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40多年来茶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茶业经济效益下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发展茶业中质量与数量、成本与价格、内销与外销以及关于经济效益的期望目标等问题;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是:(1)以低改为中心,提高茶园效益;(2)以推广机采为突破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3)完善经营体制,增强茶业后劲;(4)筹建茶叶市场,理顺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茶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衡量茶业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是成果能否顺利转化的主要依倨,是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茶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特点是社会型。科研实力因子、推广因子和茶农因子是茶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子。今后,科研机构应狠抓科研实力,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把提高科研实力放在首位,利用科研成果进行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决策部门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恢复、完善技术推广职能,制定成果引进的优惠政策,以短期培训方式提高荣农应用科技的能力,以利…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茶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茶业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是成果能否顺利转化的主依据,也是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当前,茶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特点是社会型,科研实力因素、推广因素和茶农因素是茶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科研机构应狠抓科研实力,加强科研人力的培养,把提高科研实力放在首位,利用科研成果进行开发作为立所的方针;决策部门应加大对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我国茶产业日益发展的趋势之下,要关注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茶农的利益,尤其是要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引入到茶业领域之中,以信息化带动茶业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创建良好可操作的茶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之更好地促进茶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活动是开设有茶业专业的农林高职院校培养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亦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到茶园生产实际中去的重要手段。茶业专业师生可采取定期举办茶业知识讲座,帮助茶农学习先进的农业技能,认知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科学管理茶园等诸多方式,与茶园合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提升了本校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丰富了知识,为就业和创业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使茶农获得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了茶园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包建丰  刘林敏 《茶叶》2015,41(1):41-44
本文简要论述了松阳茶产业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松阳茶业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经验是宣传启动了松阳茶业,科技振兴了松阳茶业,市场造就了松阳茶业,政府扶持了松阳茶业;展望未来,茶文化将引领松阳茶业,深度开发将提升松阳茶业。松阳茶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致富了松阳百姓。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总产量与出口量都翻了一番,但也出现了诸如投入不足、品质下降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增加生产投入,加强种植业基础,探索适合我国茶业经济特点的集约经营,已日益引起茶业界的重视。所谓集约经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进行  相似文献   

8.
步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经济市场中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速度迅猛,如今在新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是主要的购物手段之一,并且此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了普及,发展前景十分明朗。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茶业较为悠久,茶产业慢慢的了解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并且在向电子商务领域发展,也已经逐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茶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茶叶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世界主要的茶叶出口竞争国相比,我国的茶叶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是最低的,这是造成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通过扩大茶叶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做好茶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别从政府、茶农(茶园)、茶叶行业协会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我国当前茶业的规模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0.
洪万生 《福建茶叶》2013,35(3):27-29
根据近年来实施省级"闽北特色低碳生态茶园与政和工夫红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及相关的茶叶项目,提出了低碳茶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因地制宜选择低碳茶业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分析了政和低碳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低碳茶业的措施,为低碳茶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宁德地区1990年茶业工作会议于8月16至18日在福鼎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及九县市的茶业管理局、茶叶技术推广站、重点茶场及省茶科所等单位.会议主要针对茶园低改和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8,(5)
由浙江省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与印度塔塔茶叶公司合资兴办的浙江塔塔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于5月10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浙江塔塔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25亿元,设计初期生产能力为1750吨茶叶萃取物,主要产品包括速溶茶、茶浓缩物、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高科技产品,是我国茶产业中规模最大、产品档次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合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售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扩大规模,在茶叶新产品研发上进行较大的投入,实现产品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乡镇茶业(农村茶业、劳动农民茶业)是我国茶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国乡镇茶场已达35600个,茶树种植面积589.4万亩,年产茶271.2万担。多年来,我国农村制茶技术较落后,茶叶质量低,制茶耗能高。采用先进的制茶与节能技术以提高茶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乡镇茶业的一项重大课题。1984年4月,国家经委将制茶与节能技术列为重大的科技推广项目,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指定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和华容县胜峰茶场进行该项目的试验,实践结果,取得了既提高茶叶质量,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好效益。1985年5月,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在湖南临澧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制茶与节能技术推广会以进一步促进制茶与节能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安溪县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安溪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 ,自然气候条件相似 ,语言文化习俗相同 ,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文缘和茶缘关系。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安溪台湾茶业合作 (以下简称“安台茶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 1990年至2 0 0 0年 7月 ,已在安溪登记注册的台资茶叶企业共有 2 4家 ,投资总额 976万美元。安台茶业合作 ,对双方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茶农观念的转变 ,制茶技术的革新 ,销售市场的开拓 ,茶叶生产的发展 ,台胞投资的丰厚回报等。安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安溪茶叶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台湾在茶叶技术 ,机械设备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加强安台茶业合作 ,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15.
刘红霞 《福建茶叶》2016,(3):272-273
茶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其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业、农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循环经济和我国茶业发展现状,本文认为要想实现我国茶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生态化道路,从法律、科技、服务多方面为我国茶业注入循环经济发展因素,实现我国茶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当前,农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湖南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本文结合湖南省茶农、茶业、茶业的发展实际,以新型职业茶农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南省省新型职业茶农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基础上,着力创新机制,提出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茶农队伍的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茶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采摘是耗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茶园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还由于劳动力缺少,乃粗采,漏采,茶叶总体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诀茶叶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是当务之急.因此,从1998年起,我区布点于福安王家茶场、福安高坂茶场、霞浦大京茶场等地,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经验,以便在全区普及推广.1、闽东茶叶机械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1.1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差.整体一看,闽东茶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低,目前茶园机采机剪机械不足三十台,与江苏等…  相似文献   

18.
安溪与台湾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历史关系和各自优势 ,安溪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目前祖籍安溪的台湾同胞有 2 0 0多万人。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 ,安台两个产茶区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安溪县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茶叶品种资源和劳力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广阔 ,台湾茶叶技术和经营理念较先进 ,双方为合作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1 安台茶业合作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 ,安台茶业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 ,进行了近十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取得了合作企业不断升级转变 ,两岸茶业互惠互利 ,取长补…  相似文献   

19.
生态茶园标准化技术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理飞 《中国茶叶》2010,32(3):23-23
建设生态茶园是发展现代茶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了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投资重点产茶县实施以生态茶园标准化、茶叶加工企业新建和扩建及先进技术装备引进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安溪茶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建明 《中国茶叶》2008,30(11):20-21
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茶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曾经说:安溪茶业是全国茶业界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引领着福建茶业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潮流。然而,安溪茶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安溪茶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安溪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安溪茶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