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学剑 《饲料博览》2001,(11):24-27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使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畜牧业是西部许多地区实施扶贫攻坚、财源建设的重要产业,如何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推动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事关西部地区国民经济能否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能否稳步增长的大事。为此,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中畜牧业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作一简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1畜牧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畜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  相似文献   

2.
贾国民 《河南农业》2016,(23):96-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畜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世界上畜牧业大国,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发展地区,对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畜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世界上畜牧业大国,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发展地区,对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市场畜牧业发展的步子缓慢,市场条件下传统畜牧业行为普遍存在,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较差。而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用企业思维开启西部畜牧业发展思路,有利于建立西部畜牧业市场新机制,为畜牧业发展增添活力,加快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1企业的市场意识是畜牧业走上市场经济的前提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资源,畜牧业的经济活动只有符合市场的要求、适应市场的要求才能有效。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方式的影响,受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农牧民市场意识普遍比较差。只注重生产,对…  相似文献   

5.
天保工程的启动,彻底打破了木里县原有的生产经济环境,迫使木里县对境内的产业状况进行新的研究和产业布局调整,并逐渐发展和培育畜牧业这个新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又给这个新的农村经济支柱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食品的开发。木里作为川西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之一,又是一片广阔的净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木里畜牧业何去何从,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木里全县人民面前的严峻挑战。借此,拟将西部开发中木里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浅析如下,供商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西部地区要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自治区党委、政府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确定了固原市发展的大政方针,要求在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乃至整个畜牧业的发展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互助县畜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为抓住机遇,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新突破,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海晏县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晏县是青海省较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地之一,在全省畜牧业发展环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有利的形势和良好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现代高科技畜牧业的这个主题,分析海晏县畜牧业现状,结合实际,探讨新的发展思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草业与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录 《甘肃农业》2006,(7):182-183
退耕还林还革,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对西部地区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增加地表植被,增强水土保持的能力。西部要发展,畜牧业必开发。革业又是畜牧业发展的“支点”。故此,本文对西部地区草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在分析贵州省西部畜牧业发展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贵州省西部畜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加快贵州省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夏是我国十大牧区之一,畜牧业产业化将会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为宁夏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选取在宁夏引黄灌区畜牧业发展具有代表意义的吴忠市利通区,对其畜牧业发展条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的建议,并试图为宁夏地区畜牧业走产业化道路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干旱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草业、畜牧业,走以牧兴农的路子,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中 ,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草场建设 ,为草食畜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而发展草食畜双层养殖是实现畜牧业跨跃式发展的捷径。为此 ,本文提出了 1 1点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和建议的稳步实施 ,将推动西部畜牧业的高速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西部开发和WTO的加入,如何为农牧民增效、增收,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满足中国城乡居民对畜产品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西部地区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的跨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复杂的课题。针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在科技、基础设施、财政积累能力、投资效率、市场条件等方面与东中部都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特点,笔者认为简单承袭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必须建设生态型经济,走节粮型生态畜牧业之路,惟此,才是实现现代优质优产高效畜牧、渺牛产的正确选择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5.
酒泉绿洲草地畜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增收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酒泉绿洲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对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策应西部大开发,更好地解决家畜牧草问题和发展畜牧业,为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服务,从退耕还草入手,切实改善生态条件,调整农业发展后劲,确保江河源生态平衡,是实现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而退耕还草工程的重中之重是牧草的栽培技术。下面,就适合青海等西部地区的优良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披碱草的栽培技术作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深化认识,摆正畜牧业位置。要克服畜牧业税收少、富民不富财政的错误认识。畜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涉及较广的产业,有医药、饲料、毛纺、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市场、交通运输等行业,直接财税少,间接财税多,富民又富财政。要克服畜牧业发展过剩的看法。畜牧业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80年代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荷兰接近70%;瑞典70%以上,现在80%。我国目前只占30%,2000年度占39.8%。县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实施畜牧经济战略的要求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中国西部畜牧业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管理对策研讨会”于2002年3月4~5日在甘肃农业大学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西部畜牧业发展战略、政府行为以及政策方面面临的调整和应对策略,发展可持续畜牧业、提高自然资源(草地)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技术选择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世界银行学院、世界银行东亚农村发展及自然资源部、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国外贷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世界银行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这是世界银行学院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主要畜产品的生产态势,重点探讨了三大区域未来畜牧业发展趋势并进行了预测,提出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我国西部丘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半璧河山.生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大力发展优质生猪产业。提高生猪良种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措业的外向型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推进我国西部丘区县城地区生猪产业化发展是重要的途径。本文就大力推进生猪产业化步伐,加快西部丘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