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自然林业认为森林经营是对林木自然生长过程的模仿。从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措施和经营结果等方面评价了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指出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具备近自然经营的潜力,但在经营理念上需要以近自然经营理念为指导。根据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森林的近自然度、物种多样性、产品多样性以及林分的经济产出等指标分析了毛竹林近自然经营的可行性,以期为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北京市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京林业特色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及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技术体系。通过对北京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分析,确认在北京及周边类似地区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的潜力。最后,提出了几项推广对策,旨在促进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北京高效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自1956年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60 a的努力,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26.3%发展到现在的92.1%,林场的工作重心由荒山造林逐渐转向森林经营。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旺业甸实验林场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了"一近二化三育四用"10种森林经营模式,其中"一近"指森林近自然经营;"二化"指造林用种良种化和造林施工高标准化;"三育"指大径材培育、种材兼用林培育和苗材兼用林培育;"四用"指短轮伐集约经营利用、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景观林培育利用和营林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以满足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育林阶段、不同林相目标、不同经营目标下森林经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自然经营,就是借助自然力量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永续利用与森林相关的各种自然力,不断优化森林经营过程,从而使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逐步恢复到近自然状态的一种森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营林业企业实行森林小区集约经营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森林小区集约经营”思想,旨在寻求适合我国林业企业实行森林集约化经营需要的森林经营组织形式和科学经营森林的有效方法,长期促进我国林业的新发展。文章认为,实行森林小区集约经营,既是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由森林经营工作特点及其森林生态经济规律性所决定,是林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按照自然沟岔开发利用森林的抽象和完善,是现代林业森林经营最佳组织形式和现代林业科学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体。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指标,在进行结构化森林经营(S)、近自然森林经营(N)、传统森林经营(T)和不经营的对照经营模式(CK)设计的基础上,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物种多样性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龄林阶段,对照经营模式(CK)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57、0.75、0.70和1.73;与其他模式相比,对照经营模式(CK)更有利于草本物种多样性发展;(2)在中龄林阶段,除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外,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N)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优于其他经营模式,分别为1.55、0.78和0.72,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N)更有利于维持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3)在近熟林阶段,4种经营模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均依次为近自然森林经营(N)、结构化森林经营(S)、传统森林经营(T)、对照经营(CK),其中近自然森林经营(N)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59、0.75、0.72和1.61,结构化森林经营(S)、传统森林经营(T)在维持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中德合作云南二期造林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下,牟定县选择11个自然条件较好的村来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活动,通过引进和吸收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适合于该县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较优模式。本文介绍了牟定县几年来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的实践历程,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并对在牟定县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小流域森林经营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自然小流域森林经营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营林设计, 充分运用近自然育林理念, 有利于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备、流域景观完整度高的优质森林生态系统。文中对世界各国小流域森林经营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并通过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近自然小流域森林经营实践, 阐明该经营模式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为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林区发展商品林为目标,对商品林持续经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集约经营短周期商品林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可同龄纯林存在着病虫害发生率高、地力严重衰退的问题,那么采取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方式比较适合今后森林经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浅谈哈尔滨市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培育森林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总结12年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探索了这种先进的森林培育方法对改善森林现状、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绿色发展的适用性,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特点和12年的实验成果,对改善森林经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介绍近自然林技术,总结广西几种传统森林经营技术.广西封山育林、马尾松天然更新、红锥次生林经营、大叶栎短轮伐期林经营等森林经营技术与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相似,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同时,提出广西应用近自然经营技术应着重研究与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复杂适应性特征进行综述,指出森林适应性特征是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参照,近自然森林经营演化模拟的是森林适应性过程,森林适应性结构是森林近自然经营的调控目标。并提出包括激活森林的主体适应性的目标树选择与培育、建构森林适应的协同机制的森林发展类型调控设计、保证森林适应的响应机制的适度人类干扰控制等符合适应性要求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实践与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合理解释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提供视角,对近自然森林经营具有指导价值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阐述近自然育林的概念,龙江森林经营概况,以及今后龙江应如何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林业事业.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森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的研究已有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这期间世界主要林业大国依据本国的森林经营现状、集约经营强度、现代化分析计算手段的不断采用,以及对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立地质量评价概念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和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低效、残次防护林的近自然林经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低效、残次林现象,提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简要介绍了低效、残次防护林近自然林经营的理论与原则,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体系,并根据北京土石山区低效、残次防护林的特点提出了4种经营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6.
持续的、近自然的森林经营主要目标是保护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达到这一目标要通过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森林经营方式。然而,所规定的经营措施是怎样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德国在北部的低地对不同程度集约经营的维管柬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的调查证明,对这个问题不可能作出简单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与经营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公益林 ,分别采取“营林事业单位”“混合经营”“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企业化核算”“集体生态公益型林场”等管理模式。公益林类型不同 ,经营技术体系各异 ,根据公益林经营类型的特点和培育目标的不同 ,分别采用“自然演替经营法”“仿自然经营法”“森林美化经营法”“高度集约经营法” ,并采用森林经营类型设计表的形式落实到山头地块。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条山林区森林经营现状,探讨了如何采用近自然经营理论搞好森林经营工作,提出了近自然经营中需要注意的森林经营目标、目标树确定、建立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森林经营中出现了源于德国的近自然林目标树作业法,针对其涉及的作业法与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近自然林”经营的产生背景、近自然林经营的条件以及引进目标树作业法等问题,提出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森林经营模式对锐齿栎次生林林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模式评价是筛选有效经营技术和森林经营决策的基础,为了探讨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对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的响应,为天然次生林经营提供有益方法,以小陇山林区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为参照,从空间利用、树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势、林分组成4个方面采用遗传绝对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法量化不同经营模式锐齿栎天然混交林与参照林分的状态差异。结果表明,按结构化森林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的次生林,其林分状态与参照林分最为接近,其次是天然林采育择伐模式和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平均差异分别为0.141、0.183和0.197。结构化森林经营能使所经营的次生林更加接近自然,尤其在物种多样性和建群种竞争态势方面与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差异最小,仅为0.047和0.0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