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采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采摘机和摘果平台,虽可提高采摘效率,但基于果树种植密度较大、果实生长高度不一及大小各异的特性,使用此类采摘机和摘果平台容易造成果实损伤而影响外观品质,且采摘系统制造成本较高。也设计出各种果实机械采摘器,虽然成本得以降低,但存在携带不便、操作复杂、只局限对果树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果实采摘或对果实保护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果实采摘操作不便、效率较低且采摘质量较差。笔者发明了一种便捷剪式摘果器,通过铰接杆带动摘果碗剪切刀片闭合剪断果蒂,从而实现果实的快速且安全采摘。该摘果器属纯机械设计,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便携性好,操作方便快捷,成本较低,很适合在我国果实采摘领域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观赏果树是指在叶、花、果、枝等方面具备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能满足城市绿化和观光采摘功能的果树。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观赏果树课题组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观赏果树资源的收集筛选与利用、观赏采摘果树新品种繁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现代观光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现有观赏果树试验区5 hm2,保存不同树龄观赏果树资源70余种。其中有:观赏海棠类(光辉海棠、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摘时令水果、果树领养栽培、土地租赁种植等成为都市人群新的休闲方式。在休闲观光农业中,果树占据很大比例,大型采摘果园、科普果园、生态庄园、(葡萄)酒庄等蓬勃发展。观赏果树不仅具备果树最基本的生产功能,还以其独特的极具观赏性的叶、花、果、(树)形等,丰富了休闲观光农业类型,提  相似文献   

4.
正观赏果树是指在叶、花、果、枝等方面具备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能满足城市绿化和观光采摘功能的果树。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观赏果树课题组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观赏果树资源的收集筛选与利用、观赏采摘果树新品种繁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现代观光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现有观赏果树试验区5 hm~2,保存不同树龄观赏果树资源70余种。其中有:观赏海棠类(光辉海棠、光美海棠、光艳海棠、亚斯特海棠、粉色海洋、洋冬红海棠等)、彩叶李类(岳寒红叶李、俄罗斯红叶李、好莱坞红叶李等)、观赏梅花类(辽梅、寒梅、陕梅、送春)、其他采摘品种(锦绣海棠、龙丰、龙冠、乙女、宝青、吉黄李、枣形李、脆李、红祥珠樱桃、白果毛樱桃、山楂、鲜食杏等)。  相似文献   

5.
<正> 本中心是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院校合作,积极引进当代超前的高档果树品种、开展特种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研究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使早果提前上市,晚果延迟采摘,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2003年可向广大果农提供如下品种苗木:  相似文献   

6.
穆春云 《现代园艺》2014,(18):30-31
果品的适时采摘对提高林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果树的管理是果树得以高产的保证。本文以江苏省响水县果树适时采摘与管理为例,在介绍响水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果品适时采摘的重要性和判断果品成熟的方法,针对果树的科学管理,分别探讨了果树果实采摘前和采摘后的管理,以期对该地区的果树适时采摘和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金秋季节,正值梨采摘的时间.果实累累,香味扑鼻,丰收景色美如画,吸引不少市民采摘.适合采摘的梨品种如下: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以雪花梨为母本、新世纪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皮黄色,果面光洁,果点小,8月中下旬成熟,果肉洁白,肉质细腻,石细胞及残渣少,果心小,松脆多...  相似文献   

8.
南方果树10月至12月份主要农事历柑桔_十月果实迅速膨大期管理重点是壮大果实,早熟品种开始陆续采摘,晚熟品种根外追肥。(1)做好早熟品种的采摘,注意轻采轻放,避免伤果。(.2)晚熟品种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3%磷酸二氢钾,提高果实品质,结合喷射生长激...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镇绿化中,无论是道路、居住区还是屋顶绿化,都以绿化树种为主,观花,观叶效果比较单调。而果树可以春观花、夏观叶果、秋品果,在丰富园林绿化树种、提高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增加景观持续性上具有独特作用,因而越来越多地被园林绿化所采用,旅游观光果园、采摘园的日渐发展使果树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肖尧志 《果农之友》2009,(10):48-48
1选择库房清理消毒采前4天,选择干燥、通风、阳光不直接照射的库房。把库房打扫干净,并用多菌灵500倍喷雾消毒,可用松针铺地,然后堆放脐橙,但不能用塑料薄膜铺地。2适时采摘严防采青要适时采摘,不同品种依据不同成熟期进行采收.一般脐橙贮藏果实宜在着色八成采摘,鲜销果宜在着色九成和完熟后采摘。最好是分批采摘,采黄留青。采摘果实要求轻拿轻放,不要乱丢,以免碰伤,擦伤果皮,并把损伤果、落地果、病虫果分开放置,同时应注意不要在雨天采摘。  相似文献   

11.
果树采摘园间作鸡腿菇的效益及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采摘园进行采摘活动。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为果农增加收入,近两年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海淀区科委的支持下进行了果树采摘园间作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栽培畦上加小弓棚、覆盖农膜及两层遮阳网、菇棒卧栽覆土的栽培方法。试验证明,在果树行间一年可栽培两季鸡腿菇,方法简单易行,鸡腿菇风味口感佳、生长健壮,商品附加值高。现将果树采摘园间作鸡腿菇的效益及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24日,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人民政府在北京双河果园举办观光采摘游暨第四届樱桃采摘节开园仪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领导、顺义区人大、政协相关领导出席。南彩镇作为顺义区“林果专业镇”,采摘资源相当丰富,栽植各种优质果树400hm^2,年产鲜果6万t,果品成熟期自每年4月的温室油桃到10月份的黄金梨、苹果,络绎不绝。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建有餐饮中心、会议室、蔬菜采摘区等设施,可同时接待200名游客采摘餐饮。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各地的观光采摘果园层出不穷。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已出现了集旅游、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观光采摘果园,其栽植的果树都是树体高大(3~5 m),成年人摘果还要借助采果器或登梯子,儿童只能在树下急的直蹦高,呆呆地看着大人采摘苹果。为了更好地让游客体验苹果采摘的乐趣,激发儿童对农业、  相似文献   

14.
正为丰富果树品种多样性,弥补园区早期产品空缺,增加游客采摘乐趣,2011年合肥桃蹊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浙江引进白玉王、韩国大白珍珠、无籽大十、四季果桑、台湾长果桑等鲜食果桑品种共计20 000余株,种植在三十岗乡汪堰村。现将果桑在合肥地区的品种选择与建园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7~1981年,笔者对乌克兰果树栽培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有希望的苹果新品种长期贮藏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品种是:和。每一个果树学品种的果实,都是在它达到适合贮藏的采收成熟度时采摘的,而且只选了一等商品果供贮藏。为了便于比较,还贮藏了区域化(对照)品种的苹果斯拉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年对果树采摘园间作香菇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小弓棚覆盖遮阳网的栽培方法。可以满足游人的需要,形成农业立体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果农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该方法投资少、操作简单、生产者容易接受。在果树采摘园隔行间作香菇生产期间对果树生产管理影响小。在游人采摘香菇的同时,还对水果采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果树采摘园间作香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有关工作者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梨、桃等果树具有顶端优势,进入初盛果期后普遍存在着树体高大问题,由于许多果园缺乏操作平台,给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作业带来不便,并且费工、费时。因此,必须及早控制树高到合理高度。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果树树高控制问题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果树过高的弊端1.1操作管理不方便果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果树管理中四季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授粉、套袋、摘袋、摘叶、转果、采摘等都需要人工管理操作。在农村,从事果园管理的果农是妇女和年龄较大的农民,大都年  相似文献   

18.
徐强 《落叶果树》2014,(4):57-57
据山东省枣庄市店子长红枣栽培基地、阴平冬枣栽培基地及徐庄酸枣采摘基地枣农采摘枣果的经验,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认为,枣果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适期采摘,才能产量增、品质优、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09,(12):F0004-F0004
建立精品果树示范园、采穗园、品种资源圃共20公顷;1000多个新优品种,可观果选购大批量接穗芽。繁苗基地53.3公顷,可观果看苗。定购果苗。是建特色百果园、四季观光观果采摘园、以农家乐生态为主的彩色花木园艺园引种的最佳选择。品种超前纯正。合同公证。办理分品种挂牌保鲜邮购、火车托运、物流;并办理苗木进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20.
代代(Citrus aurantium CV.Daidai),又名玳玳、回青橙。属芸香科柑橘属的常绿果树,为酸橙的一个变种。花后可结出绿色的果实,秋冬转为橙黄或橙红色,果成熟后如不采摘,可在树上留存1~2年,保持完好,当年果皮由绿变黄,翌年又由黄变绿,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盆景果树。传统盆栽柑橘,通常要经过三年以上时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