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州市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达 1.33多万hm2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双膜覆盖栽培面积逐浙扩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1 双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优点1.1 高产稳定滕州市双膜覆盖马铃薯一般单产 2 0 0 0kg/6 6 7m2 左右 ,比露地或单膜覆盖种植增产 2 %~ 30 %。1.2 品质改善实践证明 ,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其大中薯率和商品率显著提高 ,品质改善。1.3 避免春冻害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可避免早春嫩芽受冻伤害 ,提高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1.4 收获期提前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早收获一个月 ,比单膜覆盖栽培早收获半月…  相似文献   

2.
为了抵御气象灾害,确保一播全苗,采取双膜覆盖播种是抗击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双膜覆盖分为双大膜和小双膜两种模式,双大膜覆盖为宽1.20m膜上再铺宽1.20m膜,小膜双覆盖为宽1.25m膜上种子带两边各铺0.32m小膜。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0,(5):47-47
为合理使用水资源,实现一播全苗,新疆101团全面推广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棉花、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一律先铺膜播种,后滴水出苗。和以往相比,采用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每667m^2可节水100多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3~1996年在中度盐碱地棉田试验表明,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比现行的盐碱地植棉技术增产38.8%~42.5%,LSD法检验差异极显著。新技术示范田单产皮棉2245.5~2350.8kg·hm-2,创造了山东省盐碱地棉花单产最高记录。双膜覆盖不仅能为棉花创造比地膜覆盖更为良好的土壤条件,而且能提高拱棚内气温,为棉花生育创造良好的地上环境,所以保全苗、促早发效果特别显著。应用配套新技术既可创造高光效群体模式,又可创造优质高产结铃模式,所以能达到棉花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5.
西洋南瓜与棉花套作栽培,若采用小棚双膜覆盖的促成栽培技术,可大大缩短南瓜与棉花的田间共生期,避免了因棉花中后期施用农药而造成的对南瓜的污染,实现了南瓜产品无公害生产,提高了棉田的效益,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机采棉与人工采摘棉花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农七师一二三团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拾花劳力日益紧缺和拾花价格的不断上涨,人工采棉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实施机械采棉,一方面,可缓解本地区拾花季节的劳力短缺;另一方面,可提高植棉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拾花费用,增加职工的收入。机采棉种植对传统农艺栽培技术提出了3大要求:一是要提高单产;二是要提高棉花纤维质量;三是要有利于机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棉花采用双膜覆盖技术更容易保全苗和培育壮苗,实现棉花早熟、优质和高产。但对整地、播种、覆土、揭膜等技术要求较高,是阻碍该技术大面积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棉区棉花双膜覆盖栽培早熟增产效应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山西物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应。双膜覆盖能提高温度,提早生育,显著地促进了群体叶面积的发展进程,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率,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并使之得到合理分配,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发挥一师棉花矮、密、早的群体优势,大面积实现450 kg/667 m2的产量,本文就如何提高棉花一播全苗、培育壮苗和匀苗提出相关的栽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定植垄上先覆盖一层厚0.005mm的地膜,再在上面用竹片或枝条搭成宽1.3m左右,高0.6m左右的小棚架,然后覆盖0.014mm的棚膜,即成双膜覆盖.棚上夜晚可加盖草苫。双膜覆盖的西瓜上市时间比一般露地西瓜早40多天.比普通地膜直播西瓜提前15~20天。由于投资少.拆建方便,栽培效益高,深受各地瓜农双迎。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酱用番茄“早、中、晚”搭配种植,我们采用“小拱棚”促早熟栽培技术,采摘期可提前到7月18日,较常规种植提前8天,较育苗移栽提前成熟1~2天,使酱用番茄能均衡供应,是实现番茄酱厂和种植户“双赢”的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保护地切花月季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通过栽培试验,我们筛选出萨曼莎、胜利红、金奖章、外交家、金徽章等品种。这些品种抗病力强,长势旺盛,枝条硬挺,产量较高,单株每茬平均产花3~5朵。二、塑料大棚设施及操作要求 1.塑料大棚种类:一般分为全光照塑料大棚和阳光温室两种。前者不需供暖和草帘覆盖,骨架可为竹杆或金属结构,建造费用低;阳光温室需有后墙和草帘覆盖,也不需供暖,切花时间可控制在冬季。 2.塑膜加盖和去除方法:加膜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切花时间而定,通常夜里最低温度在6~8℃时(即天津地区10月中旬)就需盖膜。白天注意通风换气,适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中旬,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膜下软管微灌技术,在兵团一三六团棉田投入安装. 近年来,一三六团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节水型农业,投资1 800万元,建成了国家级高新科技示范区.一三六团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0.26万 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滴灌示范区.目前投入安装的膜下软管微灌新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又一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的工作原 理与膜下滴灌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可同时利用井水和渠水,通过自然压力把水送入棉田的支管道,再通过连接在支管上的白色细毛管流入棉花行中.通过试验对比,采用膜下软管微灌新技术种植棉花,干播湿出,出苗均匀,一播全苗,管理上省时、省力、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比常规灌溉节水4 0%,而且支管便于回收,可重复利用2年. (任新忠泥前进)  相似文献   

14.
双膜瓜甜套种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甜瓜栽培双膜甜瓜种植也叫双膜覆盖栽培,是在甜瓜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小拱棚种植甜瓜的栽培技术。此项技术可使甜瓜的成熟期比露地直播栽培提早35~40d,比单层覆盖提早15~20d。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价格高,经济效益是单层覆膜的1.5~3.0倍。  相似文献   

15.
冉敬才 《作物杂志》1993,9(1):30-30
为了探索地膜玉米全苗、高产、节约成本的科技开发增产潜力,我们在海拔1100米的高寒山区酉阳县毛坝乡大石鼎村种植104亩郧单1号肥球(即营养钵保温育苗)玉米半膜覆盖侧栽(简称半膜侧栽)示范田,加权平均亩产340.1公斤,比对照全膜覆盖玉米(简称地膜玉米)亩产232.2公斤增产46.5%,比露地直播玉米亩产100.8公斤增产2.4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日光消毒技术进行高温闷棚,设置双膜覆盖(棚膜+地膜)和单膜覆盖(棚膜)2个处理,探究大棚不同覆膜方式对大棚内外空气温湿度和棚内土壤温湿度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消毒技术的推广提供试验数据及基础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日光消毒期间,大棚内空气各时段平均日变化温度普遍高于大棚外空气温度。(2)日光消毒期间,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棚外空气湿度有明显提高,并且高湿度持续时间增加。(3)日光消毒期间,双膜处理使大棚内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地温迅速提高,且均高于单膜处理地温;双膜处理土层高温持续时间长于单膜处理;10~20 cm土层较0~10 cm土层先达到最高地温;(4)日光消毒期间,双膜处理使大棚内0~10 cm土层土壤湿度明显提高,10~20 cm土层土壤湿度无明显变化,但均高于单膜处理土壤湿度。因此,利用夏季大棚空闲期做高温闷棚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大棚内空气温湿度和作物耕层土壤温湿度。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农六师一○五团100%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耕作方式和田间小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棉铃虫发生规律也有了一定的变化。1膜下滴灌棉铃虫发生特点1.11代幼虫发生早发生早:一般在5月上旬始见棉铃虫一代卵,较淹灌地提前15d,1代幼虫钻蛀棉苗生长点,造成幼  相似文献   

18.
棉花机采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趋势,是解决棉花收获期劳动力紧缺、降低拾花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本文对机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超宽膜植棉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植棉技术,它是在宽膜植棉优势的基础上,将1.45m宽的地膜加宽到2.15m以上,由原来1膜种植4行,变为1膜种植6~7行,从而更充分地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杀草效应,使棉花早播种、早出苗、发育快、成熟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双膜覆盖技术是在常规膜上点播的基础上,采用相同铺膜方式同样规格的地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当作物出苗达一定指标后再将上层膜揭去的播种方式。双膜覆盖技术的引用,有效解决了本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且不稳定、制种玉米播种早而苗不全的难题。同时双膜覆盖具有良好增温保墒、预防低温雨害和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的作用。一是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