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培育高产奶牛,对于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养奶牛生产实践中来看.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方面,其中选育工作是创高产的前提,饲养管理是发挥产奶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奶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培育高产奶牛,对于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养奶牛生产实践中来看,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方面,其中选育工作是创高产的前提,饲养管理是发挥产奶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四川奶业》2005,(4):12-13
奶牛分群饲养,是根据母牛分娩后不同的产奶阶段和产奶水平,按奶牛的营养需要和精粗饲料的营养含量配制平衡的日粮饲养母牛,这既便于饲养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母牛的产奶性能。母牛分娩后一般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产犊后15-120天,产奶量占全期产量的48%左右;第二期为产犊后121-210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8%左右;第三期为产犊后211-305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4%左右。以一个泌乳期产量6000kg母牛为例,第一期产量为2880kg(平均日产27.4kg);  相似文献   

8.
产奶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农户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应根据奶牛的生理特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克服影响产奶的不利因素,提高产奶量,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根据最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一点提高产奶量的方法和措施供同行参考。1加强选种选配在奶牛配种时所用的精液应选择经过鉴定的种公牛站的良种公牛的精液,这样后代能获得较好的产奶遗传性能。个体选择时,应挑选个体大,母牛后躯发达,体格标准,每个乳房发育整齐,位置分布匀称,附着好,父母系谱资料优秀的个体。2改善饲养环境条件。由于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奶牛产奶量的直接因素,应…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需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生产性能,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目前全国奶牛存栏约700多万头,其中个体奶牛饲养户饲养的奶牛头数占80%以上.因此,奶牛饲养户的生产水平对我国鲜奶产量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饲养奶牛的目的就是多出奶、出好奶,多获利,但是,奶牛饲养户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存在产奶量低、产奶期短,疾病不断发生等情况,严重影响奶牛饲养户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产奶量的综合技术措施做一简单论述,供广大奶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奶量影响因素涉及遗传因素、生理因素、饲养管理水平、营养水平、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下面就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进行探究,以进一步提高产奶量,提高高产牛的比例,提高经济效益。1年龄和胎次奶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初产母牛的年龄在2岁半左右,由于本身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产奶量较低。此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产奶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主要介绍奶牛舍饲管理技术,供奶牛饲养户参考. 1 奶牛饲养法的选择 1.1引导饲养法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在适当的泌乳时期,用于合适的母牛,提高高奶牛的产奶量.具体做法是从母牛十乳期的最后2周开始,即产犊前10~15d开始,每天喂给1~1.8kg精料的基础上,以后每天增加0.5kg,直到母牛采食精饲料的数量达到体重的0.5%~1%为止.这种饲养法能使母牛的瘤胃微生物在分娩前较早地适应高精料的瘤胃环境,诱导母牛多吃精料,可使母牛产犊前在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便在产犊后,产奶高峰时提供丰富能量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高产奶牛饲养的几个问题兰化生活服务公司奶牛场王玲在我国,高产奶牛是指成年母牛(5胎)305天产奶6000kg和乳脂率达到3.4%以上的个体。高产母牛产奶多,物质代谢旺盛,负担重,易应激,因此营养物质需要量多质优。但在一些奶牛饲养场中,随着产奶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每年每头奶牛的产奶量继续提高2%~3%。其中遗传改善占33%-40%,饲养管理占60%~67%。下面着重从干奶初期(干奶头30.40天)、干奶晚期(干奶最后14—25天)和刚产母牛3个时期介绍高产奶牛的饲喂策略和方法.使母牛顺利地渡过这120天时间,从而使牛保持合理的体况,使代谢紊乱降至最低限度,刺激干物质采食量,使刚产牛作好产奶准备。使牛的健康和利用年限最佳化。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除受奶牛产奶遗传性能的影响外,而饲养管理是决定的因素,特别是围产期奶牛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泌乳期产奶高低,繁殖性能,奶牛和犊牛的健康。但在实际奶牛生产中对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往往被疏忽.在此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简要叙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依赖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有奶牛的生理因素和饲养管理等。前者由奶牛的个体情况所决定,很难人为控制。所以改善奶牛饲养管理和环境,对提高其产奶量和改善鲜奶成分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久配不孕是国内外奶牛业共同存在的问题,这些经产牛产犊间隔长,产奶量低;青年母牛久配不孕,饲养成本高。这种母牛往往占牛群10%,甚至更多,影响牛奶总产量的提高和牛群的发展。本试验应用人工诱导使不孕的经产母牛和青年母牛开始泌乳,并试图产奶后有一部分牛能恢复繁殖能力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燕芬 《中国奶牛》2007,(11):20-22
奶牛的产奶量是衡量奶牛泌乳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就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遗传因素、生理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综述,为奶牛场以后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产奶量的贡献率为:品种、遗传因素占30%,饲料、营养因素占50%,环境和管理因素占20%。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其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一样,其产奶量遗传性能不一样。同一公牛的女儿在不同的牛场饲养,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供给的饲料营养水平不一样,环境和管理水平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生产中,遗传因素对产奶量的影响只占30%左右。其余60%~70%都与饲养管理有关。因此,充分利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牛奶产量,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