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30科56属107种(含变种),其中,姬蹄盖蕨[Athyrium. subrigen-scens (Hayata) Hayata ex H.Ito]为中国大陆新分布,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ypteridaceae),优势属为蹄盖蕨属(Athyrium)、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凤了蕨属(Coniogramme);在科、属水平上,以热带分布的泛热带成分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9.02%和30.39%;在区系关系上,与雷公山、红水河沟谷、三清山自然保护区区系关系比较密切,与苍山、梧桐山保护区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园有悬钩子属植物31种5变种,其中14种1变种可以入药,资源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该属药源和发展地方经济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亚热带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3种林分树附生苔藓种类及相关因子进行调查和测定,并应用群落多样性特征指数和排序的方法研究林分结构对树附生苔藓的影响。结果表明:树附生苔藓种类有18种(含1变种);冗余分析(RDA)揭示树木密度对附生苔藓群落的影响超过其他因子,解释了总变量的71.7%;林分类型对附生苔藓的分布影响最大,在十齿花为优势群落的混合林中不同林分树木水平上树附生苔藓的盖度和多样性最高,而在针叶混合林中最低。因此,进行森林管理时,应注意对不同林分的选择管理,以维持林分结构复杂性和树种多样性,进而更好地保护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枇杷生产的气象条件与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东南枇杷栽培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估。黔东南的气象条件非常适宜枇杷生长发育。在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大面积种植枇杷是可行的。提出了枇杷栽培的合理化建议和防御干旱、强降温、积雪、凝冻、大风和冰雹等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鄱阳湖区和5大河流域重点县(市)的气象资料、鄱阳湖湖口水位和NOAA卫星监测到的历年不同季节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建立了光、热、水、蒸发等气象因子、湖口水位与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关系模型。模型可以根据未来天气和水位变化模拟鄱阳湖主体和附近水域面积的变化,通过与正常水体水域面积比较,预测淹没面积和退水面积,经过1998年特大洪涝期间的初步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田甜  殷继艳  贾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140-144,171
对2015—2019年全国卫星监测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对18470个监测热点,1160起林火草原火,228起境外火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热点及林草火的季节性变化、地域分布和火源种类繁多等发生特点.结果表明,热点数和火灾数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呈上下波动状态;空间分布方面,林草火热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南、西南部和东北部,这与我国实际林草火频发区基本吻合;区域分布方面,全国热点及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部和东北部;时间分布方面,南方地区热点及火灾集中在2—4月,东北地区集中在气候干燥的4、10月.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近20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概括了遥感监测模型的主要应用形式,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的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目的在于为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芜湖县自2004年到2008年持续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和气象条件分析工作,基本掌握了当地各个时间的土壤含水量、降水与蒸发、气温与温差、日照与辐射等相关数据,从而为早、晚稻及油菜播种和移栽的适宜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固安的降水资料、FNL再分析资料(1°×1°),从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8年8月8日固安县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西风槽冷空气共同影响,8日白天固安县出现短时强降雨。强降水产生于有利的天气尺度系统配置中,中层干、下层湿的层结;中低层暖区,高层冷区的不稳定温度场配置;固安K指数>37.5℃,更易存在较强对流不稳定潜势。地形对短时强降雨的强度以及落区等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灾害群发、地域分异明显,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方法多、信息量大的大范围天基动态感知手段,与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等技术结合,成为开展国内外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应急监测手段。【方法】针对2019年3月西南印度洋洋面生成的强热带气旋\"伊代\"对非洲东部国家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马拉维部分地区造成的灾害,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结合行政区划、地表覆盖、舆情信息等多种类型数据资源,利用区域生长法和变化检测的方法,以莫桑比克为研究区开展了持续一周的洪涝淹没范围和房屋、道路等重点要素的遥感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莫桑比克索法拉省蓬圭河和布济河两岸大量村庄和农作物被淹没。2019年3月25日,布济河下游、蓬圭河上游部分区域洪水淹没范围消退,但大部分地区洪水淹没时长超过6 d。【结论】监测结果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知  陆亚刚  张红梅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44-146,150
介绍了4种林火卫星监测的技术,包括NOAA/AVHR R卫星监测、EOS/MODIS数据监测、风云(FY)系列卫星监测及环境减灾(HJ)卫星监测,对国内外林火卫星监测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珍稀保护植物十齿花种群的结构动态和分布格局特征,在贵州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置了10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根据径级结构图、高度结构图、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十齿花种群动态;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十齿花幼苗幼树总体上比例较大,但多数样地的种群有衰退的趋势;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个体死亡率逐渐增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在不同发育阶段,集群程度有所差异,随着种群径级的增大和高度的增长,聚集强度逐渐下降。十齿花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十齿花生物学特性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认为,林窗的形成有利于十齿花幼树幼苗的更新,保持十齿花种群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美国国家公园和城市森林的概况,介绍了国家公园系统的类别。并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介绍了美国大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6项原则,最后分析了20余年来新倡导的“城市森林”学派对美国园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莫建国  陈庆园  于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30-12532
[目的]明确赤星病侵染与流行的适宜气象指标及其关键气象因子。[方法]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调查,在室内分析不同菌株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均匀设计法模拟不同气象条件(光照、温度和湿度),在离体叶片上采用悬滴法分析不同气候区赤星病病原菌的侵染能力差异。[结果]贵州省不同气候带的赤星病病原菌侵染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湿度50%~60%、温度10~20℃即低温中等湿度条件下即可侵染烟叶,各菌株间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结论]为赤星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1月至2000年2月对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鸟类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该区共有鸟类108种,隶属14目38科,其中留鸟52种(48.15%),夏候鸟15种(13.98%),冬候鸟35种(32.41%),旅鸟6种(5.56%)。古北界种类44种(40.74%),东洋界种类31种(28.70%),广布种33种(30.56%),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两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表4参17  相似文献   

16.
刘景利  陈明  梁涛  史奎桥  胡丹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70-16371,16540
利用锦州地区2009年5个气象观测站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的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依据中国气象局《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选择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进行2009年锦州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区各县(市)生态质量指标在30~55,生态质量等级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7.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9-1805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它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结合林火风险预测模型,对于及时发现森林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