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婺源清代茶商名录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陈爱中婺源植茶始于南朝,至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茶产区,素有“茶乡”之称。历史上由于“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故“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商因之...  相似文献   

2.
明清婺源茶商住宅浅论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陈爱中明万历间谢肇的《五杂俎》中记载:“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即推山右(山西)。”确实如此,明清时期,婺源茶商作为徽商队伍中的一支劲旅,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  相似文献   

3.
各位茶友 :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 ,以其独特的活、甘、清、香而有“中国绿茶味精”之誉。如今 ,首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茶类AA级证书的“大鄣山茶”又畅销欧盟诸国 ,谱写婺源绿茶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婺源自古文风鼎盛 ,名人辈出 ,是宋代大教育家家朱熹、清代著名学者江永和近代杰出铁路专家詹天佑的故乡。境内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 ,具有浓郁的徽州文化特色 ,是建筑史上的瑰宝。婺源又是全国百个生态县之一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层峦叠嶂 ,古树参天 ,飞瀑喷玉 ,云蒸霞蔚 ,彩蝶恋花 ,鸳鸯戏水 ,置身其间 ,犹…  相似文献   

4.
婺源县素有“茶乡”之称,早在唐代就是一个“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的著名茶区。千百年来,婺源绿茶以“汤清、叶绿、香高、味醇”等特色驰名中外,美国人威廉·乌克斯(WillamH·Ukers)所著《茶叶全书》(AllAboutTea)中赞道:“婺源茶不独为路在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同时,婺源人种茶、制茶的历史与传统经验,也受到世人的关注。为便于人们对婺源茶叶外销与茶技对外交流有所了解,笔者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按时序略述如下,奉供读…  相似文献   

5.
陈文华  余悦 《农业考古》2003,(4):324-325
尊敬的各位茶友 :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 ,以其独特的活、甘、清、香而有“中国绿茶味精”之誉。如今 ,首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茶类AA级证书的“大鄣山茶”又畅销欧盟诸国 ,谱写婺源绿茶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婺源自古文风鼎盛 ,名人辈出 ,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和近代杰出铁路专家詹天佑的故乡。境内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 ,具有浓郁的徽州文化特色 ,是建筑史上的瑰宝。婺源又是全国百个生态县之一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层峦叠嶂 ,古树参天 ,飞瀑喷玉 ,云蒸霞蔚 ,彩蝶恋花 ,鸳鸯戏水 ,置身其间 ,犹如进入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05,(4):388-390
尊敬的各位茶友: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以其独特的活、甘、清、香而有“中国绿茶味精”之誉。如今,首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茶类AA级证书的“大鄣山茶”又畅销欧盟诸国,谱写婺源绿茶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婺绿情浓     
江西婺源是绿茶产区,群众嗜茶讲究品、饮、啜、喝,器皿亦不同一般。那婺源人喝茶,吓煞人也!早晨起床,万事皆空,唯有泡茶是头等需要。大把茶叶投入碗中,三沸水冲去,叶一半,汁一半,略为品啜,认可便开始牛饮,冲水三四次,喝到五六程度,等同吞下仙丹甘露,精饱神足,于是,一天伊始。说来,那绿茶之品质在于高山大岭,得水土之薰染,受云雾之滋润,叶厚汁多,味甘香醇,与平原茶丘陵茶以及井茶湖茶之类,截然不同。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云:“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喝到第七碗便羽化成仙,那必然是一种高档茶。婺源民谚:  相似文献   

8.
洪达科 《农业考古》2007,(2):276-277
江西省婺源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产茶的地区之一,是中国茶叶之乡,“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是婺源茶叶史的真实写照。据统计,婺源绿茶占居了欧盟有机绿茶市场70%的市场份额。鉴别婺源绿茶对了解中国绿茶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一、婺源名茶千姿百态婺源绿茶以“  相似文献   

9.
吕维新 《农业考古》2001,(4):356-357
婺源古属徽州 ,后划归江西。地处赣东北 ,与浙江开化 ,安徽休宁为邻。境内峰峦重叠 ,古木参天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茶树遍山满野。“婺之壤则山踞八、九 ,水与土逼处其间才一、二耳。”“岁概田收入通邑十分之四 ,乃并力作于山。”(《婺源县志》)这是婺源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一、“婺绿”始自唐代唐·建中四年 (783) ,五十一岁的陆羽 ,曾移居上饶城北茶山寺 ,筑宅建亭 ,凿石得泉 ,环居植茶。他在《茶经·八之出》中写道 :茶“生婺源山谷”。唐代 ,婺源就是著名的产茶区。唐末 ,杨华《膳夫经手录》有“婺源方茶 ,置制精好 ,不杂木叶 ,自梁、…  相似文献   

10.
毕新丁 《农业考古》2005,(2):336-337
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之最优者”,曾获马拿马中国博览会金奖,婺绿珍品大鄣山茶荣获“‘98昆明世博会金奖”,天佑绿茶荣获“‘99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博览会最高金奖”。2005年初,婺源这个千年茶乡,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相似文献   

11.
婺源素有“茶乡”之称 ,这里所产绿茶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时曾以“汤碧、高香、汁浓、味醇”等特色 ,获得嘉靖皇帝赏赐的银牌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称 :婺源绿茶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如今的“婺绿”以适应世贸规则 ,生产高品位的“大鄣山”有机茶通过欧盟有机食品监测认证机构 (BCS)认证 ,在欧盟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同时 ,婺源还有“书乡”之誉 ,这里自唐代建县以来 ,文风昌盛 ,先后养育了理学家朱熹、明代篆刻家何震、清代经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鄣圣之光”婺源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 ,借这个机会 ,我就婺源茶业发展的概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欢迎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对婺源茶业发展的思路、对策进行畅所欲言 ,多提宝贵意见。婺源 ,地处中国绿茶的金三角地区 ,种茶、制茶有着 1 2 0 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江西省重点产茶大县。境内群山逶迤 ,终年云雾缭绕 ,气候湿润 ,雨量充沛 ,很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早在唐代 ,婺源就是一个“绿丛遍山野 ,户户飘茶香”的著名产茶区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  相似文献   

13.
方超 《农业考古》2020,(2):133-141
茶叶贸易作为徽州商人主要的经营活动,对明清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歙县茶商的经营网络更是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亦有涉及。本文所利用的《薛坑口茶行屋业本末》为歙县茶商毕体仁所撰,其内容记载了毕氏家族自道光十五年(1835)创建茶行,历经咸同战火至光绪时茶叶生意衰落的历史,同时涉及撰者的生平经历、家族析产等事。透过毕氏家族的茶叶生意与经营结构的变化过程,我们得以窥见晚清时期徽州地区小资本茶商的经营状况,并深化对徽州茶叶经济及茶商群体的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14.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31-236
婺源,在历史上二次归属安徽的徽州地区,著名的徽州歙砚——龙尾砚石材均出自婺源的龙尾山,是歙砚的原属地。走进婺源等于走进了山国,大大小小的山上处处有茶林。婺源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宋以来,有“书乡”、“茶乡”、“砚乡”、“墨乡”之称。  相似文献   

15.
“婺绿”茶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婺绿”的溯源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茶经》成书的年代为肃宗乾元年间,那时,婺源已建县治于清华。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16年写的长诗《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可以看出浮梁已经成为茶叶的集散地。那时的县城清华至毗邻的浮梁只有一百五十华里,婺源茶叶,绝大部分运到浮梁销售是有理可据的。从有关史料中,还可得到证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浮梁运销西北,华北各地的茶叶就有几十万驮之多。这说明唐代的婺源已是著名的茶区了。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火红的五月 ,绿色的婺源。在春潮涌动、茶香弥漫的季节里 ,“大鄣山有机茶”茶文化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天 ,名家荟萃 ,群贤毕至 ,欢聚一堂 ,共同为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献策献力。在此 ,我谨代表中共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婺源是“茶乡”。产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山明水秀 ,终年云雾萦绕 ,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绿茶王国中的精品———婺源绿茶。婺源绿茶…  相似文献   

17.
“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婺源绿茶,早在唐人陆羽的《茶经》里就清香荡澜了。1915年,婺源绿茶曾在国际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婺源县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婺源绿茶一直是外贸出口的骨干茶。不料时事变迁得这样快,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使吃惯计划饭的婺原绿茶一时无所适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全县茶园从原来的16.7万亩萎缩到12万亩,茶叶税收也从高峰期的1000多万元下降到600多万元,如何重振婺绿雄风?茶乡人开始反思:婺源绿茶原先大量出口都以中国绿茶身份在国外市…  相似文献   

18.
茶业兴,婺源兴。2005年8月1日,作为“中国茶叶之乡”的江西省婺源县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县茶叶品牌,推出了“婺源茗眉”主打品牌,确定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从而使得茶业这一婺源传统支柱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陈爱中 《农业考古》2005,(4):270-276
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时婺源商人作为徽商队伍中的一支劲旅,从贾人数成千上万,由于“徽属产茶以婺源为最”,“推为第一”,所以商者以经营茶叶为主流,他们开设的茶号、茶庄,因之也为数甚众。按《婺源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县内绿茶精制茶号、茶庄有178家;民国三十年发展到243家。今要想列全婺人在历史上所开设的茶号,因所查资料有限,着实困难。这里,笔者只能就掌握的史料,钩稽耙梳出部分有名可稽的,列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对徽州茶业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徽州茶叶栽培、茶叶生产工艺、茶叶销售贸易以及徽州民间茶俗的探讨。实际上,徽州茶业经济一直与当时官府管理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次新发现的宣统初期徽州茶商与征收皖赣铁路茶股的文书,从一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茶叶作为徽州大宗商品,成为当时官方筹集社会资金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