根内K+、Na+含量,探讨复盐胁迫下2种虉草体内K+、Na+吸收与运输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2种虉草叶、根的Na+含量显著升高,K+含量变化有所不同,新品系叶和根的K+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川草3号"均呈下降趋势。在等盐度下,新品系Na+含量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川草3号"虉草,而K+含量和K+/Na+值、SK,Na(根系K+、Na+运输选择性系数)值显著高于"川草3号"虉草,表明新品系对K+的吸收和运输选择性较强。当盐胁迫浓度超过50mmol.L-1时,碱性盐胁迫使2种虉草体内K+含量下降和Na+含量升高的程度极显著大于中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了蛋鸡小肠对Gly-L-Leu肽的吸收和转运.将6只20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的小肠分割为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和回肠5段,分别制备外翻肠囊.每3只鸡的肠囊为1个试验组,将灌注浆膜液(含Ca2+/Mg2+PBS缓冲液)的各肠囊置于相同的二肽培养液(含20mmoL/LGly-L-Leu的Ca2+/Mg2+PBS缓冲液)中进行培养.试验1组培养液添加了肽酶抑制剂(10μmoL/L Bestatin和Amastatin),试验2组浆膜液添加了等量的肽酶抑制剂.培养15分钟后测定培养液、浆膜液、肠组织匀浆液中二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鸡十二指肠、空肠前、中段对Gly-L-Leu有强烈的水解作用,空肠后段和回肠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弱.鸡各肠段均能迅速吸收Gly-L-Leu,并将其转运到浆膜液中.吸收量和转运量有沿肠道延伸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据《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NaCl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Na+、K+吸收及分配的影响》(作者秦红艳等)报道,以山葡萄品种"双丰"、"左山二"和1个欧美杂种"金玫瑰"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葡萄对Na+和K+的吸收积累规律以及Na+/K+选择吸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Na+、K+在各器官区域分布不同,各部位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成龄叶>幼  相似文献   

10.
姜瑛  周萌  吴越  苗玉红  汪强  韩燕来 《草业科学》2018,(12):2903-2914
在水培条件下,以加拿大引进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加1(Tybor naked oat)、加8(Marion oat 2002)、加9(Nova oat 2003)和白燕6号为试验材料,从盐害外观症状、生理指标及离子吸收方面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燕麦对盐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不同盐浓度处理间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Na+、K+吸收及K+/N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盐害症状逐渐明显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Na+含量增加而K+含量降低,整体K+/Na+呈现降低的趋势。加8的盐害指数最低、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脯氨酸累积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K+/Na+,耐盐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白燕6号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稍高于前者、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在中高盐浓度下脯氨酸积累能力强,但K+/Na+较低,耐中高盐胁迫下能力次之;加1和加9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较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显著、丙二醛积累较高,脯氨酸积累能力相对弱,且降低较早,同时K+/Na+较低,对盐胁迫相对较敏感。研究表明,加8耐盐性高于其他品种的主要原因在于盐胁迫下有着较强的持K+能力,能够保持较高的K+/Na+,而白燕6号耐盐性强可能与其在Na+区隔化或脯氨酸渗透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11.
几种牧草与春小麦抑盐效应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种植牧草和春小麦对土壤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脱盐作用明显,而种植春小麦脱盐效果不明显;种植春小麦、豌豆、红豆草和毛苕子,使0~20cm土层的盐分分别下降16.2%、28.9%、18.5%和45.1%,差异较大的原因是蔓生型的豌豆和毛苕子郁闭度大于直立型的小麦和红豆草;种植牧草降低了0~20cm土层的SO42-、Na+、K+、Ca2+和Na+/K+,而种植春小麦仅降低SO42-、K+、Ca2+,提高了Na+和Na+/K+。由此可见,种植牧草改良盐碱地的作用优于种植春小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大鼠饲喂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磷吸收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无机磷的吸收机理.试验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昆明大白鼠,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大白鼠,分别饲喂含磷(总磷)0.2%、0.4%、0.6%、0.8%的饲粮,试验期14d,测定血钙血磷、骨钙骨磷及不同肠段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和磷的吸收等指标.结果表明,0.2%低磷组回肠、空肠、十二指肠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分别是0.6%磷水平组的3.10(P<0.01)、3.07(P<0.01)、2.17倍(P<0.05);但肾脏中Na+/PiⅡb mRNA表达量比其他3个磷水平组分别低9.19、12.86、23.15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0.2%低磷组中回肠Na+/PiⅡb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肠、十二指肠和肾脏的1.34(P>0.05)、3.43(P<0.05)和95.53倍(P<0.01);肾脏中Na+/PiⅡb mRNA的表达量最低,分别比空肠、十二指肠低70.92、27.85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0.2%低磷组磷吸收比0.6%和0.8%磷水平组分别提高了22.11%(P<0.05)和19.35%(P<0.05),同时还提高了血清中维生素D3含量(P<0.05).研究表明,低磷提高了小肠中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和磷的吸收,且在低磷条件下,大鼠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以回肠最高,肾脏最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盆栽狗牙根(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品系)、矮生天堂草以0、0.4%、0.8%、1.2%、1.6%五个土壤盐浓度进行处理,对其K+、Na+离子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盐浓度水平下,狗牙根体内K+、Na+离子含量茎叶大于根系,茎叶是K+、Na+离子累积的主要部位;K+/Na+比茎叶大于根系,说明茎叶耐钠性大于根系;随着盐度水平的递增,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K+、Na+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增大,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矮生天堂草.由此初步认为,狗牙根抗盐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矮生天堂草.  相似文献   

14.
Na+、K+-ATP酶是一种膜转运蛋白,是一条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途径,在中枢神经突触体质膜上Na+、K+-ATP酶具有较高活性,此酶对化学突触的传递作用以及神经传导功能有特殊作用.研究表明,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酚、氯胺酮能明显抑制其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酶的活性[1].王钧等[2]在丙泊酚对大鼠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丙泊酚100 mg/kg腹腔注射明显抑制大鼠大脑皮质Na+、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细胞增殖、伤口愈合、骨骼愈合以及营养物质转运等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表明EGF对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无机磷、葡萄糖、谷氨酰胺、小肽、5-羟色胺等物质的转运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概述EGF对营养物质转运的影响,为EGF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肽吸收机制及组织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证实,小肽的消化道吸收机制不同于氨基酸。已发现的吸收机制包括渗透扩散、中间载体转运、通道穿透吸收3种方式。其中,小肽的中间载体转运吸收有2种类型:(1)依赖跨膜的H 浓度梯度,H /肽共转运子在向吸收细胞内转运分子肽的同时伴随着两个H 的吸收,而跨膜的H 浓度梯度则是依靠耗能的Na /H 交换子来维持,H /肽共转运子和Na /H 交换子在功能上是独立的;(2)肽中间载体转运依赖跨膜的阳离子浓度梯度,而二价阳离子的促吸收作用高于一价阳离子。已知谷胱甘肽是通过第二种转运机制转运的。瘤胃和瓣胃具有很强的小肽吸收能力,可能是反刍动物肽吸收的主要部位,但有关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与动静脉差法的测定误差较大有关。对于体组织肽利用的了解不多,已有的研究表明体组织可以利用小肽,其过程是组织吸收的肽在组织细胞内降解为氨基酸,而后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下白三叶幼苗离子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三叶耐盐品种1212与敏盐品种83- 159为试验材料,用ICP- MS测定NaCl胁迫下白三叶幼苗根、茎、叶中Na+、K+、Mg2的含量,探讨盐胁迫对白三叶苗期生长Na+、K+吸收与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大,白三叶幼苗茎与叶中Na+含量升高,地上部积累大量Na+,根中Na+含量升幅较小;耐盐品种茎中Na+含量高于敏盐品种,叶中Na+含量则低于敏盐品种.白三叶幼苗根、茎、叶中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耐盐品种根与茎中K+含量高于敏盐品种,叶中K+含量则低于敏盐品种.Mg2+含量受盐胁迫影响较小,且不呈现规律性变化.K+/Na+比与Mg2+/Na+比均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耐盐品种根与叶中的K+/Na+与Mg2+/Na+高于敏盐材料,说明耐盐材料更易于通过维持K+、Na+、Mg2+等离子的平衡来维持生长活跃部位的活力,从而提高耐盐性;随着盐浓度增加,根与茎的SK.Na运输选择性系数逐渐降低,茎与叶的SK.Na运输选择性系数增大,这种运输方式使得茎中Na+大量积累,K+含量显著降低,从而说明茎是白三叶植株重要的Na-K库,能通过输出K+和纳入Na+来缓解盐害胁迫.  相似文献   

18.
小肽在猪营养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方俊  李伟民 《中国饲料》2003,(22):20-21
随着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研究的深入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肽营养的重要性。Agar( 1 95 3)观察到 ,肠道能够完整转运双甘肽 ,其后Naey( 1 95 9)和Smith( 1 960 )首先提出肽可被完全转运的确切证据。最简单的肽是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其中含有 1个肽键。由 2~ 1 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直键肽称为寡肽或小肽。近年来研究表明 ,猪在肠道内对蛋白质的利用并不局限于游离氨基酸的形式 ,而大部分是以 2~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形式吸收。1 猪体内小肽的吸收机制Drockcoopdeng等 ( 1 962 )在猪血浆中发现有特殊肽的存在 ,如含脯氨酸的肽。日粮…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家兔小肠不同区段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选取11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白色獭兔10只,屠宰后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采用real-time PCR研究家兔不同肠段小肽转运载体Pep T1,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B~0AT、EAAT3、rBAT,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GLUT5,以及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的mRNA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小肽转运载体Pep T1 mRNA在十二指肠表达量最高,空肠略低;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兼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 mRNA的表达量均在回肠最高,空肠次之;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3 mRNA的表达量在空肠和回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5 mRNA的表达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和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 mRNA的表达量则是空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结果表明,家兔肠道转运吸收小肽、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前半段,转运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后半段。  相似文献   

20.
海盐胁迫下象草体细胞突变体苗期生长及Na~+、K~+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象草体细胞突变体MN12-2和对照象草N51为材料,研究了海盐胁迫对其苗期生长及Na+、K+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盐处理浓度升高,MN12-2和N51植株各部分干重显著降低,Na+含量升高,K+含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相同海盐浓度下,叶、茎、根干重MN12-2极显著高于N51;MN12-2和N51植株各部分的Na+含量为叶根茎,K+含量为叶茎根;MN12-2叶中的Na+含量极显著低于N51,茎中的Na+含量低于N51,根系中的Na+含量极显著高于N51;MN12-2叶中的K+含量与N51无显著差异,但茎中的K+含量极显著高于N51;MN12-2叶和茎中的K+/Na+极显著高于N51,根中的K+/Na+极显著低于N51。海盐终浓度为12g/L和18g/L时,MN12-2根系向茎的钾钠运输选择性系数Sk,Na(运输)(茎/根)分别是对照N51的2.60和2.70倍,茎向叶的钾钠运输选择性系数Sk,Na(运输)(叶/茎)为对照N51的1.55和1.52倍。耐盐体细胞突变体MN12-2叶片保持较低的Na+含量和较高且稳定的K+含量,维持较高的K+/Na+,使植株叶片少受盐害;MN12-2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以维持茎中较高的K+/Na+;两者均是MN12-2比N51耐盐性更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